统编版六年级上册1.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3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1.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3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六年级上册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 第 1 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法律作用大
一、 教材分析
青少年法治教 育大纲》中“ 小学高年级(3-6 年级)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 2 条
、“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简要认知重要民事权利,了解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定保护;初步理解权利行使规则,树立依法维 权意识,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 和防范意识 ”、第 3 条“ 了解制定规则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进一步 树立规则意识,遵守公共生活规则。初步了解合同以及合同的履行, 理解诚实守信和友善的价值与意义 ”和第4 条“初步了解消费者权 益保护、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禁毒、食品安全等生活 常用法律的基本规则 ”。
《法律作用大》是六年级上册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第 1 课第3 课时的内容。本课时教学逻辑设计: 体会法律的作用 ——认识法律的内涵。第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理解法律是社会生活 中的基本规则,为人们提供行为指引,衡量人们行为的对错,保障 人们的合法权益,维护人们的正常生活。第二个教学环节在此基础 上,补充法律援助的相关知识,并通过活动“法律故事会 ”让学生 从身边事体会法律的作用,并在认识客观现象之后,进一步理解法 律公平、正义的内涵。同时本节课是第三课时《法律作用大》。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法律的了解还非常少,很多学生认为法律是大人 的事情,跟自己没有关系。同时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法律功能和 作用的认知比较狭窄,认为法律是比较威严的,认为法律只规定做 了错事会被警察抓住进而受到制裁,因此,我们要通过日常生活中 的各种具体情况,带领他们发现法律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不同 门类的法律其实离自己很近。通过生动的事例改变学生认知的局限 性,让学生理解法律更为重要的作用是保护人们的生活,法律的存 在让人和人之间和谐相处,让生活更美好。
三、教学目标
1、懂得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体会法律的作用及公平、正 义的内涵。
2、体会法律的指引、评价、保障作用,逐步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 合法权益。
3、树立自觉守法护法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
体会法律的巨大作用。
五、教学难点
理解法律公平、正义的内涵,逐步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六、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法律案例、课本插图等。
2.观察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哪些法律规定,这些法律起着怎样 的作用。
七、教学课时
1 课时
八、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 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第 1 课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三 课时《 法律作用大》。 2、学习 目标: (1)懂得法律是社会生活 中的基本规则,体会法律的 作用及公平、正义的内涵。 (2)体会法律的指引、评 价、保障作用,逐步学会用 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树立自觉守法护法的 意识。 3、屏幕上的两个活动下 棋、踢足球我们都玩过,你 认为这些活动正常进行的前 提是什么?(出示下棋、踢 1、学生交流:学生谈一 谈如果没有法律,社会交 往变成什么样子。 生 1:如果没有法律约 束,大家想干什么就干什 么,那么社会秩序就会混 乱。 生 2:如果没有法律,我 们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保 障。 生 3:如果没有法律,食 品安全得不到保障、人们 的消费权益得不到保护。 通过谈话交 流,学生知道 法律的重要 性,法律在我 们生活中的影 响。
足球的图片) 4、我听到了,有同学说规 则。 5、是的,我们在进行游戏 和比赛的时候,如果没有规 则,就无法正常进行。那我 们在进行社会交往时候,如 果没有法律,我们的社会会 变成什么样? 你从社会秩序看到了法律的 重要。 你从人们生命、财产的保护 看到了法律的重要。 你从食品安全看到了法律的 重要。 6、师小结:是呀,如果没 有法律,社会将无法正常运 转,生活将一片混乱。所 以,法律维护着我们的正常 生活。可见法律的作用大。 板书:法律作用大
二、 法 律如同指 南针 1、过渡:法律有哪些作用 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 案例。 2、出示图片 1:玲玲在儿 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 人物对话: 女 1:玲玲你在干什么? 女 2:我在看我发表的小 说。 女 1:你太厉害了。你拥有 这篇小说的著作权。 女 2:是的,任何人转载、 刊印、使用这篇小说都需要 得到我的同意。 3、你们听了她们的对话知 道了什么? 1、学生交流明确:(1) 左图—— 生 1:从他们的对话中, 我知道要尊重别人的著作 权,如果使用就必须经过 作者的同意。 生 2:如果不经过对方同 意,就使用他的作品,这 是不对的,是侵犯了他人 的权利。 生 3:我知道玲玲可以给 他人使用,也可以拒绝, 她有支配使用自己著作的 权利。 (2)右图——公共场所 禁止吸烟。 生 1:我知道我们要遵守 公共场合规定,不要吸 通过学习 交流让学生认 识权利与义 务,了解法律 除了发挥规则 本身的作用 外,还能够通 过明示规则指 引人们的行 为。
4、师小结:是的,这篇小 说是玲玲的写得,她依法享 有著作权。如果不经过玲玲 的同意就使用她的作品,依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 法》规定,侵权人要承担民 事责任。 5、下面我们来看这张图 画,看这张图又告诉我什么 呢? 为什么不能在公共场所吸 烟? 6、师小结:对,法律督促 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 会和国家的责任。 7、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你在哪里看到类似这样的例 子呢? 道路上的交通红绿灯太重要 了。 “火源远离山,森林才安 全 ”希望同学们时刻牢记。 8、同学们说得真好,其实 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明示 规则指引我们的行为。请看 图片 9、教师小结:从这些指示 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法律如 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 方向。 板书:指引我们的行为方向 烟。 生 2:公共场所禁止吸 烟,是为了他人的身心健 康,所以我们要遵守。 3、学生活动: 生 1:道路上的交通红绿 灯指引我们行为的方向, 红灯停下来,绿灯能通 行,黄灯快快行。 生 2:我去白云山游玩的 时候,看到 了“火源远 离山,森林才安全 ”指示 牌。我知道了这些地方是 严禁烟火。 生 3:有一次,我想骑共 享单车,看到车上印有 “学生未满 12 周岁不能 骑自行车 ”提示语。我就 不骑车了,我还经常提醒 我的同学。
三、法律 如同尺子 1 过渡:那它如何像一把尺 子一样,衡量我们行为的对 错呢。早在春秋时期,著名 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是这 样说的。 2、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录音)出示“ 阅读角 ”。 1、学生听、读阅读角, 汇报知道了什么。 生 1:法是用来预防和惩罚 犯罪的,律是用来解决争 端、化解纠纷的。 2、学生看视频,汇报交 流。 生 1:饮酒开车根据体内 通过视 频、联系生活 让学生知道法 律有评价人们 行为的对错作 用。同时引导 学生理解法律 可以维护秩序
3、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读 完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4.师小结:所以说法律是维 护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工 具,是衡量我们行为对错的 一把尺子。 板书:衡量我们的行为对错 5、法律是怎样衡量人们的 行为呢?我们来看一段视 频。播放视频:酒驾宣传片 6、看了视频,你知道法律 是怎样发挥尺子般的作用, 衡量我们行为的? 7、法律如同尺子,根据违 法者不同程度的行为给予他 相应的制裁。那法律为什么 要禁止酒后驾车? 你说得太对了。 8 师小结:这是个好办法, 喝酒可以请代驾。法律禁止 酒后驾车,保障了道路秩序 与公共安全。现在,请同学 们打开书第 10 页。看下面 两张图,思考两个问题。 A、法律为什么要特别保护 残疾人? B、为什么说法律让我们的 生活更公平 问题a 小结: 法律为什么要特别保护残疾 人? C、师小结:出示图片《残 疾人保护法》。这是我国的 《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 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法律 让大家的生活更有保障。 D、问题 b 小结: 为什么说法律让我们的生活 酒精含量分酒驾和醉驾, 酒驾、醉驾法律制裁不一 样。 生 2:如果酒后开车对他 人的人身造成伤害,要承 担刑事责任。 3、法律为什么要禁止酒 后驾车?思考交流 生 1:喝酒开车,危害太 大,不仅会伤害到自己, 还会危害到他人生命。 生 2:我爸爸每次喝酒就 不开车,请代驾。法律禁 止酒后驾车,法律让我们 的生活更安全。 3、同学们看下面张图, 思考两个问题。 生 1:残疾人由于身体残 疾,工作、生活会遇到困 难,法律保障残疾人的权 益,实现公平。 生 2:受害者没有违反交 通规则,他的行为是合法 的,受到法律保护。这位 违法者不遵守交通,导致 车祸,就应该受到法律的 惩罚。这样就实现公平正 义。 4、同学们汇报,在生活 中法律是如何发挥尺子般 的作用。 生 1:上次我不小心把我 的同学弄伤了,我爸爸妈 妈出了医疗费给我的同学 看病。 生 2:上次我们全家回老 家,爸爸在高速公路上开 车太快了,超出了最高时 速,结果罚款、扣分了。 生 3:上次我家邻居在路 上开车时,被后面的车撞 与安全,实现 公平与正义。
更公平 合法行为受到法律保护,违 法行为受到法律惩罚,实现 公平公正。 9、请大家联系生活说一 说,法律是如何发挥尺子般 的作用,衡量人们行为对错 呢?(师根据学生汇报相应 小结) A、根据《侵权责任法》规 定,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伤 害,其监护人应当承担赔偿 责任。 B、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汽 车在公路上行驶时超出规定 时速,要罚款、扣分的。 C、法律保护合法的行为, 让我们的生活更公平。 10、教师小结:从这些事例 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律帮助 受害者,鼓励合法行为,惩 罚违法行为,实现公平正 义。 上了。法院判肇事司机全 责。肇事司机赔偿医疗 费、误工费等费用给我家 邻居。
四、法律 如同武器 1.过渡:生活中,当我们的 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我们 该怎么做呢?下面这几位同 学遇到了这些情况,你认同 他们的观点吗?我们一起来 听一听。(师读) 观点 1:如果有人偷摘我家 果园的葡萄,我就去摘他们 家的。 观点 2:如果有人欺负我弟 弟,我就找人去教训他。 观点 3:如果我被别人家的 狗咬伤了,那我也没有办 1、思考、讨论、汇报。 生 1:不认同。他偷你家 东西犯了偷盗罪,你去摘 他们家的,你也犯了偷盗 罪。应该跟他协商,让他 赔偿。如协商不成,可以 报警用法律武器来维权。 生 2:不认同。他打你弟弟 犯了故意伤害罪,如你找 人打他,你也犯了故意伤 害罪了。应该报警或到法 院起诉用法律武器来维 权。 生 3:不认同。如果被狗咬 了,千万不要自认倒霉。 通过充分 交流让学生感 受法律武器的 强大威力以及 学会用理性、 合法的方式维 护自身权利。
法,只能认倒霉。 2、你认同他们的观点吗? 为什么? 3.大家说的都很对,当我 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 要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合 法权益。你知道或经历过哪 些与法律有关的故事,说说 它带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让 我们一起走进“ 法律故事 会 ”。我们先来听听这几位 同学的故事。(师根据学生 汇报相应小结) A、你的妈妈会用《消费者 权益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 利,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B、80 岁的王奶奶依法维 权,让我们知道了子女有赡 养父母的义务。 C、《残疾人保护法》让你 表哥的生活更有保障。 4、小结:当我们的合法权 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 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 权利。所以说法律是保护我 们的坚强盾牌。 板书: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 牌 应该找到狗主人协商,按 法律规定叫他赔偿医疗 费、营养费等各种费用。 如果协商不成,就报警或 到法院起诉。 2、学生分享知道或经历 过与法律有关的故事 生 1:双 11 的时候,我妈 妈在网上买了很多东西, 拿到后发现有个别商品货 不对版。根据《消费者权 益法》,妈妈向商家要求 了退货,商家同意了妈妈 的要求。如果我们在购物 的时候遇到了这样的问 题,就要像这位妈妈学 习。 生 2:我家邻居王奶奶今 年 80 岁,一个人住,她 的孩子都没有看望、照顾 过王奶奶。根据《民法 典》有关规定,前几天, 她把她的孩子告上法院 了,现在她的三个孩子轮 流照顾王奶奶。我知道, 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生 3:我表哥是残疾人, 前几天他的公司裁员,把 他辞退了。根据《残疾人 保护法》,他到劳动仲裁 委提起劳动仲裁,没过几 天,公司又通知他上班 了。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伤 害时,要向我表哥学习, 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 的合法权益。
五、了解 法律援助 1、在维权的路上总会有这 样那样的困难,这种情况下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我 们来看一个案例。 2、播放视频《农民工讨 薪》 3、农民工就职的公司拖欠 1、学生谈“残疾人就职 的公司拖欠工资,他们应 该怎么办。 ”看法。 生 1:跟公司协商,要求 其支付工资。 生 2:如果协商不成,我 们要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 权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具体案例 向学生介绍我 国的法律援助 制度,让学生 了解相关知 识,并引导他 们认识到法律 帮助贫弱者。
工资,他们应该怎么办? 4、大家说得真好!当我们 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我 们一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 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位叔 叔听到了我们的建议,他怎 么说? 农民工:到法院起诉,我没 有钱呀!(语音) 5、这可怎么办?请大家看 书第 11 页,看你能不能找 到办法?《法律援助》。 6、大家看了书,都找到了 《法律援助》,那法律援助 到底是怎样的?我们再来看 一下视频,了解法律援助的 内容。播放视频:法律援助 7、看完视频,你知道了什 么? 8、法律帮助贫弱者,从而 实现公平正义。 法律援助在保障公民合法权 益、推进司法公正等方面发 挥着重要作用。 9、下面我们来看一组法律 援助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 感受到什么? 10、小结:从 140 万、216 万这两个数字中我们可以看 到,法律援助让我们的国家 实现了人人依法享有权利, 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2、观看视频后汇报: 生 1:法律援助给经济困 难或盲、聋、哑及未成年 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保 障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生 2:法律援助推进了司 法公正实施。让违法者承 担相应的责任,让受害者 得到相应的补偿。 3、学生分析交流汇报 生 1: 从受理的案件 140 万余件可以看出,国家投 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在 法律援助上,让经济困难 的人在维权上有了保障。 生 2:从受援人 216 万这 个数量上看,法律援助帮 助了很多人,有效的保护 了大家的合法权益。 从而实现公平 正义。
课后延伸 1、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 说。出示视频 2、我相信,习近平总书记 铿锵有力的话语“尊法、信 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 我们共同的追求 ”这句话已
深深的印在我们的心里。同 学们,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 的基本规则,发挥巨大的作 用,指引我们行为的方向, 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维护 人们的权利。在法律的指引 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 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 正、和谐。 3、 课后作业:课后观看 《法律讲堂》《今日说法》 《普法栏目剧》《中国法制 报道》等相关法律栏目,了 解更多的法律知识。 课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观 看,再见!
课堂答疑 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还 有什么疑问吗?我们来听听 这位。 1. 你同学一家这样做是不 对的。根据《传染病防治 法》第十二条规定,接受疾 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 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 集样本等措施是一切单位和 个人的法定义务。所以,拒 绝接受核酸检测属于违法行 为。如果因拒不接受核酸检 测的行为产生严重后果的, 如引发病毒传播等,则触犯 《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 传染病防治罪,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 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 以下有期徒刑。所以一定要 按国家要求去核酸检测。 2. 这位同学的想法是错误 同学心中的疑惑: 1、小红的妈妈说小区 验核酸排那么长的队 伍,那么麻烦,他们 一家不去测。老师, 请问我的同学一家这 样做对吗?
的,你非常有必要去相关部 门报告。根据广东省人大常 委会通过的《关于依法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切实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的决定》,撒谎要担责,隐 瞒病史要惩戒。 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十 二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 都有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的义 务。而隐瞒旅居史、接触 史,严重对公共卫生安全造 成重大威胁,触犯《刑法》 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 治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所以大家一定要如实上报,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否则要 追究法律责任。 3、你不能这样做。居家隔 离的控制措施是依据《传染 病防治法》规定作出的,因 此,不服从居家隔离要求的 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同时, 偷偷跑出去的行为触犯《治 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的 规定,以拒不执行政府在紧 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 定、命令予以治安管理处 罚。所以我们要按照政府要 求居家隔离,否则会被追究 法律责任。 答疑到此结束 谢谢观看 2、国家要求“凡是近 期到过中高风险区域 或者重点场所、接触 过阳性病例及密切接 触者的市民朋友,务 必主动向所在社区或 者单位报告情况,同 时要积极配合做好流 行病学调查工作”。 这个是不是小题大做 了,虽然我经过中高 风险地区,但是已经 过去好几天了,我的 身体也没有不适,没 必要去报告了吧? 3、我被要求居家隔 离,这日子单调乏味 不好过,能不能偷偷 出去休闲游玩散心?
板书设计 第1课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三课时 指引我们的行为方向
法律作用大 衡量我们的行为对错 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