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1 奏响中学序曲 表格式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1.1 奏响中学序曲 表格式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 1.1《奏响中学序曲》 教学设计
课题 1.1奏响中学序曲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上册
课标 分析 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中的“第四学段”的“健 全人格”。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 展变化。
教材 分析 本课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第一课《开启初中生 活》第一课时内容《奏响中学序曲》。教材主要介绍了初中生活是成长礼物和怎样应对初中 生 活 。通过对初中生活的探究,让学生认识进入初中生活,我们开启了一段新的生命旅程, 是一个全新的天地;了解中学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新变化、新机会、新挑战,主动适应新环境 知道初中阶段在我们生命成长中的重要意义价值,努力成为合格的中学生。
学情 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中学校门,中学阶段对他们而言是一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 此时的他们,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内心活动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复杂多 变的。一方面,从主观愿望来看,他们对新生活充满新奇和期待,希望自己能尽快融入新生活 中,使自己的中学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另一方面,从客观现实来看,学生需要面对初中生 活范围逐渐扩展带来的变化,需要处理新生活中日益增多的各种关系。面对成长中的问题,有 的学生能够积极应对,有的会产生担心、害怕、不安甚至紧张等复杂情绪。对此,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给予理解、关怀、引导和支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与他们一起获得新的成长经 验,共同体会成长的美好,共同应对成长中的问题。
核心 素养 目标 1.政治认同:了解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热爱中学生活、珍惜新起点。 2.道德修养:感受成长的连续性、提高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的修养。 3.健全人格: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确立新目标、开展新活动。 4.责任意识: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增强对自己的责 任意识。
教学 重难 点 重点:初中阶段的重要性; 难点: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开场白:我们告别六年快乐的小学生活,度 过漫长又愉快的暑假。 学生思考问 题。 通过一 系 列设问题,激
此时此刻,我们兴高采烈、满怀憧憬地跨入 了初中学校的大门。 进入初中阶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怎样 的风景呢 带给我们什么新奇的体验呢 大家对 初中生活又有哪些期待呢 今天,我们就共同迈入——中学时代。 引入课题:奏响中学序曲 发学生思考热 情,引出本节 课话题。
讲授新课 一、新体验、新期待 【生活观察】P2 思考:上了初中,你觉得自己有没有长大 你对初中生活有哪些期待 教师归纳: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 的身份——中学生!这意味着一段新的生命旅程 的开始,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我们对新生 活充满了期待。 【探究与分享】P3 开学以来,我在学校里经历了许多新鲜事。 高年级同学给我们当起了校史讲解员。 语文老师给我们推荐了课外阅读书目。 班主任组织我们选举班委、制订班规和 班训、设计班徽。 布告栏里贴满了社团招募新成员的启 事。 思考: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新发现 教师归纳: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 会。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 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 供了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 学生思考并 回答,各抒己见。 学生思考后 举手发言。 通过引导 学生分析新身 份,“新生活” 的喜悦,调动 学生参与课堂 的积极性,使 学生结合自身 感受,尽快适 应新生活、新 环境。 通过引导 学生分享初中 生活“新发现”, 使学生从多角 度比较中学生 活和小学生活 的不同,理解 初中生活给我 们的机会。
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在新的集体生活中, 我们涵养品格,发展个性,提升自我。 【交流与分享】 请你谈一谈:进入初中后,你的父母、老师、 朋友对你的初中生活有什么期望 教师归纳: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 的期望: 期待我们越来越上进,志存高远,追梦远航; 越来越有踏实,努力学习,勤于思考; 越来越包容,尊重他人,学会合作; 越来越坚强,有韧劲,取得更大进步。 二、新阶段新认识 【阅读感悟】 学生分享交 流。 学生阅读材 料,思考感悟。 学生思考并 回答问题。 通过对话 交流分享,引 导学生理解初 中阶段对我们 的成长提出的 新要求。 通过不同 的人物事迹, 让学生正确认 识中学时代对 我 们 的 重 要 性。 让学生明 白应该如何正 确度过中学生 活,引导学生 树立良好的学
1910年春,周恩来十二岁,进入奉天东关模 范学校学习。就在这里,刚刚入校的他说出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 刚入校时,他的英文基础较弱,苏北口音较重, 为此他每天早起,并利用中午和下午的课余时间, 刻苦学习英文。进入初中二年级时,他的英文就 相当好了。这为他未来留学生活以及外交工作奠 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中学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他表示 “六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 我的一生、知识和人生观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钱学森在晚年曾写下一段话,称有17个人对 自己的一生影响深远,12个人是求学期间的老师, 其中中学老师就占了7位,这足见中学教育在他 的人生道路中的重要性。
思考:结合周恩来和钱学森的故事,说说为 什么要重视初中阶段的成长 教师归纳:初中阶段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独特 的价值。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 这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 要时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三、新机遇、新挑战 ☆初中生活的序幕已经拉开…… ●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与挑战 ●我们应该怎样度过初中生活 思考:如何面对初中生活遇到各种可能与挑
战 教师归纳: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 准人生方向,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 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使自己成为 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肯奋斗的中学生。 习观念、价值 观念。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学生 活对我们来说既意味着新的机会和要求,也 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我们生命 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中学的序幕刚刚拉开, 面对各种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 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抓 住 重 点,突破难点, 夯实基础,巩 固提升,培育 核心素养。
随堂练习 1、新年新起点,小吴想找一句古语作为座右 铭,以激励自己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下列推荐最 合 适 的 是 ( C ) A.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D.功崇惟志,业广为勤 2、七年级学生小轩在日记本上写道:“进入 中学了,我要改掉以前的一些坏习惯,相信自己, 我一定会塑造完美的自我形象。”下列你认为小 轩塑造完美形象包括的内容有( A ) ①越来越自信、自强 ②能包容同学的过失或错误 ③意志越来越坚强 ④对于同学对自己提出的建议,能全盘接受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利用多媒 体出示本节课 的检测题,培 养学生运用知 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从而使 学生进一步理 解和巩固所学 知识。
3、晗晗以中学生活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 机会为论点,写作小论文。下列素材可以提供正 确 论 据 的 有 ( D ) ①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 ②新的课程——增加了学业负担 ③社团活动——发展我们的兴趣 ④课外实践——让我们远离学习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很重要,这就像穿衣 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 扣子都会扣错。”中学阶段是我们价值观形成的 关 键 时 期 , 我 们 应 ( D ) A.编织人生梦想,目标越远大越好 B.绝不宽容自己,务必做到十全十美 C.只追求优异成绩,一心学习 D.珍惜新的起点,奠定坚实人生基础
板书设计 新身份 新期待 (
新认识
)奏响 新阶段 中学序曲 新机遇 新目标 新身份一中学生 新期待 新阶段—初中阶 段 新认识 人生独特 (美好年华)价值 珍视当下 把准方向 担当、历练、尽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