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资源简介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101页。
教材分析
在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是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 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抗日战争中,在正面战场上歼灭日军100 余万,国民党伤亡321万。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进行了忻口、淞沪、徐州和武汉4 次大规模的战略性防御战役,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阻滞了日军的推进。这对于打破旧本帝国 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消耗日军兵力和战争资财,迫使日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本课介绍了正面战场上三次著名的战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和第三次长沙会 战。
核心素养
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客观分析正面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构建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之间的 联系,提升分析史料的能力。(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战等基本史实;
2. 识读历史图文、史料,解读正面战场抗战中的重大战役,并运用唯物史观加以分析正面战场 抗战的意义,客观认识正面战场的作用,学会探究分析问题。(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 认识到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 牲的精神,激发保家卫国的情感,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捍卫国家主权。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实。
难点
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突破
在教学三大战役时,注意对中方的战术、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中国军人表现出来的精神进行分 析,这样在回答问题时,就能全面考虑,得到较为完善的答案。
教学设想
本课在教学时教师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正而战场,然后转入对具体战役的学习,关于台儿庄战役,
—1—
因这个地名不常见,可以用地图对之加以介绍,使学生明白日军要占领它的原因。这个战役是抗战以
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对于其意义要准确把握,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下取得胜利的原 因。保卫武汉的战没,主要将万家岭战役作为介绍的对象,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武汉保
卫战后期,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这是需要重点留意的,第二次长沙会战,要利用“相关史事” 的资料,体会抗战人物不怕牺牲,誓死卫国的精神,同时要认识到这场战争在国际上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分析形势,导入新课
1. 师:全面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企图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此时的中国也开
始了全国性、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出示示意图:
国民党抗战 中国社会各阶层抗战 共产党抗战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2. 师:当时,日本侵略者把同民党作为主要作战对象,所以由国民党军担负的正面战场是抗击 日军进攻的主要战场。中国军队面对日本的疯狂进攻,先后组织了一系列著名会战,它们的经过如何 结果怎样 有什么意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
二、教授新课
(一)台儿庄战役
1. 教师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提问:请大家阅读课文,再结合地图说一说,日本进攻台 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
台儿庄战役
临沂
枣庄


峄县
a

×
主要战场
中国军队集结地域
中国军队进攻方向
中国军队阻击阵地
日军进攻方向
一日军撤退方向
…省级界
合儿庄

Ai去水印




国军队第
陇 (


五战区驻地
韩庄

滕。


向城






)
生:日军企图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与津浦南下的日军在台儿庄会师,合攻军事要地徐
—2—
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2. 请大家阅读教材,梳理有关台儿庄战役的基本信息。 学生读完教材后师生共同归纳。
时间:1938年春。
指挥者:国民党第五战区总司令李宗仁 地点;山东台儿庄。
战果:歼敌一万多。
意义:抗战以来中旧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3. 师:你能结合教材,简要复述台儿庄战役的经过吗
请学生复述,如: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进,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日军占领了台儿庄的五分之四。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主力完成了对日军的 包围,发动了全面反攻,在中国军队的内外夹击下,日军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乘胜追击,歼敌1万余 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仗。
4. 展示有关台儿庄战役的图片,并结合“相关史事”对李宗仁的介绍,体会中国军队奋勇杀敌 的顽强精神。
—3—

讨论。
③参战的中国军队的有力配台;
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6. 出示材料,让学生读一读李宗仁的话.体会战役胜利的意义。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 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都 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李宗仁
7. 师: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 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二)武汉会战
1. 师:武汉地处中国中部,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38 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并在空军、海军的协助下进攻武汉,为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 100多万人参战,开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武汉会战,在这次会战中,有什么著名的战役 战争经过怎 样,结果如何 请大家阅读教材、说一说。
学生从教材中找出有关万家岭战役的资料,交流它的基本情况: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集中优 势兵力,利用山路崎岖、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将日军一个师团分割包围,取得了歼灭日军9000余 人的万家岭大捷。
2. 师:尽管取得了万家岭大捷,但整个战场对中国不利,武汉陷入日军的三面包围之中,为了 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离武汉,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结束。这场会战有何影 响
生: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灭。
3. 师:在正面战场,尽管有台儿庄、万家岭的胜利.却也有给中国人民带来重大损失的惨痛教 训。请大家读一读“相关史事”中有关花园口决堤的资料,了解那段史事。
学生阅读 交流感想。
4. 师:武汉保卫战后期,日本乘广州兵力空虚之机,占领广州。在优势日军的疯狂进攻下,中 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节节败退,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沦入敌手。广州武汉失陷后,日军的兵力已 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堆,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 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说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情况。
学生阅读后师生共同梳理。 时间:1941年12月。
经过: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与日军在长 沙城下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打退增援长沙的三路日军和长沙外围的日军。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 击,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影响: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 生积极影响、
—4—
2. 探究“相关史事”的问题。
让学生先读读材料中对战争的介绍,然后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中国军人在抗战中体现了哪些精神、 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正是中国军人的不怕牺牲和誓死抵抗,才换来了战争的胜利。
3. 师:第三次长沙会战为什么会胜利 请大家分组讨论。 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明确
①中国军队指挥官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②中国军人的顽强奋战,不怕牺牲;
③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物力、财力十分困难。
4. 师: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I944 年,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 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的一部分。
三 、巩固新知
(一)教材习题
1. 教材第101页“课后活动”第1题;你怎样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讲评】本题是本课的难点。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答案】(1)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 消耗了日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作用;
(3)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 了有利条件;
(4)正面战场的抗战,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了中国 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5)正面战场后期由于国民政府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致使豫湘桂战役大溃 败,中国丧失了大片国土。
2. 教材第101页“课后活动”第2题;搜集资料,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家乡人民的抗日事迹。
【讲评】提醒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可以是网络,也可以去图书馆,资料搜集好后可以在小组里交 流。
【答案】略。
(二)同步课堂
1. 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4月8日,是台儿庄大战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为铭记历史,敬重生命,弘扬爱国
—5—
主义精神,增加民族凝聚力,台儿庄古城管委会、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等组织了台儿庄大战胜利75周 年纪念活动。
---2013年3月7日中新网
材料二: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历时近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 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歼灭日军1万余人,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 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
——《抗战经典战例:台儿庄大捷》人民网
(1)台儿庄大捷发生在哪一年 指挥该战役的中国军队的司令长官是谁
(2)台儿庄位于哪两省交界处 台儿庄大捷在当时有何重要意义
(3)如果让你代表台儿庄古城管委会组织这次“纪念活动”,你会组织开展哪些具体的纪念活动 项目
【答案】(1)1938年,司令长官.李宗仁.
(2)两省:山东省江苏省。意义: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 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3)示例:寻找台儿庄大战英烈、中国抗战图片史料展、台儿庄大战胜利75周年纪念演出,观看 台儿庄大战纪念影视、台儿庄大战胜利75周年纪念故事会、台儿庄大战胜利75周年纪念征文比赛等。
2.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丢失了( )的大部分。
A. 豫、湘、桂 B. 豫、湘、鄂 C. 豫 川、桂 D. 晋、湘、桂(三)
【答案】A
3.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发生在( )失陷后。
A. 武汉 B. 南 京 C. 沈阳 D. 重 庆
【答案】A
四 、课堂小结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 一系列战役,沉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在正面战场中,中国 军人英勇奋战,不怕牺牲,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民族的团结和进步。中国正面战场的抗 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抗战英雄的战斗史实,必将写在中华民族 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史书之上。
板书设计
正面战场的抗战
—6—
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武汉会战: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 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歼灭大批敌军,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豫相桂战役:丢失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军民
教学探讨与反思
在本课教学可以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正面战场的抗战。通过对正面 战场上中国军队奋勇杀敌、顽强拼搏的抗战史实的讲述,让学生树立对国家、民族强烈的责任心和对 中华英雄儿女的敬仰之情,让学生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训。此外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过 程中,要注重付学生个人感受的尊重和聆听,与学生达到思想的碰撞,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淮的广度和 深度。
补充资料
台儿庄战役
汤 帆 李 冰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在山东南部台儿庄(今属枣庄市)地区进行的一次会战。日 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 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它 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 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1938年3月23日,日军濑谷支队主力沿台枣支线向台儿庄 阵地突进。此时,第五战区为确保台儿庄阵地,以拱卫徐州,进行了部署调整。24日,日军濑谷支 队向台儿庄发起进攻,与中国守军第2集团军第31师展开激战。日军一部突入东北角,被守军击退。 27日,濑谷支队主力一部突入北门,第31师与敌展开拉锯战,守军伤亡甚重。28日,突入台儿庄的 日军被第31师围攻,敌方损失甚重。29日,日军第十师团长命濑谷支队迅速击败台儿庄附近守军,
同日,在徐州督战的蒋介石也下达了死守台儿庄的命令,命令说:“如果失守,不但全体官兵应加重 惩,即李长官、白副参谋总长、林次长亦有处分”。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遂令第2集团军死守台儿庄 阵地,并再次严令庞炳勋部南下,协助第2集团军解决台儿庄之敌。至31日,中国军队将进入台儿 庄之敌完全包围。4月3日,中国军队向日本侵略军发起攻击。日军拼力争夺,占领了市街大部。中 国军队一次又一次反击,展开街垒战,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双方陷于苦战,6日晚,中国军队全 线攻击,围歼被围之濑谷支队。战至7日凌晨,除一部日军突围至峰县附近固守待援外,被围之敌大 部被歼。台儿庄战役在历时半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
—7—
踪7500人。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共歼日军万余人。此次战役是继平型关大捷之后全民族抗战 的又一重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斗志。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