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光合作用 B. 火箭发射C. 钢铁冶炼 D. 冰块融化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蜡烛燃烧 C. 瓷碗破碎 D. 河水结冰3. 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 )A. 铜雕锈蚀 B. 枯木腐朽 C. 冰雪消融 D. 火山烈燃4. 下列能量的转化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太阳能发电 B. 风能发电C. 水能发电 D. 火力发电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硬度 B.助燃性 C.氧化性 D.可燃性6.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可燃性 B. 黑色 C. 难溶于水 D. 熔点高7. 下列前者用于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后者用于表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挥发性,汽化 B.腐蚀性,燃烧 C.可燃性,液化 D.溶解性,熔化8.神舟飞船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飞船上用到一种与智能手机屏幕相同的材料——硅酸铝玻璃,以便于观察飞船外的情况。下列有关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耐高温 B.见光易分解 C.不易与氧气反应 D.透光性好9.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错误的是( )A.长颈漏斗 B.试管夹 C.蒸发皿 D.坩埚钳 10.下列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 )A. B. C. D.11.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取用固体粉末 B. 倾倒液体C. 滴加液体 D. 加热液体12. 实验要有安全意识。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 在实验室吃零食 B. 在实验室追打闹C. 穿实验服和护目镜 D. 将药品带出实验室13.下列是某同学整理实验室的做法,不正确的( )A. 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 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C. 实验剩余药品放入指定容器 D. 归类整理试剂瓶并使标签朝外14.以下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B.反应物的浓度、温度、时间都可能是实验变量C.在设置对照实验时,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D.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操作,不需要合作15. 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实验结果、实验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连接仪器时,先用水润湿玻璃管,后与胶皮管连接B.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先放质量大的砝码,再放质量小的砝码C.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D.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握住试管外壁,然后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16.化学实验操作中往往涉及到用量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没有说明用量,固体取1g B.酒精灯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C.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D.洗涤试管时,每次注入1/2试管水1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图①比较蜡烛与水的密度 B.图②比较火焰各层温度C.图③验证蜡烛焰心气体是氧气 D.图④验证产物有水18. 上课时小丽觉得呼吸不畅,怀疑与教室里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有关,小丽分别收集了250mL教室内、外的气体样本,向其中分别加入10mL澄清石灰水,充分振荡后观察现象。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 B.实验 C.对比 D.归纳19.在“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实验探究中,下列假设不合理的是( )A.蜡烛燃烧时间可能与蜡烛的颜色有关B.蜡烛燃烧时间可能与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大小有关C.蜡烛燃烧时间可能与所扣烧杯的粗细、高矮有关D.蜡烛燃烧时间可能与蜡烛的粗细、高矮有关20.“天宫课堂”第四课在空间站与地面同步探究了蜡烛燃烧实验。实验观察到空间站蜡烛火焰呈球形(图1),地面实验蜡烛的火焰呈锥状(图2),而且火焰比地面实验显得微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空间站的蜡烛燃烧只发生化学变化②空间站失重条件下蜡烛燃烧热气流向四周扩散,火焰呈球状,地面上蜡烛燃烧热气流向上扩散,火焰呈锥状③空间站内没有空气,因此蜡烛燃烧火焰微弱④空间站失重条件下氧气流动性差,蜡烛燃烧的火焰比较微弱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21.(8分)请你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下列问题:(1)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下列叙述中,只表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只表现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两种性质均体现的是 。(填序号)①酒精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②将硫粉加热,硫粉熔化,继续加热,硫的蒸气开始燃烧③水受热变成水蒸气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2.(17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从图1中选择相关的仪器,将其序号填写在相应的空格里。图1①可以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②贮存和收集气体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③用作配制溶液或较多量试剂反应的容器是 。④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物品作为一些实验仪器的替代品,你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的 (填名称)。(2)某同学在进行物质的称量和液体的量取操作,如图所示:①图2中所表示的食盐的质量为 g。若在称量12.5g氯化钠的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移动游码 B.增加砝码 C.移走适量药品 D.继续添加药品②图3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 mL,应选用 mL的量筒(填10、50或100);若要量取44.5mL的液体,在图3的基础上,用 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若读数时仰视,则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 (填“大于”或“小于”) 44.5mL。(3)用如图4所示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松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口出现的现象是 (填“甲”或“乙”或“丙”)。23.(11分)现加热50 mL水,请根据下列仪器完成实验:(1)选择的仪器是 ,缺少的仪器是 。(2)具体步骤如下:①点燃酒精灯;②取盛蒸馏水的试剂瓶,将瓶塞 (填“倒”或“正”)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③向量筒倒入水,接近刻度改用 (填仪器名称),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 保持水平;④往 (填仪器名称)里加50 mL蒸馏水;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标签朝外;⑥加热。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A ①④③⑥②⑤B ④⑤③①⑥②C ①③④⑥②⑤D ②③④⑤①⑥24. (10分)为研究化学药物发展史,学习小组查得资料:材料1早在宋代,轻粉(Hg2C12)已是一种重要药物,其制作方法之一是在加热条件下硫酸亚汞(Hg2SO4)和氯化钠(NaCl)反应生成硫酸钠(Na2SO4)和轻粉。材料2轻粉微溶于水,可用作治疗疥疮的药物,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根据资料整理下列有关轻粉的知识卡片。(1)物理性质: (填一条)。(2)化学性质: 。(3)制法:加热条件下,硫酸亚汞与氯化钠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4)保存方法: 。(5)用途: 。25.(14分)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实验进行了如下深入探究,请跟随小组一起来完成吧。(1)实验1,蜡烛熄灭时间的长短与 有关;实验2,白瓷板上出现了黑色物质是因为 造成的;实验3,火柴梗的 (填“内”或“外”)侧先炭化;实验4,要想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生成,应选用一个 的烧杯。(2)小组通过微型实验如图1所示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①图1实验中,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一段距离后未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从实验的科学性考虑,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序号)。A.再多抽一些气体到注射器中B.增加注射器中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②该小组同学还用数字化传感器监测密闭容器内蜡烛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得到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则曲线 (填“a”、“b”或“c”)代表的是密闭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③图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结合上述实验及结果分析,该密闭容器内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1-10 DBCDA ABBCB11-20 BCADD ACDAC21.(1) 物理 化学 (2)①③/③① ④ ②22.(1)A C D 量筒、胶头滴管 (2)7.4 C 42 50 胶头滴管 大于 (3)丙23.(1) ACEFG 陶土网 (2) 倒 胶头滴管 最低处 烧杯 D24.(1)微溶于水 (2)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 (3)Hg2SO4 + NaCl→Na2SO4+Hg2Cl2 (4)干燥阴凉处保存 (5)治疗疥疮的药物25.(1) 氧气的多少 石蜡不完全燃烧 外 干燥 (2)A c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