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选官制度一、选官制度(一)九品中正制1.背景寒门(下品)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地方大族操纵选拔权2.标准:家世、道德、才能→家世九品中正制度……在其初创之时,犹能“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控,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马凯《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九品中正制形势图3.影响:初期选拔大量人才,但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高门(上品)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自隋文帝罢九品中正制,始立科举。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是以九品中正制为考核、品评机制,即在州郡设置中正、小中正,专司品评人才,向朝廷推荐。由于中正官均由本州郡的世家大族、贵族官僚担任,九品中正制遂成了门阀士族把持选举的工具。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合作探究】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对选官制度的变化进行合理解释科举制之用意,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 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钱穆《国史大纲》新变化:①方式由中正选官到公开考试②标准由门第到才学③权力由地方到中央为何变:九品中正制被门阀操纵为何变:中央集权的需要为何变:社会阶层变化(庶族地主力量扩大)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一、选官制度(二)科举制选官方式选官标准选官权力选官基础小结: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过程朝代夏商周秦国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至明清选官制度选官方式选官标准世卿世禄制世袭血缘军功爵制任命军功察举制自下而上推荐品行九品中正制评定授官门第科举制分科考试才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趋向公开、公平趋向严密、科学从地方逐渐收归中央日益扩大、官员素质不断提高创新:官员选拔变得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一、选官制度直中书省[唐] 白居易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薇,亦作“微”。唐代紫微侍郎的简称,即中书侍郎。《新唐书·百官志二》:“中书省,中书令二人,正二品。”注:“开元元年,改中书省曰紫微省,中书令曰紫微令……至大历五年,紫微侍郎乃复为中书侍郎。唐朝三省位置示意图【合作探究】三省六部制的实质。和你的小组同伴一起,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三省制魏晋南北朝尚书台东汉中外朝制汉武帝皇帝三公九卿中朝尚书皇帝尚书台三公皇帝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1.指出下列四个时期“尚书”地位变化情况,并说明原因。2.从“尚书”地位变化分析三省六部制的实质。二、三省六部制皇帝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同意后交予审议上奏审议政令受命决策起草政令封驳通过执行政令问题:1.运用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说明这一制度是如何强化皇权的呢?2.除了强化皇权,这一制度还给国家治理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二、三省六部制唐太宗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唐玄宗改为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决策权和行政权再次结合。皇帝中书省门下省起草政令审核政令执行政令吏、户、礼、兵、刑、工交予审议未通过封驳通过相权三分尚书省决策系统行政系统唐初,置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封驳审议,意在二者“以相检察”,但由于各自不能“舍己从人”,故行之不久,两者日有争论,遂成怨隙。行政效率低共同议事机构:政事堂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互相制约,提高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深远影响。二、三省六部制古代民众的义务:“税”+“役”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田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人口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户税:以户为单位的财产税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力役 、军役、杂役等等【均田制】指政府不触动原有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封疆国家交纳赋税和服役,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租调制】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绢或布为调;丁男负责一定的徭役。【租庸调制】唐初,除租、调外,成年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它的出现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租庸调定须均田制的配合,一旦均田破坏,租庸调法则失败。(租庸调法)百姓竭膏血,鬻亲爱,旬输月送,无有休息。(780年)炎疾其敝,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三、赋税制度唐初租庸调制思考纳庸代役的意义。天宝十三载编民900万户,其中缴纳赋税的课户为530万户。而乾元三年只有193万户编民,其中课户只有78万。就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的财政出现了严重危机。(翁俊雄《唐后期民户大迁徙与两税法》)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中外历史纲要上》1、背景:①安史之乱②土地兼并③均田破坏④财政危机三、赋税制度征税标准征税种类税收时间征税对象(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两税法)中央定支出总额,量出以制入,“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按户等高低征户税,按亩缴纳地税。租庸调制时,只是授田的均田农民纳税两税法不分主客农商都纳税。(两税法)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均田制)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2、创新凡鳏寡孤独不济者,可以免税。(租庸调制)赋役时间不定,常旬输月送。①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②征税范围扩大③税收时间固定④税收种类简化三、赋税制度3、影响①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标准①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②征税范围扩大③税收时间固定④税收种类简化②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④减轻了农民负担,缓和了矛盾,巩固了统治。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三、赋税制度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集前代之大成开未来之典范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公平与公正两税法效率与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1、据下表可知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时间 事件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 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始置进士科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恢复九品中正制唐太宗贞观初年(627)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课堂练习2、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D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D课堂练习4、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A.相权有所分散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C.“外朝”参议要政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课堂练习5、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C7、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D课堂练习8、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照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照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征税的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唐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 )A.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逐渐放松B.战国以来的人头税被彻底废除C.土地兼并问题得到根本解决D.农民获得充分的生产时间9、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D.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