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做有梦想的少年》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第一框的内容,本课介绍了梦想的含义、重要性和如何做个有梦想的少年,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梦想的重要作用和如何做有梦想少年,明确自己的梦想需要尽早立志,还要与时代需要相适应,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习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下一节学习成就梦想奠定基础。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充满活力,思维活跃,对新课程充分兴趣,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梦想。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和认知水平有限,对于梦想的理解可能还比较肤浅,缺乏对梦想的深入思考和规划。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梦想,明确个人梦想要与时代脉搏相适应,助推中国的实现,从小立志,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核心素养分析1.政治认同:认清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2.健全人格: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和乐观精神,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具备稳定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3.道德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梦想观念,培养学生的志向和追求,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4.责任意识:明白梦想的重要性,主动担当自己的责任,为实现梦想和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重点梦想的重要性,怎样做有梦想的少年。教学难点怎样做有梦想的少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1999年中国首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003年中国首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22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2030年中国将实现载人登月......我国从古至今都有一个“飞天梦”,我们也终将奔赴浩瀚星辰。 提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导入语】 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节课堂——《做有梦想的少年》。 观看视频,积极回答问题。二、讲授新课 【自主学习】时间:3分钟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6-18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1.梦想是什么? 2.为什么要有梦想? 3.怎样做个有梦想的少年? 【活动一】说出你的梦想 思考:梦想是什么? 幻灯片展示:那些在各自梦想领域熠熠生辉的女性角色 【总结归纳】1.梦想是什么? P16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活动二】体会梦想之意 观点辩驳:如果梦想没有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有意义VS无意义 一、展示材料: 去年《种地吧》综艺火了,节目中的十位少年通过辛勤劳动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成为新时代的青年偶像。 这十位阳光少年为圆农业梦,不分昼夜地抢收142亩水稻、浸泡在冰水里的排水渠、寒冬雨夜赤手搬运30吨化肥、徒手卸下4千盆玫瑰......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将一片荒芜的土地变成充满爱的家。 十个勤天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勤春来早,地勤禾苗壮”的道理,激发了年轻人追求梦想、努力奋斗的热情。他们也将带动更多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思考:“十个勤天”的事例说明梦想有什么作用? 二、展示图文: 思考:这些发明创造能现世说明梦想有什么重要意义? 【知识归纳】2.为什么要有梦想?(梦想的重要性) P17 ①个人: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会有希望。 ②社会:人类需要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活动三】少年有梦 问题探究:1.袁隆平的志向对他的人生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袁隆平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提示: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问题探究:1.习总书记给苏翊明的信说明了什么 2.我们该如何做个有梦想的少年 提示: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知识补充】少年的梦想要紧扣时代脉搏的原因: ①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知识归纳】3.怎样做个有梦想的少年? P18 ①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 ②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预习教材并思考问题,并做好笔记。 参与活动,积极回答问题。 小组准备好观点理由,参与辩论。 根据图文材料参与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 小组探讨并派代表发言。三、课堂练习 1.展示课件、导学案的练习题目。 2.点拨答案。 完成练习,主动回答问题。四、课堂小结 1.邀请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2.回顾本节知识点,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明确本堂课重点、难点。 学生谈收获,并自主归纳总结本节课知识。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