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导入:隋唐大一统
材料: 隋及初唐时重新建立起大一统的帝国,在接下来100年间的和平与繁荣时唐时国力大大超过了汉朝,同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材料1:西周时,在原有的世袭制度基础上,又把世袭方式选官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形成了世卿世禄制。这是一种嫡长子继承制,是通过宗族血缘关系裂土分封、设官分职、
子孙世袭的选官方式。它是西周时期一种主要的选官制度。
——秦黎《选官制度变革视野下的商周至秦汉宗族变迁》
材料2: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4:曹魏创立,唐朝废。设中正,由本籍朝官兼任,以德才而定九品,作为吏部任用根据,按士人表现,品有升降。 ——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的研究》
材料5: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3: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举荐孝廉,再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
一、选官制度
世卿世禄制:贵族政治选官
察举制:“人士流移,考详无地”
九品中正制: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科举制:选官制度的重大创新
(一)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一、选官制度
(二)科举制
1、背景
①随着士族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②维护统治的需要
隋 隋初 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
唐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
诞
生
过
程
一、选官制度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代考中进士就一定可以为官吗?
(二)科举制
一、选官制度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掘言》卷一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汪洙《神童诗》(节选)
(二)科举制
一、选官制度
如何认识和评价科举制?
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可以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科举考试和选官制度高度捆绑,强化了官本位思想,影响了社会整体发展。
考试内容以明经和进士为主,有利于形成社会重教崇文的社会风尚,推动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但考试内容较为单一,忽视了科技的发展,成为后期阻滞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科举制
一、选官制度
时间 制度 方式 标准 趋势
先秦
秦 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世卿世禄制
世袭
血缘
军功爵制
中央任免
军功
察举征辟制
自下而上推荐
品行才能
九品中正制
中正官,
评定授官
初家世道德才能,
后门第
科举制
分科考试
才能学识
标准科学公平;方式公开公正;权力集中中央。
一、选官制度
虽置三公,
事归台阁
秦朝
西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三公九卿制
东汉
中外朝制
皇帝
尚
书
台
三
公
尚书台
?
三省制
皇帝
尚
书
省
中
书
省
门
下
省
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二、三省六部制
材料:下图是秦朝三公九卿制和唐朝三省六部制。
根据材料及所学,指出唐朝三省六部制在制度方面有哪些创新?
分割相权,相互制约
集体议政
二、三省六部制
唐太宗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唐玄宗改为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决策权和行政权再次结合。
皇帝
中书省
门下省
起草政令
审核政令
执行政令
吏、户、礼、
兵、刑、工
交予审议
未通过封驳
通过
相权三分
尚书省
决策系统
行政系统
唐初,置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封驳审议,意在二者“以相检察”,但由于各自不能“舍己从人”,故行之不久,两者日有争论,遂成怨隙。
行政效率低
共同议事机构:政事堂
二、三省六部制
皇 帝
中书省
门下省
封驳/审议
提交上奏
尚书省
起草诏令
负责 执行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封驳
同意后交审
通过审议
一体化:三省长官合议
加中书门下平章事
等名衔
政事堂
(中书门下)
下达执行
三分相权
职责分明
特点:
彼此制约
节制君权
加强皇权
影响:
提高行政效率
减少决策失误
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三省六部制
观察课本中三省位置图,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思考点
中书省和门下省在太极宫两侧,便于随侍皇帝,参与决策和审议;尚书省在承天门之外,离皇帝较远,距中央各官署较近,便于执行政务。
三省均在皇城之中,说明地位的重要性,起到决策和执行的统一,提高行政效率,利于政令的施行。
从三者的位置可以看出政治职能不同:
空间布局体现出决策权和行政权的统一
二、三省六部制
概念解析税: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田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人口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户税:以户为单位的财产税役: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力役 、军役、杂役等等三、赋税制度北魏土地制度: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1.魏晋赋税制度: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唐初土地制度:均田制2.唐初:租庸调制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受田农民向国家缴纳赋税和服役。①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经济恢复;②保证了政府的赋税来源;③缓和了社会矛盾。三、赋税制度2.唐初:租庸调制对象: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唐)陆贽租:每丁每年纳租粟2石调:随乡所出,每丁每年输“调”绢2丈,棉3两;不产丝绵的地区,每丁每年纳布2丈5尺,麻3斤。庸:每丁每年服徭役20日;不应役者,则纳绢或布替代计丁征收赋役意义: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三、赋税制度3.唐中期:两税法(1)背景:①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②人口逃亡,户籍减少③税收减少,财政困难(2)确立:780年,唐德宗实施两税法阅读教材史料阅读部分,分析两税法实行的背景。材料: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徳起兵,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三、赋税制度(3)内容: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②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③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户税按照户等征钱地税按照田亩纳粮3.唐中期:两税法三、赋税制度材料: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三十税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资治通鉴》卷226根据财政支出的需要,确定应缴税额扩大了收税对象,扩大纳税面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参控制固定了收税时间简化了税收名目改变了征收方式3.唐中期:两税法三、赋税制度3.唐中期:两税法租庸调制两税法征税标准征税项目征税对象征税次数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租庸调、杂役户税和地税受田农民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每年一次夏、秋两季①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②简化了税收名目③扩大了收税对象扩大纳税面固定了收税时间④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⑤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4)评价:积极三、赋税制度两税法推行后,有人批评说: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陆贽《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诗人白居易则写出如下诗句: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白居易集》卷2《重赋》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税法利弊的认识。①田亩资产长期不核查审定,征税严重不合理。②折前纳税,人们负担随币值波动而波动。③税外加征杂税,人民负担逐渐加重。(4)评价:消极3.唐中期:两税法三、赋税制度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