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朝花夕拾》教程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展现的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态和成 长经历。《朝花夕拾》能够丰富学生对童年的体验,消除对鲁迅先生的隔膜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的积累拓展中的问题将“教读课文”引向了“课 外阅读”,将读百草园、三味书屋生活引向了读鲁迅更加丰富的成长经历,将读 “小”鲁迅的童真童趣引向读出“大”鲁迅的情怀。
二、学情分析
鲁迅在学生的印象大多为严肃、令人生畏的,而且《朝花夕拾》的时代有距 离学生有点远,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基于以上信息,制定本节课学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如:泛读和精读结合法、勾画圈点法,指导 并引领学生提高阅读整本书的能力。
2、运用品读人物的方法精读文章,提炼作品中感人的形象,能够出说自己的感 受。
3、丰富对童年的体验,消除对鲁迅先生的隔膜感,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课标依据: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 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 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四、评价任务
1、任选《朝花夕拾》中的一个人物,以鲁迅的口吻给这个人物写一段话。
2、班级制作“《朝花夕拾》人物图谱”,请你任选一个人物写一个简短的介绍。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童年》,并出示歌词,学生谈谈从歌词中联想到的自己的经历。 罗大佑的《童年》是一首老歌,却经久不衰,我们津津乐道的不仅是歌曲轻快的 节奏,更是贴近我们童年生活的歌词,使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难忘的学生时代。
一首歌之所以受到听众的喜爱,是因为我们能够在歌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一 部文学名著能够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往往也是因为书中有我们曾经或现在、拥 有或渴望的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朝花夕拾》,去书中寻找我们 的童年。
环节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简介作品
(1)请学生对所了解的鲁迅进行介绍。
(2)老师给予评价和点评。
并明确:鲁迅(1881—1936年),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士大夫家庭。他在1918年首次发表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为纪念母亲所以开始用“鲁迅”作为 笔名。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 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且介亭杂文集》。
2、了解内容,寻找共鸣
(1)教师出示《朝花夕拾》篇目目录,引导学生回顾作品内容。
教师简要介绍《朝花夕拾》,提问:《朝花夕拾》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 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其中哪个故事让你印象最深,你从中读出了 鲁迅怎样的童年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阅读的内容,并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并适时引导 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2)你有没有和作者相似的经历或故事 讲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在阅读中去寻找自己与作品的相 同或相似点,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
环节三:亲近鲁迅
1、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快速找出有描写作者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生 活的篇章,结合具体事例,说说不同的时期的鲁迅具有怎样的特点
要求用下面的句式来展示各组的讨论结果。
例:童年(少年/青年)的鲁迅是《 》中那个 的 孩 子。(提示:第一空填篇名,第二空填事件语言要简洁,第三空填性格。)
2、说说你喜欢哪个时期的鲁迅。
结合鲁迅的成长经历说说带给你的启示。
(概括鲁迅童年、少年、青年三个阶段的特点,形成对鲁迅成长轨迹的整体 认识,并从中有所感悟和思考。)
第二课时
环节四:赏析人物,揣摩语言
1、走近人物
(1)大家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吗 这个人物着 墨不多,但却使人印象深刻,还记得作者是怎样刻画他的吗
作者选取了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了 一个严而不厉、严而可亲、有点迂腐又开明的私塾先生,这正是这部书带给我们 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写作技巧。
(2)在《朝花夕拾》中还有很多这样鲜活的形象,请你任选一个人物,结
合课前摘录的人物描写的语句和相关情节,分析人物的特点。
要求: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根据人物形象分组)交流,最后在班级中 展示。(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运用品读人物的方法精读文章,提炼作品中感 人的形象,并能够出说自己的感受,训练学生有依据、有观点的表达。)
问题设置:长妈妈是作者儿时的保姆,虽然身份低微,但在《朝花夕拾》中 反复出现多次,梳理各篇中描述她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点。
教师组织学生发言,并进行点拨: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 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作品中你读出了作者对长妈妈怎样的情感 长妈妈是当时哪个群体的代表 (以长妈妈为例,引导学生学习分析人物的方法, 指导学生以人物分析为突破口,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
(3)教师总结:《朝花夕拾》承载的是鲁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在 人物身上,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对他们或褒或贬的情感态度,而这看似寻常的 情感态度实则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深入思考,这正是名著的魅力所在。
2、诵读追忆
这些人物在作者心中有着最温暖的记忆,有热情的赞颂、有真情的怀念、有 高度的评价、有激动的叙述……请你找到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伴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