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9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第1课时 教学设计【素养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习抓住典型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理解“先生”这一人物形象。(重难点)3.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和乐趣。学习任务: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任务二 知成长之路任务三 品乐园之趣任务四 探书屋之学任务五 感悟反思,答疑解惑注:任务三、四、五请看第2课时【新课导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同学们,童年就像一支古老的歌谣,是我们一生的珍宝。大家刚才读的这几句诗是我国古代诗人对儿童生活的有趣描写。现在,回想一下自己上小学前和小学时的生活,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事呢?本文的作者,看似严肃的著名作家鲁迅,又有过怎样有意思的童年时光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看看吧!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知识2.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并能运用到写作和日常生活中【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毛泽东曾称赞,“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世人称之为“民族魂”。【写作背景】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时间:文章写于1926年。背景:当时,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他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而离开北京。这是鲁迅人生中充满变动,心情“空洞、芜杂”的一年,所以“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的鲁迅写了一些回忆旧事的文章来排除苦闷,寻求慰藉。内容:这些回忆性散文以“旧事重提”为总名,陆续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结集时改题为《朝花夕拾》。【作品简介】《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作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时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文体知识】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一般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1)现代散文的分类: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2)现代散文的特点:①较强的纪实性。②取材的广泛性。③形式的灵活性。④诗意浓郁性。⑤语言优美性。⑥(篇幅)短小精悍性。总之,现代散文最后必须要达到形散神聚的特点。【字音字形】多音字【形近字】【理解词语】【词语辨析】任务二 知成长之路要求:①默读课文,划分文章层次,梳理写作思路。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回读)②琢磨标题,赏析过渡段。默读课文,思考问题: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2.梳理课文写作思路默读指导:1.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2.在阅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注意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作者用“从……到……”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2.梳理课文写作思路3.作者为什么选择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个地方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对鲁迅而言,不只是童年、少年时两个玩乐的场所,更是鲁迅童年、少年两个时间段的跨越,鲁迅成长中的两个重要空间。【拓展延伸】三味书屋:“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zhuàn),读诸子百家,味如醯(xī)醢(hǎi)”的古语。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读经典史籍味如吃喝佳肴美酒;而读诸子百家学说之类的书,则味如酱醋罢了,好比烹调中的佐料一样。私 塾:私塾是私人办学的一种,大约开始于唐宋时期。青少年真正读书受教育的场所,除义学外,一般都在地方或私人所办的私塾里。清代私塾发达,遍布城乡,以经费来源区分,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由官宦、地主、商人设立的家塾,一般聘师在家教读子弟;第二种是由祠堂、庙宇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举办的义塾,聘师设塾以教贫寒子弟;第三种是塾师私人设馆收费教授生徒。塾师多为落第秀才或老童生,学生入学年龄不限。从五六岁到二十岁左右的都有,其中以十二三岁以下的居多。播放朗读视频(片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