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五上劳动与技术《8.采菊东篱见南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2. 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2. 学会制作简单的园艺作品。三、教学难点:1. 诗句意境的理解与表达。2. 园艺作品的制作技巧。四、教学准备:1. 诗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文本。2. 园艺工具(如花盆、土壤、种子等)。3. 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典诗词,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2. 介绍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背景和意境。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李白的《静夜思》,大家还记得那首诗吗?谁能背诵一下?学生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老师:非常好,A同学背得一字不差。那么,大家对古典诗词感兴趣吗?为什么?学生B:我挺感兴趣的,因为古诗词里有很多美丽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老师:说得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承载着历史,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情感。今天,我们来学习陶渊明的一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出自陶渊明的《饮酒》诗组,大家知道陶渊明是谁吗?学生C:他是东晋时期的诗人,以隐逸生活著称。老师:对,陶渊明被誉为“五柳先生”,他热爱自然,追求简朴的生活。这句诗描绘了他在田园生活中采菊时的闲适心境。那么,这句诗的意境你们能感受到吗?学生D:老师,我觉得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老师:非常贴切。这句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和超然。通过学习这样的诗句,我们不仅能欣赏到语言的美,还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二)新课学习1. 讲解诗句的意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2. 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拟人等。3. 学生分享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请大家先朗读一遍这首诗,然后我们一起来探讨它的意境。学生A:老师,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色,我感觉诗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老师:很好,A同学已经感受到了诗中的意境。那么,大家再仔细看看,诗中有哪些具体的景物描写,它们是如何表现春天的?学生B:老师,诗中有“柳絮随风轻舞”这样的句子,我觉得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好像柳絮是有生命的,随风起舞。老师:非常棒的观察,B同学指出了诗中的拟人手法。那么,除了拟人,你们还能找到其他的修辞手法吗?学生C:老师,我觉得“碧波荡漾映晚霞”这句诗中用了对仗,"碧波"和"晚霞","荡漾"和"映",都是对得很工整的。老师:对,C同学说得对。对仗是古诗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让诗句读起来更加和谐优美。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对这首诗有什么个人的理解和感悟?学生D:老师,我觉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写景,它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读完之后,我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师:D同学的分享很有深度,诗歌确实能够激发我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大家在学习古诗时,不仅要理解字面意思,更要体会诗人的感情和思想。(三)动手实践1. 介绍园艺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2. 学生分组进行园艺制作,可以选择种植花草或制作盆景。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老师:接下来,我们进入动手实践环节。通过亲手制作园艺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古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田园生活。首先,我将向大家介绍园艺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学生A:老师,园艺制作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呢?老师:问得好,A同学。园艺制作通常需要铲子、园艺剪、土壤、种子或幼苗,以及一些装饰用的石子或小装饰品。接下来,我会演示如何种植花草和制作盆景。大家要注意观察,学习正确的种植方法和修剪技巧。学生B:老师,我们是不是可以自己选择种植什么植物?老师:当然可以,B同学。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的花草或树木。不过,要注意选择适合我们当地气候和环境的植物,这样它们才能更好地生长。学生C:老师,制作盆景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吗?老师:制作盆景需要一定的艺术感和耐心。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盆器,然后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来布置。要注意植物的高低、疏密和色彩搭配,使整个盆景看起来和谐美观。在修剪时,要考虑到植物的自然形态,尽量保持其自然美。学生D:老师,我们完成后需要怎么照顾这些植物呢?老师:问得好,D同学。完成园艺作品后,需要定期给植物浇水、施肥,并且根据需要进行修剪。同时,要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处理病虫害问题。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你们不仅能够学到园艺知识,还能培养自己的责任心和观察力。老师: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选择你们感兴趣的园艺项目开始动手实践。我会在旁边指导,确保大家都能顺利完成任务。让我们开始吧!(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园艺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学生A:老师,这是我做的园艺作品,我用了多种多样的植物,还设计了一个小喷泉,希望能让整个作品看起来更有生气。教师:哇,这个作品真的很吸引人!你选择的植物搭配得非常和谐,小喷泉也很有创意。你能分享一下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你是如何克服的吗?学生B:当然可以。最大的挑战是保持植物的平衡,因为不同植物对水分和光照的需求不同。我通过查阅资料和向园艺中心的工作人员咨询,学习了如何合理安排植物的位置和照顾它们。教师:很好,你不仅动手实践,还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现在,我们来互相评价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大家有什么建议或者想法吗?学生C:我觉得这个作品的色彩搭配很美,但可能需要更多的低矮植物来填补空隙,让整个布局看起来更丰满。学生D:我同意甲同学的看法,另外,如果在喷泉周围增加一些小石子或者装饰性的小桥,可能会让水流的效果更加突出。教师:大家的建议都很有建设性,互相学习和提出意见是进步的重要途径。现在,我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园艺作品展示非常成功,同学们不仅展示了自己对园艺的理解和创意,还通过互评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希望大家继续保持这种探索和学习的热情,将来的园艺作品一定会更加出色。(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诗句的意境和园艺制作技巧。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呢?学生A:老师,我们学习了园艺制作技巧。老师:那么园艺制作中,我们学到了哪些技巧呢?学生C:老师,我们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植物,以及如何搭配颜色和形状来美化我们的环境。老师:对,这些技巧非常重要。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要掌握知识,还要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劳动是美好的,它能让我们创造美丽,享受成果。你们有什么感想吗?学生D:老师,我觉得通过劳动,我们可以更加珍惜我们的劳动成果,也更加热爱我们周围的环境。老师:说得好!希望你们都能将这种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能积极劳动,创造美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并在动手实践中提高了劳动技能。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句的内涵,以及如何在园艺制作中融入诗句的意境,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