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促进民族团结》导学案
一、【自主学习】
(一)知识回顾
1.公民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其他义务;
2.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4.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学习目标
1.增强爱国之情,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懂得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理解并拥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三)学(自主学习6分钟)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我国坚持民族_______、民族________和各民族__________的基本方针。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
(2)我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___________的宝贵传统。
(3)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___________。
(5)各族人民只有铸牢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识,伟大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4.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各民族地区的发展?
(1)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的______力度,推动_______________战略,实施__________行动,通过输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2)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________,实施积极的_________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大力扶持_________________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______ ____。
二、【合作探究】
我国的民族状况
1.学+研:(师徒对研 2分钟)
根据《中华民族唱起来》歌词和民族分布图,分析我国的民族状况。
2.展+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我国各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分布格局。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
材料一:2024年3月4日-11日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汇聚北京共商国是、共谋伟业。 本次会议少数民族代表有442人,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代表。
材料二:2023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专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总书记指出,要扭住工作总目标,把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材料三:2023年9月19日至21日,第九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新疆喀什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表示,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中央有关部门、支援省市和中央企业同新疆加强协调配合,对口援疆投入资金之巨、参与人员之多、覆盖领域之广、取得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彰显了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在对口援疆省市支持下,去年新疆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为14951元,同比增长12.1%。这彰显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中国经验”。
3.学+研:(师徒对研 3分钟)根据三则材料,分析材料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关系分别是什么?
4.展+评: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方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共筑民族团结
5.学+研:(小组共研3分钟)结合张骞出使西域、左宗棠收复新疆、江孜保卫战思考:从古至今,为什么我们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6.展+评: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2)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3)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4)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家和万事兴
独龙族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保持100%。独龙族民从幼儿园到高中,享受14年免费教育……,独龙族有了第一个女硕士研究生。乡、村两级医疗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实现低保全覆盖。
独龙毯、褂褂、嘎等独龙服饰得到传承;独龙自然历法受到保护;纹面女被誉为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卡雀哇是独龙族最重要的节日,也得到了保护。
随着兴边富民工程的推进,独龙族经济不断发展。生态旅游,已成为独龙江着眼未来发展的新产业。原来靠放炮通信,现在实现了整族4G。
7.研:(小组共研3分钟)请同学们根据视频和材料合作探究: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8.展+评: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9.理:
10.练:
(1)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出席大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这表明( )
A.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的方针 B.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在不断扩大
C.基层群众可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D.少数民族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权力不断扩大
(2)在近几年的援疆工作中,广东省扎实推进民生项目建设,把大量援疆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着力推进安居富民、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建设。广东省援疆有助于( )
A.实现祖国统一,保障国家安全 B.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共同繁荣
C.推动新疆发展,率先全面小康 D.实现高度自治,维护社会稳定
(3)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新疆阿克苏苹果闻名全国。在政府推动下,当地建立了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在内地设立直销店,而且搭建了网络销售平台。阿克苏苹果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材料二:1985年9月,以藏族为主体的首批西藏小学毕业生到内地学习,开启了西藏教育新模式。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21个省、市、自治区77所中学开办西藏班或招收西藏散插班,13个省市34所学校开办内地西藏中职班,200余所高校招收西藏班学生,基本形成了包括初中、高中、中职、专科(高职)、普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在内的较为完整的办学格局。
材料三:刘三姐歌谣以歌代言,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情感表达方式,见证了壮族的文化发展历程。刘三姐歌谣传承比较完整,种类丰富多样,传播地域广泛,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006年,刘三姐歌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三个举措的意义。
①举措一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②举措二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从而促进各民族关系更加融洽,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③举措三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保障民族文化多样性,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6分,每点2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