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 《预防犯罪》一、【自主学习】(一)知识回顾1、违法行为的分类2、青少年如何警惕违法行为?(二)学习目标⒈知道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⒉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知道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了解刑罚的种类;⒊能结合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正确判断什么是犯罪行为,提高辨别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⒋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养成自觉遵守法律的好习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三)学(自主学习6分钟)1.了解罪与罚刑法的作用和内容:①作用:刑法,是惩治 、 和 的有力武器。②内容: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 ,以及对犯罪应该判处什么样的 。(2)犯罪的含义:犯罪是具有 社会危害性、触犯了 、应当受到 的行为。(3)犯罪的基本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 。② 是犯罪的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 。(4)刑罚的含义:刑罚,又被称为 、刑事处分,是指 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5)刑罚的类型:①主刑:管制、 、 、 、无期徒刑、死刑。②附加刑: 、没收财产、驱逐出境。2.加强自我防范(1)青少年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 ,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 。③我们应增强 ,依法 ,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 ,防患于未然。二、【合作探究】(一)【探究活动一】1.学+研:(小组共研5分钟)课件展示:殴打他人一定是犯罪吗?你认为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议学提示: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展+评: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注意:三种特征同时具备,才构成犯罪。(二)【探究活动二】3.学+研:(小组共研5分钟)课件展示案例:案例中史文清属于什么违法行为?结合材料说明判定理由。史文清最终受到什么处罚?你还知道那些刑罚处罚?议学提示: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试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4.展+评:史文清的行为属于犯罪。他的行为完全符合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①受贿、非法持有枪支情节严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触犯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③执行死刑,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所以他的行为是犯罪行为。违反了刑法的犯罪后果是刑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三)【探究活动三】课件展示:【央广网评】年龄不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免责金牌”,播放视频5.学+研:(师生共研6分钟)(1)为什么要调整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2)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的犯罪呢?6.展+评:(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年龄不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免责金牌”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2)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7.理8.练:16岁的学生王浩宇,偶然一次机会跟高年级同学混进网吧,玩了一两次后逐渐有了网瘾,经常放学后沉溺其间,后来发展到迟到、旷课。由于父母给的零用钱有限,王浩宇就把手伸进了同桌及同班同学的口袋。老师、家长对其多次教育,依然不知悔改,甚至去邻居家偷窃被派出所拘留。后来他因欠网吧老板的钱还不上,于是持刀抢劫未成年学生,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1)王浩宇的持刀抢劫行为属于犯罪,请你说说犯罪的三个特征及地位分别是什么 (2)刑罚分为哪两大类?“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属于刑罚中的哪一类?(3)王同学是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再到一般违法行为,最后走向了犯罪的道路,我们要吸取教训,有所反思。请你谈谈中学生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