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录 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录 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简介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录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学习之前,让我们先把本课的生字齐读两遍。
(生读字词)
师:请大家翻到课本的13页,这里有一个贾府的人物关系表,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讲解人物关系表)
师:下边,我们正式进入课文的学习。这是一篇经典的小说,小说我们应如何读呢?大家看投影。把投影上的句子齐读一遍。
投影出示:
好的小说,是写实的,是不会流露出作者的感情态度的。
读经典小说的方法是:咬文嚼字,从字里行间挖出深意!
(生齐读)
师:是的,咬文嚼字挖深意,是学习经典文本的方法。我们再齐读一遍。
( 生齐读)
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咬文嚼字的意识,走进此文。第1自然段,哪个同学起来读一读。
(生静默)
师:(笑)没有人自告奋勇,现在新分了班我也叫不出你们的名儿。那大家给我推荐一个好吗?
生:(笑,齐说)刘亚非!
师:(疑惑)刘亦菲?
生:(笑,齐答)刘亚非!
师:(笑)我听错了,对不起啊!刘亚非同学,既然大家都推荐你,那你起来为大家读一读。
生1:(不太高兴地,慢慢起身)我不大认识这些字啊!
师:没关系,你读,不认识的我提示你。对了,给大家一个要求:听朗读时,大家要想一想这一段写的什么人,什么事,朗诵完了,要能概括出段意。
(生1读第一段。其中“敕造”读错了,还有一处读跳了行,大家窃笑。师作纠正。)
师:好,读完了。我建议啊,大家把掌声送给刘亚非同学!(生鼓掌)为什么要让大家鼓掌呢?因为,这的确是一篇很难的课文,读起来是拗口的,而刘同学能洪亮而较流畅的读,很是不错。刘同学,希望你再接再励,坐!(生1笑着坐下。)
师:好了,我们来看一看这段的段意如何。人物是?
生:(齐)林黛玉。
师:事件时?
生:(齐)林黛玉进贾府。
师:非常好!把人和事加起来,概括为:林黛玉进贾府。所以啊,记叙性文段的概括,方法就是:抓住人和事!(板书)当然,如果,我们还要再概括,人物都可以省去。我的概括是:初进贾府(板书)
师:读了第一段,贾府是一个怎样的府第?
生:(错杂回答)有钱、有权、富贵、大。
师:我听到了大家很多的回答。你是说富贵,你起来说一说,从哪里可看出贾府的富贵?
生2:“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的人。”
师:找得非常好。我们想一想,坐在门前的人,是贾府的什么人?
生:(齐)守门人!
师:对,守门人。连守门人,都是华冠丽服,可见这个贾府真是富贵啊!其实,这个富贵,在文中还有许多体现,比如“三间兽头大门”,我们看古装片,一般的富贵人家的门是两扇,而这里,贾府却是三扇门,可见,其富贵得与众不同,大富大贵也!(板书“贾府:富贵”)
师:还有一处,“敕造”,“敕造”是什么意思?
生:(齐答)皇帝下命建造。
师:能让皇帝下命建府,证明了这家人如何?
生:(杂乱地)有权,有关系,当官的等等
师:回答的时候,尽量用上书面语。我用了一个词:显赫。(板书)
师:其实,除了富贵与显赫之外,这一段,还写到了贾府的一个显著特点。大家齐读投影,想一想,林黛玉从进贾府门到贾母的卧室,换了几拔人服侍?
生:(齐读投影)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都已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三四个十七八岁的衣帽周全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儿。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师:这一段中,总共换了几拔仆人?
生:四拔
师:是的,我们一起来看。先是?
生:轿夫
师:再是?
生:小厮
师:然后?
生:婆子
师:最后?
生:丫鬟(师作板书)
师:大家想一想,为何如此短的距离内,会如此频繁地换仆人?
生3:我想,应是表明了贾府的等级分明。
师:太棒了!是的,轿夫,是最下等的仆人,脏而粗笨,不能进院内;所以,院内是小厮,“衣帽周全”形容很干净;而小厮毕竟是男人,不能进女眷住的内室,于是内室里便换成了女仆。由此可知,贾府对于仆人,有着森严的制度。(板书:森严)
师:刚才我们学了第一段,概括了内容与贾府的特点。下面,我们用这种方法继续来操练。齐读第二段,概括主要内容。
(生齐读)
师:抓住人和事,概括一下,你来。
生4:这一段,写的是林黛玉见到贾母。
师:只是见到贾母吗?
生4:还有其他的人。
师:所以,这个“贾母”,应说?
生4:林黛玉拜见众人。
师:非常好。(板书段意)
师:从这一段中,大家还可以看出贾府怎样的特点?
生5:我看出贾府是很有规矩的。比如,“请姑娘们来,今日远客才来,可以不必上学去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贾家对姑娘们管得挺严的。
师:不错,规矩森严(板书)。除了森严之外,这段中还体现出贾府的什么特点?
生6:我认为,贾府的人还很虚伪。“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林黛玉和贾母相见,她们哭是理所当然的,但这又不关其他人的事,他们却也哭,所以很假!(众笑)
师:是的,林与贾母相见,一个想到亡母,一个想到亡女,自然会哭。但其他的人,尤其是一些于此事无关的仆人,应对此无甚感受的,所以哭就显得假。你再看,这个哭前有个修饰语,是什么?
生6:掩面哭泣
师:为何要掩面?
生6:因为哭起没有泪,不好意思,所以掩面。(众笑)
师:是的,请坐。而且,大家看,是一两个人掩面在哭吗?
生:(齐答)不,是所有的人!
师:是的“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所有的人,都掩着脸哭,证明了贾府的假人可真多!(生笑)由此可见,贾府除了富贵显赫森严之外,还有一个什么特点?
生:(齐答)虚伪!
师:是的,虚伪。(板书)
师:这就是贾府。一个富贵显赫之家,一个等级森严之家,一个人情虚伪之家!如果你是林黛玉,一个弱女子,孤身来到这里,你的心情如何?
生7:我会很厌烦
生8:压抑
生9:我会骂人(众笑)
师:是的,一个如此府第,任何人来到,都不会轻松。其实,在第一自然段里,作者就已告诉我们林黛玉进贾府的心情了。是哪一句?
生:(齐答)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师:是的,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是何等的小心,何等的害怕啊!以前读《红楼》总是觉得林妹妹过于小心眼,过于谨慎了,而今看到这里,方明白:环境如此,叫她如何不小心啊!
师:今天,我们通过对环境的深入挖掘,找出了贾府的特点,这,就是有深度的读法。有人读《红楼梦》,读到了里面的富贵;有人读《红楼》读到了里面的美女;有人读《红楼》读到里面的爱情。这些,都不是此书的核心啊!我们读书,一定要“咬文嚼字挖深意”,方能读出本质,读出真味!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归纳特点:
贾府:富贵、显赫、森严、虚假
(方法:咬文嚼字挖深意 )
归纳段意:
一段:初进贾府
二段:拜见众人
( 方法:人+事)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实录(二)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我们的学习目标是3—8段。第三段,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大家推荐一位女同学好吗?
生:张杉杉
师:好的,张杉杉,既然大家都推荐你,你起来读一遍。在座的同学,仍然边听边思考:段意是什么。
(生1读第三段,读完后,学生自行鼓掌。)
师;读得不错,大家的掌声就是对你最好的肯定!这一段里,有三个词需要我们掌握:首先是“簇拥”,“簇拥”为何意?你来答。
生2:就是大家都围着他。
师:不错!“簇拥”就是“紧围”之意,大家记下来。比如:这明星一出场,粉丝们就簇拥了上去。第二个词“形容”,你来解释。
生3:形体容貌。
师:对。这是两个词,形,意为形体;容,意为容貌。大家记下来。再接下来“呜咽”这个怎么念?
生:(齐)呜咽(YE)
师:不错,这个字,在作“发不出声”讲时,就念YE。大家预习得很好!下面,哪位同学来说说概括的段意?
生4:林黛玉见姐妹
师:很好!人物是林黛玉,事件是认识姐妹三人。概括记叙性文段,抓住人和事,就水到渠成了!(板书)
师:下面,学习第四段。给大家两分钟,自己默读,概括段意。
(生默读四段)
师:时间到,我们先看看这段中的重点词。“风流”是不是说林黛玉风流好色啊?
生:(笑)不是,是风韵之意。
师:对,这是古今异义,记下来。此段的古今异义,还有三个。“态度”是两个词,是神态风度之意;“不足”是先天不足之意;“不经之谈”是不正经的谈论。记下来。哪位同学来说说段意?
生5:林黛玉生病
师:林黛玉是现在才生病吗?
生5:不是,应是“林黛玉有病”。(众笑)
师:“病”肯定是此段的重点,你这样概括当然是对的。但我们看看,这段的重点,是林黛玉在说自己的病,是不是?所以,我的概括是:黛玉说病(板书)
师:第五段,哪位同学来读?你来吧!大家仍然边听边概括段意。
(生6读,读到凤姐外貌之处,极不流畅,但依然读完了。)
师:我建议大家给她鼓鼓掌。为什么呢?这一段,本比较难,生僻字词多,读起来拗口。记得之前我让另一个班的一个组齐读,他们读到中途就读得很乱,读到后来,声音就越来越小了。而这个同学,虽说读得也有不顺之处,但总体是流畅而且清晰的。这就很值得肯定了!(生鼓掌)
师:第6段,这是写凤姐和王夫人的对话。抽两个同学来分角色朗读。
(生7,生8读。读得极流畅且有情。读完后,学生自觉地鼓起掌来!)
师:感情出来了,很不错!这两段,写的是什么事啊?
生9:林黛玉初见王熙凤。
师:很不错!如果再概括一下,就是:初见凤姐。(板书)这段中,要求我们掌握的有三个词,第一个“敛声屏气”,这是什么意思?你来说一说。
生10:(沉默一阵)其实我真是一头雾水。
师:你来,我想你应不会是一头雾水吧?
生11:“敛声屏气”就是不出声,不发出气息。
师:非常好!我再问问你:敛是什么意思?
生11:收敛。
师:声?
生11:声音
师:屏?
生11:屏住
师:气?
生11:气息。
师:非常好!收敛起声音,屏住气息!不发声,不出气之意。形容环境严肃,人很害怕,大气儿也不敢出了。所以啊,翻译词语,补充,是最好的方法之一!生10,明白了吗?
(生10点头)
师:“放诞”是何意?你来。
生12:行为放纵,不守规矩。
师:很好。有一个词,叫“荒诞”,也是荒唐放纵之意。可见“诞”是放纵。下一个词“绾着”大家要注意这个“绾”字的写法。“绾”即把长的东西盘在一起。比如“她喜欢把头发绾在头顶上。”(师作绾发的动作)下面,给大家一分钟,用刚才讲到的这三个词分别造一句话。
(生造句)
师:时间到,下面,“敛声屏气”造句了,你来。
生13:班主任一到教室,大家立马敛声屏气。
师:你们朱妈妈是个恶人啊!(生笑)
生14:考场上,大家都敛声屏气,静心答题。
生15:看他们敛声屏气的样子,一定是发生什么事了。
师:很好!敛声屏气了,定然是遇到了危难啊!接下来,“放诞”造句,你来。
生16:对待长辈,你可不许放诞无礼。
师:噢,我对长辈可没有放诞无礼啊!(生笑)
生17:在重要的情况下,我们都不可以放诞!
师:很有道理。是的,重要情况下,一定要认真对待。
生18:放诞的学生不是好学生。
师:没错,学习就得认真啊!你们都造得很好,下面,用“绾着”造句,你来。
生19:《红楼梦》中凤姐头上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众哄堂)
师:你是用了原句啊!可以用原句,不过呢,应活用,不然会有抄袭之嫌啊。比如:贾府的女人都把头发绾成了髻。
生20:这里只有她一人绾着头发。
师:(笑)哦,她一人绾着头发,其他人都是披头散发啊!(众笑)还是不错!大家都在说头发,有没有其他的绾啊?
生21:船头上绾着系船系船的绳子。
师:这个好!能联系生活来造句,很活,不错!
师:(看表)还剩几分钟了,做点什么好呢?
生:(齐笑)吃饭!
师:(笑)吃饭还早着哩。这样,大家现在看到7、8段,这两段说林黛玉在干嘛?
生:(齐)拜见舅舅
师;见着没有?
生:没有!
师:虽说见着两个舅舅,却见到了两个舅舅的屋子。下面,大家默看这两段,思考:贾赦和贾政的屋子有什么区别?
生:(默看,又窃窃私语)好像他二舅要混得好一些————
(下课铃响)
师:今天的作业:比较两个舅舅屋子的不同。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