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测二: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同步练习(1.2-1.3,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周周测二:第1章 探索自然的科学 同步练习(1.2-1.3,含解析)

资源简介

周周测二:第一章探索自然的科学(1.2-1.3)
、选择题
科学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
B.爸爸爸爸,最早最早的人是从哪里来的?
C.妈妈妈妈,宇宙是怎么诞生的?
D.老师老师,为什么月球不会落到地面上?
某同学进行长度测量时,记录的数据忘了写上单位。下列数据中,记录结果后面的单位是厘米的是(  )
A.一支笔的长度是 0.1 B.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是 1
C.课桌的高度是 100 D.一位同学的身高是 15.3
四位同学分别用不透明的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所用测量方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东钱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
C.宁波植物园哪种花卉最美 D.不同的人指纹的纹路是否相同
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课堂笔记,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
A.小李: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将“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
B.小金:用刻度尺测得科学课本的宽度是16.75厘米,准确值是0.167米。
C.小洁: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不能用手将量筒举起。
D.小王:温度计测量水温,读数时不能从水中取出温度计。
因工具使用过程中出现错误,致使测量出现偏差的事时有发生,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运动会上,用拉得过紧的皮尺去测量同学的跳远成绩,测量值会偏大
B.在温暖的实验室内用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将温度计取出读数,测量值偏大
C.用体温计测体温前,没有用力甩体温计,测量值可能会偏小
D.用体温计测量口腔温度,将体温计拿离口腔读数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
A.小于6毫升 B.大于6毫升
C.等于6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小科四次测量七年级《科学》课本的宽度,记录为:18.28cm,18.25cm,18.20cm,18.22cm,18.01cm;则这本书宽度的平均值是(  )
A.18.2375cm B.18.238cm C.18.24cm D.18.2cm
以下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用钢直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量长为10厘米的物体时,则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
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些,则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数值比真实值要大
C.用累积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时没有紧密,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D.在室温为20℃时,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温度,若温度计取出读数,则此时的读数比真实值要大
、填空题
下列仪器中,其中作为热源加热的是   ,用于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用于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是   。(填序号)
A.烧杯B.滴管C.酒精灯D.试管E.药匙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51km=   cm(2)152300μm=   m
(3)6684cm3=   mL(4)421dm3=   m3
科学研究表明,宇宙中存在着温度的下限:-273℃。以这个下限为起点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t+273。
(1)如上图所示,关于“冰人”和“火人”有没有说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冰人”在说谎
B.“火人”在说谎
C.“冰人”和“火人”都在说谎
D.“冰人”和“火人”都没有说谎
(2)月球上的夜里温度大约是-153℃,那么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应该是   K。
一根钢管,已测得管的内径为7.2 mm。现用三角尺和刻度尺测量钢管的外径,读数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由此得钢管外径是   cm,钢管的厚度是   mm。
某同学做测量塑料块体积的实验(如图所示),他先把塑料块放入盛有20mL水的量筒里(如图甲),然后用细针将塑料块轻轻压入水中(如图乙),得出塑料块的体积应是    cm3 ,塑料块浮出水面的体积是    cm3 .
、实验探究题
体育课上老师安排男女同学分组打篮球,小华发现男女同学组的篮球落地后都会反弹,但反弹的高度却不同。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时,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与大家一起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1: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球的型号有关;
猜想2: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3:篮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地面材料有关。
于是,小华用两只充足气的#7(标准男子)、#6(标准女子)篮球及刻度尺,在水泥地面和木制地板上进行了实验。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球的型号 下落高度/cm 地面材料 反弹高度/cm
1 #6 120 木质 80
2 #7 120 木质 80
3 #7 120 水泥 90
4 #7 150 水泥 110
(1)要验证猜想2,需要选用实验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进行分析。
(2)通过他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篮球反弹的高度与   、   有关。
(3)上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   →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   →合作与交流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A为一玻璃瓶,B为透明吸管,通过橡皮塞与A瓶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表:
温度/℃ 17 19 21 23 25 27
h/cm 30.2 ____ 19.8 14.6 9.4 4.2
(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 ▲ 。
(2)请对表格中数据进行分析,在   填写相应的值。
(3)若将此装置放在室外,液柱向下移动,说明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
、解答题
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多大?小明进行了探究,他能用的器材有烧杯、足量的水、细线、一元硬币若干、量筒(都能放入一元硬币,量筒A量程为200毫升、分度值为5毫升,量筒B量程为100毫升、分度值为1毫升)。实验过程:
①估计所选硬币的体积,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分度值,选择   测量(填“量筒A”或“量筒B”)。
②将量筒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③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水。
④   
⑤计算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其体积表达式V硬币=   。
在标准大气压下,一支没有刻好刻度的温度计,插入40℃的温水中,水银柱长度为10厘米,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度为2厘米。
(1)则测量100℃的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多少厘米?
(2)当插入一定温度的热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20厘米,则此热水的温度为多少℃。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线均匀但刻度不准。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5℃, 此时水银柱长5cm;用它测量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115℃,此时水银柱长为25cm。
(1)如果实际气温为50℃,水银柱长为    cm。
(2)当外界实际温度为   ℃时,温度计的示数就是实际温度。
周周测二:第一章探索自然的科学(1.2-1.3)答案解析
、选择题
A
【解析】科学问题一般指人类掌握或了解自然规律中遇到的问题。
A. 谁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不属于掌握或了解自然规律中遇到的问题,A正确
B. 最早最早的人是从哪里来的? 人类起源是属于掌握或了解自然规律中遇到的问题,B错误
C. 宇宙是怎么诞生的? 宇宙起源是属于掌握或了解自然规律中遇到的问题,C错误
D. 为什么月球不会落到地面上? 月球运行的规律是属于掌握或了解自然规律中遇到的问题,D错误
故答案为:A
C
【解析】根据各个物体的实际长度选择合适的单位。
解:A. 一支笔的长度是 0.1 m左右,A不符合题意;
B、 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是 1 mm,B不符合题意;
C、 课桌的高度是 100 cm,C符合题意;
D、 一位同学的身高是 15.3 dm,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B
【解析】根据刻度尺的使用规范判断。
A.物体的边线没有与刻度尺的某一刻度对齐,故A错误;
B.刻度尺与被测物体的边线平行,且对准了刻度尺的0刻线,刻度尺的刻度最大程度的贴近了被测物体,故B正确;
C.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物体,故C错误;
D.刻度尺没有与被测物体的边线平行,故D错误。
故选B。
C
【解析】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A.东钱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属于科学问题,A不符合题意。
B、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 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属于科学问题,B不符合题意。
C、宁波植物园哪种花卉最美 ,没有科学研究价值,不属于科学问题,C符合题意。
D、不同的人指纹的纹路是否相同 ,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属于科学问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B
【解析】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温度的认识分析判断。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7℃ ,而39℃太高了,故A错误;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故B正确;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34-36℃,而60℃太高了,故C错误;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淡水的凝固点是0℃,而盐水的凝固点肯定低于0℃,故D错误。
故选B。
A
【解析】根据刻度尺、量筒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判断即可。
A.小李: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不一定用“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只要用一个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即可,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小金:长度的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读值;从右边数,第一位为估读值,倒数第二位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用刻度尺测得科学课本的宽度是16.75厘米,那么估读值为0.05厘米,而准确值为:16.75厘米-0.05厘米=16.7厘米=0.167米,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小洁: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不能用手将量筒举起,应该放在水平桌面上,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小王:温度计测量水温,读数时不能从水中取出温度计,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B
【解析】皮尺拉得过紧会使测量值偏小;测量温度时温度计不能取出来读数;体温计可以取出来读数,测量前需甩几下。
A.拉得过紧的皮尺的刻度间距变大,使测量值偏小,A错误;
B、温暖的实验室内温度高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将温度计取出读数,温度计的示数会马上升高,则测量值偏大,B正确;
C、体温计读数只升不降,测量前没有甩,测量值可能会偏大,C错误;
D、体温计可以取出来读数,D错误;
故答案为:B
B
【解析】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分析解答。
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此时读出的示数V1正确。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此时读出的示数V2偏大,而实际剩余的液体小于9毫升。根据V=V1-V2可知,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大于6毫升,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C
【解析】长度的测量中,对同一物体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的过程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准确性; 18.28cm,18.25cm,18.20cm,18.22cm,18.01cm; 其中18.01cm这个数据错误;其余四个数值求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结果为18.2375cm,保留两位小数,所以最终答案为18.24cm;
故答案为:C.
A
【解析】测量长度时由于温度变化会导致刻度尺发生变化,热涨了冷缩,夏天刻度尺的长度变大,刻度值测量结果会变小,冬天温度低,刻度尺长度会变短,刻度尺测量结果变大;刻度尺间隔变小,导致刻度尺显示的1cm要比真实的1cm小,导致刻度值会偏大;用累计法测金属丝的直径d,在铅笔上面绕n圈,测出线圈的长度L,则直径为:d=;温度计读数时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读数偏大偏小由环境温度决定。
A.钢尺在夏天测量导致结果偏小,冬天测量结果偏大,所以冬天测量值大于夏天,不正确;
B.刻度尺间隔比标准的刻度间小些,真实1cm处对应会小于1cm,所以会导致结果偏大,正确;
C.累计法测金属直径时,没有绕线紧密,会导致L长度偏大,n不变,导致d会增大,所以C正确;
D.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室温20℃,20℃>0℃,拿出温度计读数会导致结果偏大,正确。
故答案为:A.
、填空题
C;B;D
【解析】根据常见仪器的用途回答即可;
实验室中最常见的热源是酒精灯;滴加少量液体的是滴管;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是试管;
故答案为:C;B;D。
250000;不变;③
【解析】(1)根据单位换算的方法进行换算 (2)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不随位置、状态、形状与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性质,颜色、状态都是物理性质。
1kg=1000000mg,所以0.25kg=0.25×1000000mg=250000mg;质量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铁块熔化成铁水质量不变;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所以①②属于物理性质,③属于化学性质,④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第1空、250000
第2空、不变
第3空、③
(1)A
(2)120
【解析】(1)将冰的熔点和宇宙温度的下限分析判断;
(2)将月球温度代入公式T=t+273计算即可。
(1)宇宙中温度没有上限,火人的温度可能高于1000℃,因此可以将物体加热到1000℃。冰人的温度为0℃,则只能将物体冷却到0℃,不可能达到-1000℃,则冰人在说谎,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 月球上的夜里温度大约是-153℃, 那么:T=t+273=-153+273=120(℃)。
1 mm;1.30;2.9
【解析】(1)根据图片弄清两个大格之间的长度,然后除以它们之间小格的个数,从而得到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2)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读值;
(3)钢管的厚度=(钢管的外径-钢管的内径)÷2。
(1)根据图片可知,刻度尺上两个大格之间为1cm,中间有10个小格,那么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10=0.1cm=1mm;
(2)根据图片可知,钢管外径的准确值为:7.8cm-6.5cm=1.3cm,估读值为0.00cm,那么测量值为:1.3cm+0.00cm=1.30cm;
(4)钢管的厚度为:。
15;3
【解析】排水法测量物体体积时,先用量筒测量出水的体积V1,再测出水和物体的总体积V2,物体的体积就是V2-V1。
由题意可知,根据乙图和水的体积可得出物体的体积为:35mL-20mL=15mL。要得到塑料块浮出水面的体积,只需将塑料块浸没时的总体积减去浮着时的总体积即得到浮出水面的体积为:35mL-32mL=3mL。
故答案为:15;3
、实验探究题
(1)3、4
(2)下落高度;地面材料
(3)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解析】(1)要验证猜想2,即篮球反弹高度和下落高度的关系,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下落高度和地面材料一定而球的型号不同;(2)采用控制变量法,分析1和2得出篮球反弹高度和地面材料的关系,分析2和3得出篮球反弹高度和下落高度的关系,分析1和4得出篮球反弹高度和篮球型号的关系;(3)根据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分析。
(1)要难证猜想2,即篮球反弹高度和下落高度的关系,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下落高度和地面材料一定而球的型号不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符合要求的实验序号为3、4;(2)由表中实验序号1、2的实验数据可知,球的反弹高度与球的型号无关,由实验序号为2、3的实验数据可知,球反弹的高度与地面的材料有关,由实验序号为3、4的实验数据可知,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有关,综合分析可知:篮球反弹的高度与地面材料和下落的高度有关,与球的型号无关。(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得出结论、交流与评价。
故答案为:(1)3、4;(2)下落高度;地面材料;(3)作出假设;得出结论
(1)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2)25.0
(3)升高
【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大,则玻璃管内液面降低;同理,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玻璃管内液面升高。
(2)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水柱高度变化量与温度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据此推算空白处水柱的高度即可;
(3)根据(1)中的分析解答。
(1)根据图片可知,这个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为气体的热胀冷缩;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温度每升高2℃时,水柱降低5.2cm,则温度为19℃时比17℃高2℃,因此水柱高度为:30.2cm-5.2cm=25cm。
(3)若将此装置放在室外,液柱向下移动,说明气体体积膨胀,那么此时温度升高。
、解答题
量筒B;将10枚重叠在一起用细线系好后浸没水中,记下硬币和水的总体积;
【解析】1、直接测量一元硬币的体积,由于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太小一次测量误差很大,可以先测出多枚硬币的体积,再除以硬币的数量得到一枚硬币的体积;
2、硬币体积较小,在测量时为使结果更精确可以选择分度值比较小的量筒;
量筒A分度值5毫升太大,测量时的误差太大,所以可以选择量筒B;
排水法测量多枚硬币的体积时,先测出水的体积,再测出水和多枚硬币的体积。所以 ④ 中可填, 将10枚重叠在一起用细线系好后浸没水中,记下硬币和水的总体积 V总;
计算一枚一元硬币的体积,其体积的表达式 V硬币=。
故答案为:量筒B; 将10枚重叠在一起用细线系好后浸没水中,记下硬币和水的总体积 V总;
【解析】同样的瓶子装入同样的水,无论正放还是倒放,空白部分的体积是相同的,因此将甲中水的体积和乙中空白部分的体积相加即可。
甲图中水的体积为:V水=Sh水=;
乙图中空白部分的体积:V空=Sh空=;
那么瓶子容积为:V=V水+V空=+= 。
(1)解: 当t=100℃时,得到:;
解得:L=22cm;
(2)解:当L=20cm时,得到:;
解得:t=90℃。
【解析】温度计上的刻度都是均匀的,那么温度的变化量与刻度的变化量成正比。设温度为t,液柱长度为L,那么它们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据此分析计算即可。
(1)15
(2)25
【解析】(1)温度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则温度的变化量与刻度值的变化量成正比。设实际温度为t,液柱长度为L,那么它们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
(2)温度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则温度的变化量与刻度值的变化量成正比。设实际温度为t,显示温度为t',那么它们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据此分析计算即可。
(1)当t=50℃时,根据公式得到:;
解得:L=15cm;
(2)当外界实际温度与显示温度相同时,根据得到:;
解得:t=25℃。
第 1 页(共 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