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精品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精品课件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测:
背诵巩固第一框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内容:
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
2. 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基本矛盾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4. 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zrbj-007
第一课
第二框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纽约百老汇大街的书店前,人们排队购买《资本论》。书店的海报上写着:“马克思所说的都应验了。”
2023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的第30年。超10亿人上网的规模下,“打工人”“996”“内耗”“躺平”一次次出现在热搜,民众困惑于生产力提高了,为什么却越来越累?于是,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劳动与异化”的理论被反复谈起。
为什么每当世界上出现普遍性危机时,人们还是会想到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观点?打工人的痛,为什么马克思会懂?
这位思想巨人,究竟创造出了怎样的精神财富?
zrbj-007
但在走近这位思想巨人的理论前,
我们还需要先了解在其之前的思想先行者们……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于是,无产阶级受到了来自资产阶级残酷的压迫和剥削
zrbj-007
残酷现实之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畅想未来理想社会,
但他们的畅想真的能照进现实吗……
空想社会主义
为何难逃失败?
议题一
图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建立的 “新和谐公社”
16-17世纪
空想社会主义早期
代表人物:莫尔、康帕内拉:用文学语言批判资本主义,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公有制、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18世纪
空想社会主义中期
代表人物:摩莱里、马布利: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以法律条文提出了未来社会原则:人人平等、公有制。
19世纪
空想社会主义晚期
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批判资制的同时,用社会实验的方式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积极合理的设想
作为企业家和慈善家,欧文在北美筹资实践“新和谐公社”制度,但只支撑了3年而失败。
欧文
理想的“和谐制度”的实现寄希望于富翁出资,结果等了十年也没实现
傅立叶
认为理想的“实业制度”关键是靠“说服”的办法,结果游历四方,钱花光也没有实现
圣西门
结合材料,议一议:
空想社会主义在不同阶段有何异同?
空想社会主义客观上有何进步意义?为何难逃失败结局?
议学提示1
16-17世纪: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
18世纪: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
19世纪: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并有实践尝试。
揭露资本主义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美好蓝图。
都主张用和平方式实现,寄希望于资本家的慈悲和自醒(欧文自己是资本家、慈善家),实质上是一种唯心史观。
异:
同:
仅从正义、理性出发,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人民群众无产阶级力量,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议一议:
空想社会主义在不同阶段有何异同?
空想社会主义客观上有何进步意义?为何难逃失败结局?
局限性(失败原因)
进步意义
拓展思考:
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看,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不成熟的理论”(思想上层建筑),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不足,生产关系不完善),走向失败也是历史的必然。
zrbj-007
总结: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①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
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③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局限性
进步性
揭露资本主义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美好蓝图
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已经开始了初步的制度创设与实践,如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傅立叶的“和谐制度”、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实验等,这些努力都失败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建设美好社会失败的原因在于( )
①未能揭示资本主义的弊端 ②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③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④没有描绘出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已经看到并揭示资本主义的弊端,①错误。空想社会主义描绘出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④错误。空想社会主义者建设美好社会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也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②③正确。
C

空想主义者们在历史的舞台上黯然退场
证明靠说服、富翁施舍、个人理想是无法实现 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的
工人阶级被迫开启了为自己而战的时代
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议一议:三大工人运动为何也失败了,有何启示?
缺乏系统的科学理论为指导!
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没有一个在科学理论指导指导下的无产阶级政党!
1.思想来源
2.历史前提
空想社会主义:
局限性+进步性
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人运动的兴起
zrbj-007
总结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zrbj-007
科学社会主义
为何科学?
议题二
卡尔.马克思
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
结论一:将革命实践与理论探索相结合(创立过程科学)
结论二: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创立唯物史观
创立剩余价值学说
议一议:
阅读教材P13-14探究与分享,请思考马、恩为何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最后形成的科学体系批判吸收了哪些理论?
走近唯物史观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
揭示了人民群众历史主体作用;
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唯物史观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科学性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秘密;
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
剩余价值学说
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特殊规律
科学性
走进剩余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基石
理论基石
第一次飞跃: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具有科学性
1848年2月,
《共产党宣言》发表,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感受《共产党宣言》的力量
议一议:《共产党宣言》阐明了哪些内容?
zrbj-007
“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共产党人是工人阶级中最先进的和最坚决的的部分;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始终代表着无产阶级运动的正确方向,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
“两个必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一个政党”:
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
“一个目标”:
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zrbj-007
“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
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科学的
人民的
实践的
不断发展的开放的
马克思主义
的鲜明特征
总结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理论基石
2.诞生标志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共产党宣言》发表:
“两个必然、一个政党、一个目标”
1.思想来源
2.历史前提
空想社会主义:
局限性+进步性
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人运动的兴起
总结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zrbj-007
zrbj-007
科学社会主义
经得起实践检验吗?
议题三
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二战后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苏联解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换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议题①:你觉得国际共运史有哪些大事值得铭记?
议题②:结合教材,谈一谈十月革命的成就和意义;
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阅读教材P18页相关内容
①成就: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②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历史性飞跃,(第二次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议题③:从十月革命到“苏联解体”是否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经不起实践检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出现严重曲折。
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不可避免;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不可动摇。
而从实践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也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我们要坚定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总结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1.十月革命的胜利
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历史性成就+历史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
实现了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第三次飞跃)
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进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不可避免
趋势: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不可动摇
zrbj-007
回顾本框知识,你能列举出科学社会主义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吗?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
俄国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
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
——社会主义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课堂小结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思想来源
历史前提
理论基石
诞生标志
十月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三次飞跃)
zrbj-007
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这体现出《共产党宣言》( )
①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站在人民立场指明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探求人类自由解放之路
③主张阶级调和,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④实现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③错误。十月革命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④错误。
A

D

(2023新课标II卷)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 )
①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进行了原则性描述
②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③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④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