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归纳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1、亲社会行为的意义、要求。①意义: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②要求: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1、网络的利与弊利: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信息传递交流便捷,促进人际关系,生活丰富多彩) ②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民主政治进步,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弊:①虚假、不良的信息侵害他人利益,危害社会稳定。②沉迷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危害:扰乱我们的生活,侵犯我们的合法权益;败坏社会风气;破坏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2、网络对保障公民的哪些权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知情权、 参与权、 表达权、 监督权。3、我们如何合理利用网络?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我们要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 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1、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的需要。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2、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的关系)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3、自由与规则的关系①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4、怎样自觉遵守规则?①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1、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要求。重要性: ①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③尊重他人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要求: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2、文明有礼的重要性、要求。重要性: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要求: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3、诚信的重要性、要求。重要性: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③诚信能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④诚信能提高国家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要求:①树立诚信意识,信守承诺。 ②运用诚信智慧,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1、违法行为的种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2、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 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3、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青少年预防违法犯罪)?①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②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4、遇到侵害,如何维权 ①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学会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③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④必要时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5、怎样应对违法犯罪? 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如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等。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1、为什么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①对自己负责,才能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承担起时代和国家赋予的使命。②只有人人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③只有人人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2、怎样做负责任的人?①不言代价与回报。②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承担起那些不可推卸的责任。③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1、关爱他人的意义:①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②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③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2、怎样关爱他人?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 ②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他人。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3、服务社会的意义: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③服务社会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我们应怎样服务和奉献社会?①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年担当责任。②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③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利益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②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③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2、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①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二者相辅相成。 ②人民利益的维护离不开国家利益。③国家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人民利益。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 。3、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①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②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③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的团结稳定。④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第九课 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1、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或为什么说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①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②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③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是民族复兴的根基。 2、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以人民安全 为宗旨,以政治安全 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 社会 为保障,以促进 国际安全 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3、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①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②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③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如积极为国家安全工作建言献策,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监督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等 。④坚决同一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 第十课 建设美好祖国1、劳动的价值与意义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②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③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④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劳动换来的。 2、青少年如何创造美好未来?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②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③增强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发展;④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和奉献社会。3、如何弘扬劳动精神?①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热爱劳动;②加强学习,提高劳动技能和能力;③主动分担家务,积极参加集体劳动;④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