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默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再塑生命”的含义。
2. 通过对具体言行的分析,了解莎莉文老师的形象,体会她强烈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 术。
3.了解海伦 ·凯勒的人生经历,学习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并从中获得人生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法和海伦 ·凯勒的心理变化,感受莎莉文老师的爱心 和教育艺术。
2.难点:深入理解“再塑生命”的内涵,体会海伦 ·凯勒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会感到无助和迷茫。但是,有一些人却能 够在困境中顽强拼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生命奇迹的文 章——《再塑生命的人》。(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海伦 ·凯勒。(展示海伦 ·凯勒的图片和简介)海伦 凯勒(1880年—1968年),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在出生的第 十九个月时被夺去视力和听力。1887年与莎莉文老师相遇。后考入哈佛大学。代表作品有《假 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 构,1964 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 “二十世纪美国十 大偶像”之一。
三、字词积累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些生字词。(展示生字词)请大家齐读这些词语。 (学生齐读)
下面,我们来逐个讲解这些词语。“攫”,读作 “jué”, 意思是抓取。“衡量”,“衡”读 作 “héng”, 这个词的意思是比较、评定。“绽放”,“绽”读作 “zhàn”, 指花朵开放。 “吞噬”,“噬”读作 “shì”, 意思是吞食。“稚气”,指孩子气。“搁置”,指放下、停止 进行。“不适”,就是不舒服的意思。“沁凉”,“沁”读作“qìn”, 形容凉爽。“阐释”, “阐”读作“chǎn”, 解释、说明的意思。“悔恨”,指后悔、怨恨。“茫然无措”,形容完 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无休无止”,指没完没了。
四 、整体感知
1. 读完标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学生思考并回答)
明确:“再塑生命”是什么意思 谁“再塑”谁的生命 “再塑生命”是如何做到的
2. 从本义上讲,“再塑生命”指“重新塑造生命、重新使……获得生命”的意思。 从本文内容来看,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莎莉文老师让“我”回到自然,理解 自然;莎莉文老师还教给“我”懂得什么是“爱”。从这个意义上讲,莎莉文老师就是“再 塑生命的人”。
3. 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关心、教育和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文中主要写了哪几件 事
(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
明确:文中主要写了三件事:①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②老师教“我”认识和理解 大自然。③老师教“我”理解“爱”的含义。
4. “再塑”意味着改变和重生,“我”的生命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呢 请大家在文 章中勾画出“我”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并分析其心理变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这种心理 变化展现出来。
(学生阅读课文并分析,展示成果)
5. 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请分别概括其内容。 (学生回答)
明确:第一部分(第1—2段):概述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心理变化。第二部分 ( 第 3—8段):写莎莉文老师走入“我”的生活,“我”初步感受到人生的光明、希望、 快乐和自由。
五、精读课文
1. 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学生阅读相关段落并回答)
明确:第一次接触时,莎莉文老师紧紧握住了海伦的手,把她抱了起来,并紧紧地搂在怀中。 “握”“紧紧地”“搂”让海伦感受到了温暖与真挚的关爱。
第二天早上,莎莉文老师带海伦到她的房间,送给她一个玩具娃娃,并慢慢地在海伦的手心里 拼写出了“d=o=1-1”, 海伦尝试着去学她。此后的日子里,海伦又学会了拼写很多词。 莎莉文老师送给小海伦玩具娃娃,这一细节非常巧妙,既是表达对小海伦的爱心,更是用心良 苦,用来启迪小海伦的智慧。并且莎莉文老师用在手心里写字的方式让海伦慢慢领悟“所有 事物都有一个名字”。
海伦和莎莉文老师为“水杯”和“水”这两个词争执不下,莎莉文老师试图先搁置这个问 题,逮到机会后再旧事重提。海伦感到厌烦,抓起新娃娃摔在地上。莎莉文老师把娃娃碎片扫
到了壁炉的一侧,之后便领着海伦到外面晒太阳了。面对海伦的任性、发脾气,莎莉文老师并
没有粗暴地训斥她,而是耐心地、巧妙地换了一种让她更乐意接受的教育方式——晒太阳。
水井房的经历中,莎莉文老师把海伦的手放在了出水口下面,在海伦另一只手上拼写出“水” 这个词,使海伦明白了“水”的意思。这个有生命的词唤醒了海伦的灵魂。莎莉文老师寓教 于乐,教学时机准确,教学方法巧妙,她用“水”打开了海伦情感与智慧的大门。
2. 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海伦 ·凯勒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学生讨论并回答)
明确:莎莉文老师是一个热爱自己的学生、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善良和蔼、充满智慧和 耐心的出色的老师。
海伦是一个聪明、好学、坚毅而又感情丰富、热爱生活的女孩。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海伦 ·凯勒的人生经历和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法,感受到了 莎莉文老师的爱心和教育艺术,以及海伦 ·凯勒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 中,能够学习海伦 ·凯勒的精神,勇敢面对困难,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七、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语抄写三遍。
2.阅读课文,思考莎莉文老师是如何教“我”理解“爱”的含义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再塑生命的人》,了解了海伦 ·凯勒的人生经历和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 法。谁能来说说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学生回答)
明确:莎莉文老师通过与海伦的亲密接触、送玩具娃娃、在手心里写字、巧妙处理争执、在水 井房的经历等方式,教育海伦认识具体事物。
二、深入探究
1. 文中作者是怎样表达对老师的感情的 找出具体的语句进行品读。 (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直抒胸臆的语句:在我全部的生命中,我所记得的最重要的日子,是我的老师安妮 ·曼 斯菲尔德 ·莎莉文来到我身边的那一天。(第1段)“光明!给我光明!”这是我灵魂深处无
声的呼唤。就在那个时刻,爱的光亮照射到了我身上。(第3段)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她是 来爱我的人。(第4段)“我”把莎莉文老师看作爱与光明的象征,直抒胸臆,抒发了对老师 的热爱、珍视与无以言说的感激之情。
2. 莎莉文老师是如何教“我”理解“爱”的含义的 (学生阅读相关段落并回答)
明确:莎莉文老师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爱”,她说:“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 云彩。你摸不到云彩,但你能感觉到雨水。你也知道,在经过一天酷热日晒之后,要是花和大 地能得到雨水会是多么高兴呀!爱也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没有爱,你就 不快活,也不想玩了。”通过这种方式,莎莉文老师让海伦逐渐理解了“爱”的含义。
3. 从海伦 ·凯勒的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并回答)
明确:海伦能够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但也是她主观努力的结 果。我们要从莎莉文老师身上学习她的爱心,从海伦身上学习她好学自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 神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
三、写作手法分析
1. 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
明确:本文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如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比等。细节描写,如莎莉文老师 与海伦的第一次接触,通过“握”“紧紧地”“搂”等动作描写,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对海伦 的关爱。心理描写,如海伦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她的成长历程。 对比,如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的痛苦与之后的快乐形成对比,突出了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 重要性。
2. 本文的语言风格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明确:本文的语言平实而真挚,情感充沛。作者通过朴素的语言,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 体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她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和对生命的热爱。
四、拓展延伸
1.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像海伦 ·凯勒这样凭借坚强意志与命运进行抗争的杰出人士还
有很多。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
明确:阿炳二十多岁时身患眼疾,双目相继失明,却创作了二胡作品《二泉映月》,并因此获 得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作家,25岁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张海迪,5岁时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 靠轮椅生活,自学掌握英语、日语、德语等,成为当代知名作家、翻译家。
2. 这些杰出人士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学生讨论并回答)
明确: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不能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对 梦想的追求。只要我们拥有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就能够战胜困难,创造出属于自己 的辉煌人生。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入理解了“再塑生命”的内涵,感受到了海伦 ·凯勒和莎莉文 老师之间深厚的情感,同时也学习了本文的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 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六、布置作业
1. 以“生命的奇迹”为题,写一篇短文,介绍一位你认为具有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精
神的人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