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无脊椎动物课件(共40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1无脊椎动物课件(共40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
学习目标
1.掌握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2.了解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图中这两种动物的俗名中都有“鱼”,为什么说它们不是鱼呢?那他们属于什么动物类群呢?
思考
新课引入
鱿鱼
鲍鱼
知识点01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新课讲授
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
知识点01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新课讲授
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如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刺胞动物
水螅
生活在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有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体表有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刺细胞。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刺胞动物
其他刺胞动物:生活在海洋中的海葵、海蜇、水母等。
海葵
海蜇
水母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刺胞动物
刺胞动物的主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扁形动物
涡虫
自由生活,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背面有可以感光的眼点,腹面有口,无肛门。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扁形动物
血吸虫
绦虫
其他扁形动物:血吸虫、绦虫等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它们的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扁形动物
“米猪肉”是什么肉?
被猪肉绦虫感染的猪肉,其中的幼虫犹如一个个米粒,因此叫“米猪肉”。猪肉绦虫属于扁形动物。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扁形动物
扁形动物的主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呈两侧对称的动物和呈辐射对称的动物相比,有什么优势?
身体呈辐射对称的动物,适应固着或漂浮生活,这有利于动物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并作出反应;而身体呈两侧对称的动物,运动能力更强,能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线虫动物
蛔虫
主要寄生在人体小肠内,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线虫动物
钩虫
蛲虫
其他线虫动物:蛲虫、钩虫、丝虫等。
丝虫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线虫动物
线虫动物的主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环节动物
蚯蚓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使躯体运动灵活。蚯蚓依靠肌肉与刚毛配合完成运动;利用可分泌黏液且密布毛细血管的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环节动物
雨后蚯蚓为什么爬到地面上来?
大雨后,蚯蚓爬到地面是因为土壤缝隙中充满了雨水,蚯蚓周围的氧气不足,所以蚯蚓必须爬出地面才能正常呼吸,否则,它会窒息而死。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环节动物

沙蚕
其他环节动物:沙蚕、蛭等。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环节动物
环节动物的主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多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节肢动物
蝗虫
①身体分节:蝗虫的身体和附肢分节,头部有用于摄食的口器。
②外骨骼:外骨骼起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身体的发育和长大,所以蝗虫需要蜕皮。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节肢动物


昆虫:蝗虫、蜜蜂、蝉、蝴蝶、蚊、蝇等。其他节肢动物:蜘蛛、蜈蚣、虾、蟹等。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节肢动物
“金蝉脱壳”中的“壳”即蝉蜕,是一种中药,具有宣散风热、祛风止痉等功效。蝉蜕是蝉脱掉的外骨骼,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昆虫的外骨骼使它们更好地适应陆地环境。
金蝉脱壳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主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软体动物
身体柔软,大多具有贝壳,如河蚌、鲍、枪乌贼、扇贝、蜗牛等。
河蚌
枪乌贼
扇贝
知识点0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新课讲授
棘皮动物
生活在海洋中,体表有棘,如海星、海蛇尾、海胆、海参等。
海星
海胆
海参
知识点03
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新课讲授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蛭的唾液中含有防止血液凝固的蛭素,可用来生产抗血栓药物。
知识点03
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新课讲授
蜜蜂可以为植物传播花粉,生产蜂蜜。果蝇是经典的实验动物。
蝗虫能引发蝗灾,降低农作物产量甚至造成绝收。
课堂小结
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依据:体内是否有 组成的脊柱。
2.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 对称;体表有 ;有口无 。
3.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 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 。
4.线虫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 ;有口有肛门。
5.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 构成;多靠 或
辅助运动。
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 ;身体和附肢都 。
脊椎骨
辐射
刺细胞
肛门
两侧
肛门
角质层
体节
刚毛
疣足
外骨骼
分节
随堂练习
1. (江苏徐州期末)现有下列几种动物:①长颈鹿、②蝴蝶、③鳄鱼、④蜗牛、⑤大象,小明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①③⑤,另一类是②④,其分类依据是 (  )
A. 是否会飞
B. 是否有脊椎骨
C. 是否会游泳
D. 是否卵生
B
随堂练习
2. 【新情境·科研新发现】(福建福州期中)香港浸会大学科研团队于 2023 年在香港发现一个箱形水母新物种(如图)。这是首次在中国水域发现箱形水母新物种。关于箱形水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不能用手直接捕捉
B. 身体呈辐射对称
C. 防御利器是刺细胞
D. 食物残渣由肛门排出
D
随堂练习
3. (广东深圳期中)笄蛭涡虫(如图)头部呈扇状,是一种比较低等的扁形动物,它爱吃蚯蚓,拥有很强的再生能力。下列不属于其特点的是(  )
A. 背腹扁平
B. 身体呈辐射对称
C. 有口无肛门
D. 自由生活
B
随堂练习
4. 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这对涡虫生活的意义不包括 (  )
A. 有利于捕食和防御
B. 有利于从寄主体内获取养料
C. 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有效
D. 前端感觉器官集中,能最先感知外界刺激
B
随堂练习
5. 【新情境·生物学现象】(山西运城盐湖期末)“运城盐池真神奇,一边红来一边绿。”在盐池泛红的池水中有一种名为“轮虫”的生物,它的腹部为红色,身体细长,呈线形,不分节,有口有肛门。推测它属于哪种动物? (  )
A. 刺胞动物
B. 扁形动物
C. 线虫动物
D. 环节动物
C
随堂练习
6. (陕西西安期末)下列不属于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的是 (  )
A. 身体呈圆筒形
B. 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C. 体表有角质层
D. 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C
随堂练习
7. 某人发现一种身体细长的动物,要判断它是环节动物还是线虫动物,主要依据是 (  )
A. 体表是否有黏液
B. 身体是否分节
C. 是否有肛门
D. 身体是否有环带
B
随堂练习
8. 【原创题】树上的蝉和水里的小龙虾都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是 (  )
A. 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 都有细长的腿
C. 都用气门进行呼吸
D. 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D
随堂练习
9. 可入药的“蝉蜕”和“金蝉脱壳”中的“壳”都是昆虫的外骨骼。下列对外骨骼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保护内部的柔软器官
B. 会限制昆虫的生长发育
C. 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
D. 感觉外界环境的刺激
D
随堂练习
10. (吉林松原乾安期中)下图是已经灭绝的海洋动物菊石的化石,据研究,菊石有外套膜和贝壳等结构。据此推测,菊石属于 (  )
A. 软体动物
B. 刺胞动物
C. 爬行动物
D. 扁形动物
A
随堂练习
11. (河南周口沈丘期末)海星、海胆、海参都是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分类中,它们属于 (  )
A. 软体动物
B. 刺胞动物
C. 扁形动物
D. 棘皮动物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