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规划初中生活 表格式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规划初中生活 表格式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 学 设 计
课题 1 . 2规划初中生活 课时 第1课时
课时 目标 【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归纳做好初中生活规划的做法。 2.通过自主探究设计“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书”,在学习生活中自觉落实具体行动。 【重点】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难点】落实生活规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合理 引入 【生活观察】教材第6页。 问题:1.如何让初中生活丰富多彩、更有意义和价值 说说你的打算。 提 示 :1.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如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行 动方案,并持之以恒,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学习 生活 人生 通过生活观 察的感悟,让学 生能够在生活经 验中观察、感悟 、反思、总结。 归纳中学生活的 新变化,能够做 好初中生活规划
一定要好好 规划一下! 我们要学会 规划学习、规划 生活、规划人生
【归纳总结】知识点1:生活需要规划 1.规划的含义 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 2.规划的重要性 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 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 【用典释义】教材第6页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出自《礼记 · 中庸 》,原文为“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意思是做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 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往往会失败。
核心 任务 任务一:1.教材第7页探究与分享。 围绕如何实现目标,同学们各抒己见。 甲:我会把新学期目标写在卡片上,贴在醒目的位置,时刻提醒自己。 乙:为了提高身体素质,我制定了每天坚持跳绳的计划,还邀请了好朋 友来监督我。 问题:1.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实现学期目标的好做法。 提 示 :1.①为了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我要参加学校的科技社团, 和同学们一 起多动手; ②新学期我想读完名著《西游记》,我决定把这本名著按章节分 开,一周读一部分,按部就班读完;等等。 2.教材第7页相关链接——解读 本栏目承接正文,向我们介绍了如何列出时间表,即分清事情的轻重-缓 急,按照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但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四个 类别划分任务,处理问题时分清主次,有所取舍,让制订的行动方案能够切 实可行,这启示我们中学生要科学合理、有计划地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 效率。 通过探究与 分享,让学生在 思考与讨论中总 结已发现、已感 知到的知识,并 碰撞产生新的认 知,从而更好地 接受新的知识。
第 3 页 共 3 页
【归纳总结】知识点2:做好初中生活规划(重点) 1.确定发展目标 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我们可以在老师和家长 的帮助下,结合社会需要和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 发展目标。 2.制订行动方案 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我们可以根据实 际情况对发展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实施细节,列出时间表,形成具体的行动 计划。 【教材素材链中考】下图《时间去哪儿了》启示我们要(A ) 时间去哪儿了 教材用典释 义,让学生能够 在学习过程中养 成学科融合的习 惯。
重 要 不 重 要 15% 20%—30% 50%—60% 5% 无计划, 无自律 不急 紧急 重 要 不重 要 50%—60% 有计划, 20%—30% 有自律 5% 15%
不急 紧急 高效学习者的时间安排
低效学习者的时间安排
A.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B.互帮互助,掌握各种学习方法 C.多花时间,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D.分清主次,重要的事情都要先做 解 析 :对比低效学习者的时间安排和高效学习者的时间安排可知,二者 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够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好时间, 提高效率,启示我们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A符合题意;图中未体 现互帮互助,掌握各种学习方法和多花时间,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B、C不 符合题意;重要且紧急的事情要先做,D说法错误。 命题分析:本题材料选自教材第7页相关链接。图表是中考命题常用的素 材,让学生学会观察图表,综合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其适应 能力,指导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任务二:教材第8页,方法与技能——解读 教材此处讲述“努力”有方法,旨在帮助我们掌握具体的方法,在日常 生活中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注重劳逸结合,从小事做起,学会思考,学会 合作,从而提高效率,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归纳总结】知识点3:落实生活规划(难点) 1.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有了规划,我们更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 标前进,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2.“努力”有方法。 ①分清主次,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 ②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 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点点;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进; ⑤珍视团队合作。 【用典释义】1.教材第8页的“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自《晏子春秋 · 内篇杂下》,意思是努力实践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 到目的。 2.教材第8页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出自荀子的《劝学》,大意是 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要慢 慢积累,不可拔苗助长的道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论 语 ·为政》,其大意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 考却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及其相 互关系。
第 3 页 共 3 页
任务三:教材第8页启思导行 问题:请从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 践等方面描绘自己初中阶段的成长愿景,设计并完成“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书 ”。 提示: 通过自主探 究设计“我的初 中生活规划书” ,在学习生活中 自觉落实具体行 动。
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书
品德发展 1.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党史,培养爱国情感。 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3.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4.尊敬师长,关心同学,乐于助人。 5
学业发展 1.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2.制订详细合理的学习计划。 3.培养适合自己的良好学习习惯。 4.三年后考入理想的学校继续深造。 5 ·…...
身心发展 1.善于排解心理压力。 2.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4.磨砺坚强的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 5…...
审美素养 1.学习和了解艺术史,拓展审美视野。 2.积极参加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实践活动,培养艺术方面的 兴趣爱好。 3.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表达审美观点。 4.广泛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5 ...
劳动与社 会实践 1.积极参加校园大扫除,培养劳动观念。 2.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为父母分担压力。 3.参加农村劳动实践,增强珍惜粮食的意识。 4.参加社区义务劳动,如植树造林、扶老助幼等,为社会作出贡献 5....
当堂检测 考查点1:确定发展目标 典例1:在社团招新会上,七年级新生小强对大家说:“我发音清晰声音 洪亮,普通话比较好,我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希望能交到 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所以我要参加辩论社……”这说明(C ) ①生活缺乏规划会陷入盲目和无序②要根据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目标 ③参加社团就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④社团活动提供了培养兴趣的平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③中“就能”说法绝对。 考查点2:制订行动方案 典例2:【新考法设计方案】(2023 ·河南中考)(节选)“双减”政策实施 以来,许多学校的假期作业增加了探究式、体验式任务,突出传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五育”并举、社会实践等特色,除了科学设计 学科基础性作业之外,还设计开发拓展性作业以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 学习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后,你校号召各班自主设计暑假作业任务单。 作为学习委员,你负责班级暑假拓展性作业的设计工作。 作业设计完成后,有同学提出:“咱班的暑假作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很吸引人,但按要求完成并不容易。”对此,你也有所担忧。针对上述情 况,需要设计两种督促自己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方式,并阐述其优点,与同 学们共勉。 【 解 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如何完成暑假作业,可以根据自身实 通方法,解 题指导,重难点 突破。 通过典型案 例的分析讲解, 让学生学会解题 ,能够自主分析 ,掌握答题技巧 ,培养思辨能力
第 3 页 共 3 页
际情况设计不同的行动方案,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①制订详细的假期计划,严格自律,因为明确的计划和目 标是前行的动力;②和同学结伴完成任务,这样能互相帮助、互相监督,提 高效率;③请老师、家长定期抽查,以监督、提醒的方式形成他律;④使用 智能产品设定任务提醒,这种方式更加方便、精准;等等。 【方法技巧】活动探究类试题 试题特点:活动探究类试题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设计活动,即创设 活动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以参与者的身份去完成一项或者几项任务;二 是参与探究,即让学生根据活动场景,去探究某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意义,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谈做法、感想等。这两部分组成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完 整过程。 解答方法:解答这类试题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第一,要熟悉和掌握各类实践活动的方法和程序,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第二,要审明题意,回归教材寻找知识的落脚点,按要求作答(设问角度 般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答案内容要有条理性、开放性和逻辑 性。 第三,设计的活动方案或步骤要切实可行,讲究实效、鼓励参与、具有 较强的可操作性。 考查点3:落实具体行动 典例3:【跨学科】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们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 目标前进,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下列关于“努力”的名 言 有 ( A ) A.功崇惟志,业广惟勤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思路引导】
名言 意思
功崇惟志, 业广惟勤 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 业,在于辛勤不懈地工作。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启示我们要善于取长 补短。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了解他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明达。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自己所不愿接受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课堂总结 *关于做好初中生活规划的认识误区* 误区:只要做了规划,我们青少年就能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 误区辨析:①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合 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 ②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结合社会需要和性格 、能力、兴趣爱好等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还应当制订切实可行 的行动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对发展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实施细节,列出时间 表,形成具体的行动计划;更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将“努力 ”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③我们青少年只有做好初中生活规划,才能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 易错易混 知识点的强调与 总结,再次突破 重难点,课堂小 结与课后思考同 步落实。
第 3 页 共 3 页
板书设计 开 启 初 中 生 活 新的身份 初中阶段的新变化 新的机会 奏响中学序曲 初中阶段的独特价值 新的要求 正确面对初中阶段 生活需要规划 确定发展目标 见划初中生活 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制订行动方案 落实生活规划 梳理思路, 核心重点可视化
作业布置 巩固重点, 分层思考,针对 性强。
教学反思 一课一思
第 3 页 共 3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