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1、上节课我们学习哪四位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什么?林奈——生物分类达尔文——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理论哈维——血液循环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2、他们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观察法和实验法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课前回顾第3节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一章 认识生物和生物学学习目标1、分析“响尾蛇”实验,能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2、尝试设计实验: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3、说出科学探究实验的三大原则。观察两种蛇的捕食特点蝰(kuí)蛇捕食小白鼠响尾蛇捕食小白鼠探究一: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响尾蛇是一种毒蛇。长约2米,身体呈绿黄色,具有菱形黑褐色斑。尾端有角质环,运动时能发出声音,故称为响尾蛇。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获和吞食猎物。资料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1、提出问题2、收集资料(1)响尾蛇的视力不好,它的眼只能感受可见光,而不能看清物体。(2)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对能感受热的结构,可以感受到较近的动物体温。森林光线昏暗猎物已跑远××响尾蛇是根据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3)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4)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伤的动物不能触发响尾蛇的追踪行为。3、作出假设实验一中毒的老鼠实验二未中毒的老鼠4.5 设计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响尾蛇能追寻到( )的老鼠响尾蛇不能追寻到( )的老鼠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被咬过没被咬过小结 P21实验法研究步骤:(科学探究)1、提出问题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 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8、表达与交流探究二: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会考实验资料P28 鼠妇,又称潮虫,西瓜虫。体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较平扁,背部稍隆,体躯能卷曲成球形,在你生活的小区或校园中寻找并捕捉鼠妇。捕捉鼠妇时,你发现的鼠妇生活在花盆、石块下,这种环境的突出特点是阴暗、潮湿 。一、提出问题二、作出假设光照对鼠妇分布有影响吗?光照对鼠妇分布有影响三、制定实验计划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1、一个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设置或模拟常态、自然状态的组别。实验组:对生活条件进行变量处理的组别。★2、单一变量原则:★3、重复实验原则:目的:方法: (1)样本数量足够;(2)重复实验,求平均值等。变量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只有一个因素不同。避免偶然因素,减少实验误差实验组:明亮对照组:阴暗变量:光静置时间/min 2 4 6 8 10 平均数明亮处数量/只黑暗处数量/只实验记录表四、实施实验计划五、分析实验现象鼠妇在阴暗的地方比在明亮的地方 。七、讨论与交流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多六、得出结论活动结束鼠妇应放回适宜它们生活自然环境!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法)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课堂小结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表达交流④制定计划⑤实施计划⑥得出结论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③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③⑥2.响尾蛇靠什么追寻猎物( )A.听觉 B.视觉 C.嗅觉 D.体温3.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是为了( )A.提供一种无光的条件 B.便于观察 C.控制变量 D.设置一个对照实验课堂练习BCD4、某生物小组的同学想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经过多次测量,得到三种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平均值。如下表:(1)整个测量过程中 组数据起对照作用。裸地(2)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 。(3)通过数据得知,植物多的地方空气湿度就 ,这个实验说明生物能够 环境。灌木丛大影响5、某生物小组的同学想探究“水分对蚯蚓的生活与分布有无影响”,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请将下列活动补充完整: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方法步骤:制作右图所示装置:(1)将4条蚯蚓放到隔离带上,然后盖上鞋盒;(2)一段时间后,打开鞋盒盖子,数出两边土壤中的蚯蚓数目,并记录;(3)重复步骤(2)多次;目的是: 。(4)根据几次记录的实验数据,分别求出两种土壤中蚯蚓数目的_______。4、指出本实验的不足之处: 。水分对蚯蚓的生活与分布有影响吗? 水分对蚯蚓的生活与分布有影响。 水分对蚯蚓的生活与分布没有影响。 湿土干土隔离带鞋盒避免偶然因素,减少实验误差平均值蚯蚓数量太少,应增加蚯蚓数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3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课件(2024秋)(共18张PPT).pptx media1.mp4 media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