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五上劳动与技术《16.举办我们的“3.15”晚会》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举办我们的“3.15”晚会》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通过举办一场模拟的“3.15”晚会,提高学生的消费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消费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意义,提高消费权益保护意识。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 通过举办“3.15”晚会,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消费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四、教学工具1. 课件2. 视频资料3. 实物展示(如假货、侵权商品等)4. 活动道具(如晚会背景板、主持人话筒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3.15”晚会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在开始之前,我想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播放“3.15”晚会的视频片段)老师:视频中提到了哪些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学生A:老师,视频里提到了假冒伪劣产品,我有一次在网上买到了假的运动鞋。学生B:我看到还有虚假广告,我妈妈买过一个减肥产品,结果根本没效果。老师:很好,你们都提到了视频中的关键点。这些都与我们的消费者权益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了解我们作为消费者应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家准备好了吗?学生:准备好了!老师:很好,那我们就开始今天的课程。2. 知识讲解介绍“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由来和意义。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如消费者权益、侵权行为、维权途径等。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3月15日是什么日子吗?学生A:老师,是不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老师:非常好,甲同学答对了。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简称“3.15”。这个日子的由来是为了纪念美国总统肯尼迪在1962年3月15日发表的关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演讲。从那时起,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理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学生B:老师,那“3.15”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老师:当然有。这个日子的意义在于提醒消费者要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同时促使商家和政府更加重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每年的这一天,很多国家都会举行各种活动来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提高公众的维权意识。学生C:老师,消费者权益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老师:消费者权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权:消费者有权获得安全的商品和服务。知情权:消费者有权获得商品或服务的真实信息。选择权:消费者有权自由选择商品或服务。公平交易权:消费者有权获得公平的价格和交易条件。赔偿权: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获得赔偿。受教育权:消费者有权获得消费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组织权:消费者有权组织起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学生D:如果我们的权益被侵犯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老师:如果遇到侵权行为,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权:与商家协商解决:首先尝试与商家沟通,寻求问题的解决。消费者协会: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寻求帮助。行政机关:可以向相关的行政机关如工商管理部门投诉。法律途径:如果问题严重,可以寻求法律援助,通过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网络曝光:在一些情况下,通过网络平台曝光侵权行为,引起社会关注,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学生E:老师,我们作为消费者,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老师: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相关知识。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仔细查看合同条款。保留购物凭证,如发票、收据等,以备不时之需。遇到问题时,保持冷静,理性维权。积极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环境。通过这些措施,我们不仅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也能促进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真实的消费侵权案例,让学生学会识别和防范消费陷阱。老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购物或使用服务时,有没有遇到过什么问题?学生A:老师,我有一次在网上买了一双鞋,结果收到的鞋子和图片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质量很差。老师:这确实是一个消费侵权的例子。那么,你们知道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吗?学生B:是不是可以退货或者换货?老师:对,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退货或换货。但前提是,我们要保留好购物凭证和沟通记录,这样才能作为证据。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案例。(展示案例)老师:这是一个关于虚假宣传的案例。小张在一家网站上看到一款声称可以减肥的保健品,广告中承诺“一周见效”,小张购买后发现不仅没有效果,反而出现了副作用。小张后来发现,该产品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健康产品认证。学生C:那小张应该怎么办呢?老师:小张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并要求赔偿。同时,也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因为商家涉嫌虚假宣传。记住,作为消费者,我们要学会查看产品是否有正规的认证和批准文号。学生D:老师,那我们怎么才能更好地防范消费陷阱呢?老师:首先,我们要学会查看商品信息,包括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认证等。其次,不要轻信过于夸张的广告宣传。再次,购物时尽量选择信誉好的商家和平台。最后,保留好购物凭证和交易记录,一旦发生问题,这些都是维权的重要依据。学生E:老师,如果我们在网上购物,发现商家不回复,或者拒绝退货怎么办?老师: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先尝试通过平台的客服介入解决问题。如果还是不行,可以向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投诉,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记住,法律是保护我们消费者权益的有力武器。学生F:明白了,谢谢老师!老师:不客气,希望今天的案例分析能帮助大家在今后的消费中更加谨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 活动设计: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于“3.15”晚会的活动方案,包括主题、内容、形式等。学生A:老师,我们小组想讨论一下关于“3.15”晚会的活动方案。老师:好的,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学生B:我们小组认为,今年的“3.15”晚会主题可以定为“消费与责任”,强调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企业社会责任。老师:这个主题很有意义。你们打算怎么展开内容呢?学生C:我们打算设计几个板块,首先是“曝光台”,展示一些典型的消费侵权案例,让同学们了解常见的消费陷阱。学生D:然后,我们还想设立一个“知识角”,通过小视频或者互动问答的形式,教大家如何辨别假冒伪劣商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老师:很好,这样既教育又实用。你们打算用什么形式来呈现这些内容呢?学生A:我们想用舞台剧的形式来演绎“曝光台”的案例,让同学们在观看的同时,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学生B:对于“知识角”,我们打算用现场互动游戏的方式,比如“真假商品大比拼”,让同学们亲自参与辨别。老师:听起来很有趣,也很有教育意义。你们还需要什么帮助吗?学生C:我们希望能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来给我们做指导,比如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或者法律专家。老师:没问题,我会帮你们联系。还有其他想法吗?学生D:我们还想在活动结束后,收集同学们的反馈,看看他们对消费权益保护有哪些新的认识和建议。老师:非常好,你们的方案很全面,既注重了内容的深度,也考虑到了形式的创新。加油,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学生:谢谢老师,我们会努力的!5. 活动实施:各组按照活动方案进行实施,包括主持人、表演者、观众等角色的分配。学生A:老师,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活动方案,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实施呢?老师:很好,首先你们需要确定每个组员的角色。谁来担任主持人?学生B:老师,我愿意尝试做主持人。老师:太好了,乙同学。那么表演者呢?你们有决定好了吗?学生C:我们打算让擅长唱歌的同学负责唱歌环节,擅长跳舞的同学负责舞蹈表演。老师:听起来不错。那观众呢?你们打算怎么安排?学生D:我们计划让其他组的同学来当我们的观众,这样他们也可以参与进来。老师:很好,这样可以增加活动的互动性。记得,实施过程中要确保每个环节都井然有序,不要忘记彩排。学生A:我们会的,老师。我们计划明天下午进行彩排。老师:好的,如果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来找我。祝你们活动顺利!6. 总结与反思: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分享各组的设计理念和实施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老师:同学们,今天的活动非常成功,大家都展示了自己团队的创意和努力。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每个小组都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设计理念和实施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学生A:老师,我们小组的设计理念是创造一个多功能的学习空间,可以适应不同学习场景。我们的亮点是设计了一个可移动的隔板,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空间大小。不足之处是我们没有充分考虑到材料成本,导致预算超支。学生B:我们小组专注于环保主题,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利用回收材料来制作家具。亮点是我们成功地用旧报纸和塑料瓶制作了椅子和桌子,既环保又创新。不足的是,我们发现这些材料的耐用性不如传统材料,可能需要进一步改进。学生C:老师,我们小组的设计理念是打造一个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我们利用了物联网技术,让灯光和温度可以根据室内人数自动调节。亮点是我们的系统运行稳定,用户体验很好。不足的是,我们对技术的依赖性太高,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整个空间的使用。老师:非常好,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新点,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这些经验对你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宝贵的。希望大家能够从这次活动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争取在下一次活动中做得更好。谢谢大家的努力!六、作业布置1. 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3.15”晚会的感悟。2. 观察身边的消费现象,发现并记录一个侵权案例,分析其侵权行为和维权途径。七、板书设计1.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由来和意义2. 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知识3. 消费侵权案例及防范方法4. “3.15”晚会活动方案八、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消费问题?2. 学生是否掌握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3. 活动设计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之处,如何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