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以学习为中心教学设计新思维“以学习为中心”从教与学的效果出发,超越了“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的对立,以统一的视角审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2024年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学生导入学习任务课后习题跨学科作业科学家们是如何获得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的信息呢?远古人类 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时间地点体态特征使用工具火的使用 \生产活动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距今约170万年距今约70—2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保有猿的一些特征能够制作工具制作石器的技术较成熟(打制石器)会使用火可能懂得人工取火采集、狩猎采集、狩猎有较多猿的特征采集、狩猎、捕鱼温故知新观看图片思考:原始人类生活面临哪些困难?该如何克服?学生导入容易受伤经常迁徙食物不稳定相对稳定食物来源种植农作物饲养动物建造房屋定居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课程标准:知道河姆渡、半坡等遗址,了解我国史前文化和社会发展。认识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1.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意义。(历史解释)2.了解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的生活状况,通过两者对比认识到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了解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初步知道当时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家国情怀)学习目标学习任务一:石器锄耕——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阅读课文第一目,完成原始农业产生的知识时空观念v自主学习距今约20000年距今约10000年我国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粟[sù](小米)黍[shǔ](黄米)稻(大米)地位: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认识一下南稻北粟1.农业的起源:在这些遗址中还有了下面的发现,下列图片说明了什么?狗骨磨制石器陶器生产力水平提高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农业起源和发展的表现过定居生活一、石器锄耕——农业起源与定居生活2.定居生活:打制石器农作物的种植{相关史事: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发明。远古先民在生活中发现泥土有可塑性,经过火烧后会变得坚硬。受此启发,他们把用泥捏成的容器放在火堆中烧烤,于是最早的陶器出现了。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片经科学测定,可早至约2万年前,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此外,我国北京、河北、河南、山东、湖南地,都出土了距今1万年以上的陶器。陶器发明后,人类不仅可以用它烧煮食物,而且能储存食物和饮用水。这有利于人类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因此,陶器的制作和使用,对人类的生活有重要意义。【教材研读】阅读教材p10的相关史实,思考陶器的发明对当时的人类具有怎样的价值呢?半坡遗址·鹿纹陶盆(距今约6000年前)河姆渡遺址出土的猪纹陶钵(距今约7000年前)马家窑文化旋纹尖底瓶(距今约5000 4000年左右)~①烧煮食物;②储存食物和饮用水;③有利于人类定居,从事农业生产。江西万年仙人洞出土的绳纹陶罐(距今约10000年左右)一.石器锄耕——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3:新石器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特点①分布广,数量多。②沿河流(水源)分布。【合作探究】观察地图,归纳中国新石器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特点。【合作探究】这些遗址为何会集中分布在江河流域呢?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利于原始农业的发展。一、石器锄耕——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黄河长江流域(北方)流域(南方)一、石器锄耕——农业起源与定居生活黄河流域重要遗址:长江流域重要遗址:早期: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晚期:良渚文化早期:仰韶文化(半坡遗址)晚期: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观察左图说出长江、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贰·先民家园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1、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P11,归纳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比一比看谁最先完成表格。4分钟河姆渡人的生活距今时 间生活地点房屋建筑粮食作物生产工具家畜饲养生活用具距今约7000年长江中下游浙江余姚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水稻磨制石器、骨耜猪、狗陶器、玉器、乐器(骨哨)、象牙雕刻(最早)、漆器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干栏式建筑复原图木结构水井骨耜稻谷猪纹黑陶钵骨哨双鸟朝阳纹牙雕地位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是我国史前稻作农业经济兴盛的区域。学习任务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河姆渡人为什么住干栏式建筑历史解释v自主学习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干栏式房屋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河姆渡位于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干栏式房屋高于地面,具有较好的通风、防潮、防野兽侵袭等功能。二、先民家园——稻作农业的繁荣舞阳贾湖居民的生活考古发现 历史信息 考古发现 历史信息河南舞阳贾湖遗址位于 地区,距今 年。淮河上游9000—7500碳化稻粒猪下颌骨种植水稻饲养家畜贾湖骨笛刻符龟甲会制造乐器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契刻符号小组合作探究一:依据下列考古发现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请把表格填写完整。叁·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学习任务一: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任务一:观看视频,回答问题。时空观念v自主学习观看视频,回答问题。1、视频介绍了哪两种文化类型,分布在什么流域?2、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有哪些?文化类型:①仰韶文化②大汶口文化 流域:黄河流域典型代表:①陕西西安半坡遗址;②河南灵宝西坡遗址三: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黄河中游1.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距今约7000年-5000年黄河中游,豫、陕、晋、甘为主关中、豫西、晋南仰韶村遗址、半坡遗址、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双槐树遗址主要从事粟作农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文化类型;年 代;分 布;中 心 区;代表性遗址;生活状况: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P12,归纳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完成表格。4分钟半坡人的生活时 间生活地点房屋建筑粮食作物生产工具家畜饲养生活用具距今约6000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半地穴式建筑粟 、黍磨制石器、弓箭、鱼钩(叉)猪、狗彩陶、装饰品、乐器、骨针、骨锥、纺纶二、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半坡遗址出土的菜籽和粟的朽粒纺纶饰品人面鱼纹陶盆骨针骨锥陶埙(乐器)思考1:为什么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房屋类型不同?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潮湿,干栏式房屋有利于通风防潮、减少水淹和虫害风险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冬季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有利于取暖和抵挡风沙半坡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小组合作探究二:思考2:为什么半坡人与河姆渡人房屋类型不同? 这能够体现出我国先民怎样的智慧?①不同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②先民智慧:适应自然、因地制宜①不同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②先民智慧:适应自然、因地制宜河姆渡人的生活 半坡人的生活时 间生活地点房屋建筑粮食作物生产工具家畜饲养生活用具距今约7000年长江中下游浙江余姚干栏式建筑、木结构水井水稻磨制石器、骨耜猪、狗陶器、玉器、乐器(骨哨)、象牙雕刻(最早)、漆器距今约6000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地穴式建筑粟磨制石器、弓箭、鱼钩(叉)猪、狗彩陶、装饰品、乐器、骨针、骨锥、纺纶表格归纳比较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生活有什么异同?三、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所处时间: 距今约7000-5000年 距今约5900-4400年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地区 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主要特征: 主要特质是制作彩陶(鱼、鸟、花等图案) 制作出较为精致陶器马家窑土地纹罐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陶盆大汶口文化红陶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白陶鬶合作探究三:从以上相关史事的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历史信息?位于陕西临潼的姜寨聚落遗址(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而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山东大汶口文化的遗址里,130余座中、晚期的墓葬,按其墓坑大小,随葬品的多寡,也可分为大、中、小三个级别。 ——摘编自《中国早期人类史研究》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贫富分化,加快了迈向文明社会的步伐三、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三、先民家园——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氏族社会的发展新石器时代早期代表——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代表——龙山文化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生产力低下,劳动成果共享,尚未产生贫富分化。贫富分化、部落联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农业的发展定居生活私有财产贫富分化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产生阶级早期国家农业的发展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稻作农业(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人工栽培农作物、过定居生活、会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典型代表 河姆渡人遗址黄河中游地区典型代表 半坡遗址黄河下游、淮河中下游制作精致的陶器 出现了贫富分化阶级出现、国家出现新石器时代课堂小结课堂小结1.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请在口内画“√”。口 定居生活口 家畜饲养口 农作物的出现口 城市的出现口 制作陶器口 磨制石器v小组合作学习课后活动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请在口内画“√”。口定居生活 口家畜饲养 口农作物的出现口城市的出现 口制作陶器 口磨制石器√√√√√1、学完“河姆渡原始居民”这一框题后,历史老师布置同学们根据所学绘制了一幅相关的生活场景想象图,下列内容哪些符合要求( )①居民种植水稻 ②生活在黄河流域③住干栏式房屋 ④居民挖井饮水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D课堂检测2.(2024·重庆·中考真题)下表所列考古遗存,可用于研究我国远古时期( )遗址名称 时间 遗存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 距今11000—9000年 炭化人工栽培粟和黍浙江浦江桥头遗址 距今11000—8500年 炭化的稻米、稻壳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 距今7500—3000年 陶片上稻、粟、豆类等印痕A.早期人类起源 B.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C.冶炼技术水平 D.原始部落联盟间的关系B随堂训练3.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芭芭拉·沙尔和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普鲁加南联合开展了一项DNA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你能从下面哪个遗址中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证据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 D.龙山文化遗址4. 据考古发现,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内蒙古赤峰兴隆洼遗址等,都发现了早期栽培粟和黍的遗存,时间在距今10000年至8000年前。其中粟是下列哪一远古先民栽培的作物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B】【C】【答案】示例: 我选择制作陶器。在制作过程中,我重点关注了陶器的形状和纹饰。陶器的形状直接影响其实用性,比如容器的容量和稳定性。而纹饰不仅美观,也是研究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线索。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圆形陶罐作为模型,因为它代表了原始社会中常见的陶器形状,同时在表面刻画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案,这些图案可能是原始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模仿。v小组合作学习跨学科作业.选择纸张、木棍、黏土等材料,仿制本课中你感兴趣的一件文物,配上文字说明,并向同学说说你在制作过程中重点关注它的什么特征,为什么会关注这些特征。【答案】示例:我选择制作陶器。在制作过程中,我重点关注了陶器的形状和纹饰。陶器的形状直接影响其实用性,比如容器的容量和稳定性。而纹饰不仅美观,也是研究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线索。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圆形陶罐作为模型,因为它代表了原始社会中常见的陶器形状,同时在表面刻画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案,这些图案可能是原始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模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