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统编2024七上道法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家的意味4.1统编2024版七上道法精讲课堂课件课前预习预习教材P26-P29,依据自己的理解将下列问题在教材上勾画出来。1.家庭的含义2.家的重要性(如何认识“家” )3.家风的重要性4.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导入新课活动1:回家的路你有多久没有回家了 团聚,是一根无形的线,拉扯着我们与家人最浓的牵挂。遥远的距离,拥挤的人潮,无法阻挡回家的热情。有家可回,奔波的疲惫才有意义。每逢春节,回家之路是辛苦的,可归程的游子不会把回家当作一种辛苦,家的呼唤和对家的期待,足以驱散任何一种艰难和劳累。什么也阻止不了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问题:结合材料,分析“什么也阻止不了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的原因。(要求:同学们首先进行短暂的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内相互交流并探究讨论,达成共识后参与班级交流分享。此环节教师可以呈现相关的图片资料等,以巩固学生的认同共识。)你知道吗?结婚成家宝宝降生,家庭喜添新成员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家是什么?(要求:同学们自主探究后小组内交流探讨,达成共识后参与班级交流分享。教师引导并总结。)课堂笔记如何认识“家” (家的意义和价值)(1)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2)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3)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4)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5)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在薪火相传中,我们不仅接续着祖先的生命,而且传承着家风。活动2:传承好家风课堂笔记为什么要传承优良家风 (优良家风的重要性)(1)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2)优良家风引导我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何为家,何为国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秉持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砥砺拼搏,每个家庭前进的脚步,就一定能叠加成国家的进步;每个家庭创造的价值,就一定能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活动3:家国之间关系的感悟问题:谈谈你对“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理解。(要求:同学们自主探究后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后参与班级交流分享。教师进行引导并总结。)温馨提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蕴含的是家庭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课堂笔记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如何 (1)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2)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本课小结家的意味含义: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重要性家风无形力量优良家风引导我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与社会的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 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生命的居所、心灵的港湾第一所学校、修身之所代代相传、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统编2024版七上道法精讲课堂(课件教案配套版)】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4.1 家的意味(教案)第二单元 成长的时空备·单元概述 具体内容及主要观点:第四课 ①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②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 ③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 ④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⑤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⑥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第五课 ①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对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③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 ⑤我们要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第六课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②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 ③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④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需要慎重选择,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需要讲原则第七课 ①集体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②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学会与人交往。 ③集体生活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责任感。 ④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发展个性。 ⑤集体是我们共同成长的园地。 ⑥建设美好集体,要确定共同的愿景,要树立主人翁意识,要营造和谐有序的集体环境,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备·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学段目标 道德修养 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通,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尊重师长责任意识 自觉分担家庭责任,体会敬业精神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责任感课程内容要求 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同学、朋友的关系,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团队活动中增强合作精神学习主题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备·单元逻辑 备·教材精析◆备教材内容1.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家的重要性(如何认识“家” )(1)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2)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3)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4)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5)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3.家风的重要性(1)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2)优良家风引导我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4.家庭与社会的关系(1)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2)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备知识结构形式一形式二◆备教材拓展1.与家有关的知识歌曲 《父亲》《母亲》《烛光里的妈妈》等节日 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典故 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温席、鹿乳奉亲等家风 勤俭节约、孝亲敬长、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爱国守法等2.孟母三迁。(教材P27)出处:刘向(汉)《列女传》。释义:孟轲的母亲为孩子选择良好的教育环境,三次迁居。启示:要重视教育环境对成长的影响。3.画荻教子。(教材P27)出处:《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释义: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引申: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4.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教材P28)出处: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5.天下之本在家。(教材P29)出处:荀悦(东汉)《申鉴·政体》。释义:天下的根本在家庭。链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引用“天下之本在家”,旨在强调要重视家庭,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号召大家继承和弘扬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6.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规、家训是它的承载形式。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家风是建立在中华文化根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家风对家族的传承和民族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备教材活动活动一:生活观察——家是什么(教材P26)【活动设计】形式一: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材料中对家的认识,运用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对家的看法,教师总结。形式二:二人小组合作探究后,参与学习小组的经验分享,教师总结。【活动问题】结合上述说法和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活动例答】家是有爱的地方——放学回家后,家里有爸爸妈妈在等我。家是避风港——受了委屈或者遇到困难、挫折,我喜欢待在家里向妈妈诉说。活动二:相关链接——家庭关系的确立(教材P27)【活动设计】形式一:学生自主阅读,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形式二:学生自主阅读,激发学生一起讨论对家庭关系确立的理解,并在全班交流。活动三:探究与分享——家庭的作用(教材P27)【活动设计】形式一:学生认真阅读材料,思考自己对家庭作用的认识,教师总结。形式二:课前让学生准备相关家庭作用的事例,小组内进行展示,教师总结。【活动问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说说家庭对个人成长的作用。【活动例答】①家庭是我们生活的场所,父母长辈的劳动为家人提供衣食住行、子女教育等所需的物质财富;②家庭是我们情感的归宿,亲情让我们获得精神安慰,让我们在遭遇挫折时有所依托;③家庭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会我们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辨别是非对错。活动四:探究与分享——优良家风(教材P28)【活动设计】形式一:学生分小组提前搜集相关家风案例。在课堂上,小组内简单交流分享,达成共识。形式二:学生通过网络、实地调查、走访等方式调查家风的相关情况。课上,老师邀请部分同学进行展示交流。【活动问题】你还知道哪些优良家风 与同学分享。【活动例答】示例一:蔡顺,汉代汝南人,少年丧父,非常孝顺母亲。每日出去采摘桑葚时都把桑葚分开装。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他回答说:“黑色的桑葚味甜,用来供养母亲;红色的桑葚味酸,用来自己吃。”人们被他的孝行感动,送给他二斗米和一只牛蹄。示例二:岳母刺字。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宋朝。母亲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岳飞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只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风都可以继承并发扬光大,如勤俭持家、孝敬父母、诚实守信、正直清廉等)活动五:阅读感悟——家国情怀(教材P29)【活动设计】形式一:学生自主阅读,小组内探讨文中观点,并在小组内分享交流自己的感受。形式二:学生自主阅读,激发学生一起讨论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并在全班交流。备·作业设计 (见《作业本》或《作业》课时作业)第四课 幸福和睦的家庭第1框 家的意味 【教学重点】“家”的意义和价值;传承优良家风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家庭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环节】一、新课导入视频导入:播放《回家过年 第二季》。有家可回,奔波的疲惫才有意义;行走路上,时光在变,不变的是人们对家的期盼……家,永远是我们最浓的牵挂。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主题——《家的意味》。二、探究新知教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就以“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为主议题,探究如何认识“家”、优良家风的重要性以及家庭与社会的关系等。请同学们积极参加活动,踊跃思考,回答问题。活动1:回家的路【多媒体呈现】你有多久没有回家了 团聚,是一根无形的线,拉扯着我们与家人最浓的牵挂。遥远的距离,拥挤的人潮,无法阻挡回家的热情。有家可回,奔波的疲惫才有意义。每逢春节,回家之路是辛苦的,可归程的游子不会把回家当作一种辛苦,家的呼唤和对家的期待,足以驱散任何一种艰难和劳累。什么也阻止不了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子议题一:结合材料,分析“什么也阻止不了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的原因。要求:同学们首先进行短暂的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内相互交流并探究讨论,达成共识后参与班级交流分享。此环节教师可以呈现相关的图片资料等,以巩固学生的认同共识。温馨提示:什么也阻止不了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原因在于“家”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 【多媒体呈现】你知道吗——什么是家庭 教师(小结):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多媒体呈现】“你说我说”——结合下面歌词,说说“家”是什么。要求:同学们首先进行短暂的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内相互交流并探究讨论,达成共识后参与班级交流分享,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多媒体呈现课堂笔记】如何认识“家” (家的意义和价值)(1)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2)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3)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托。 (4)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 (5)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在薪火相传中,我们不仅接续着祖先的生命,而且传承着家风。活动2:传承好家风【多媒体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家规、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在四川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做好家风建设大文章,聚焦家风宣教,让好家风浸润心灵,让优良家风成为“传家宝”,已成为让文明风尚浸润人心的一条重要路径。子议题二: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让好家风浸润心灵,让优良家风成为“传家宝”。要求:同学们首先进行短暂的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内相互交流并探究讨论,达成共识后参与班级交流分享。此环节教师可以呈现相关的图片资料等,以巩固学生的认同共识。温馨提示:让好家风浸润心灵,让优良家风成为“传家宝”的原因,应该从传承优良家风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等不同角度作答。 【多媒体呈现】材料一 播放视频《习近平“典”亮新时代|家风篇》。材料二 2024年春节期间,广西南宁市举行“春暖·传承好家风”家风故事及特色文化体验活动。家风小讲堂 《如何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手工灯笼、做绒花,通过新颖有趣的活动,让市民在感受中华民族深厚节日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对传承好家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迎春纳福,让爱回家》——以文化为载体,以春节为纽带,传递文明和谐、勤劳和美的良好家风,将新时代新风尚传播到家家户户。问题:(1)观看视频,请谈谈你对以家风传承育人兴家的认识。(2)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建设,请你谈谈传承优良家风的社会价值。(3)家风代代传。请你列举一条好的家风或家规、家训。要求:同学们首先进行短暂的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内相互交流并探究讨论,达成共识后参与班级交流分享。【多媒体呈现课堂笔记】为什么要传承优良家风 (优良家风的重要性)(1)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 (2)优良家风引导我们向上向善,促进家庭幸福和谐。活动3:家国之间关系的感悟【多媒体呈现】何为家,何为国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秉持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砥砺拼搏,每个家庭前进的脚步,就一定能叠加成国家的进步;每个家庭创造的价值,就一定能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子议题三: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理解。要求:同学们首先进行短暂的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内相互交流并探究讨论,达成共识后参与班级交流分享。温馨提示:“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蕴含的是家庭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 【多媒体呈现】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 问题: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如何 要求:同学们首先进行短暂的自主探究,然后小组内相互交流并探究讨论,达成共识后参与班级交流分享,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多媒体呈现课堂笔记】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如何 (1)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2)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活动4: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多媒体呈现】材料一 “探寻楹联背后的文化 ”七年级小明同学搜集了各式各样的楹联,以下是其中的三副楹联:忠厚传家,家风似酒千年醉。 慈悲尽孝,孝道如花四季开。 亲继儒风,亲情深厚三冬暖。 家传玉印,家族和谐万事兴。家庭是水,父母是船,爱心划桨船帆远。 孝道如琴,儿孙如曲,和字调弦曲韵宽。材料二 “走进延安红色家风馆”延安红色家风馆位于宝塔区河庄坪镇“圣地河谷·金延安”文化产业园区。展馆以“革命人生·红色家风”为主题,遴选102位革命者在延安时期的精彩人生片段,以家国情怀、革命爱情、红色家庭、敬重长辈、教育后代、集体温暖、廉洁奉公7个章节进行展陈,深入挖掘了延安时期共产党人所建立和倡导的优良家风、作风,生动阐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彰显和弘扬了爱党爱国、忠于人民、廉洁自律、艰苦朴素、甘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问题:(1)请你结合楹联内容及所学,谈谈你对中国人的“家”的认识。(2)走进延安红色家风馆,聆听家风故事,你汲取到了哪些奋进力量 三、合作总结,梳理知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家的意味【统编2024版七上道法精讲课堂(教案)】.docx 4.1家的意味【统编2024版七上道法精讲课堂(课件)】.pptx 传承好家风_22865.mp4 家的意味.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