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12课盘古开天地教材分析神话是先民对天地自然万物进行朴素哲学思考的产物,体现人类探索自然的历程,反映人类原始的自然认知。儿童阅读神话,能够拓展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两条语文要素既指向了文章结构特点,又强调了神话文学作品“神奇想象”的基本特点,因此可以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来呈现,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文学语言和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从而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但对于有条理地概括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抓关键词、想象画面说感受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神话想象的神奇,感悟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本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策略及评价标准:1.聚焦单元要素,感受神话特点:立足单元视角,创设单元情境,激发学习兴趣。2.读故事,梳理“神奇”:借助关键词和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概括梳理文章内容。3.悟故事,感受“神奇”:通过自学感悟、微课点拨、小组合作等形式感受神奇。4.拓展延伸,感受文化自信:利用视频进行神话学习的拓展延伸,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目标1.通过举办“跨越时空 致敬英雄——神话故事分享会”激发阅读神话故事兴趣。2.借助学习任务单,梳理生字,并能找出文中自己认为神奇的语句,说出感受。3.借助文章插图和关键词,了解故事起因、经过、结果,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并感受故事中的神奇想象,在朗读、想象、描述中感受盘古的伟大精神。三、教学准备1.学生:熟读课文,并完成相应预习。2.教师:制作课件;小组合作分享指导微课;搜索“神话照进现实”素材。四、教学过程(一)聚焦单元要素 感受神话特点1.出示交流平台,感受神话特点。2.聚焦语文要素,明晰学习要求。3.创设单元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出“跨越时空,致敬英雄——神话故事分享会”这一情境,同时明确本节课通过——读故事,梳理“神奇”;悟故事,感受“神奇”两个环节,为下节课的“讲故事,表达‘神奇’的精彩亮相做好准备。【设计意图:交流平台的前置呈现,体现了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学习内容的前后贯穿,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明晰单元学习要素,并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对神话单元学习的热情。】读故事,梳理“神奇”1.感受混沌,解读起因:盘古为什么要去开天辟地,起因是什么呢?2.出示任务一:概括故事内容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给课文插图标上对应段落标号。结合课作,用关键词补充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填好后借助图示连起来说一说。板贴成果,理清思路: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提取关键信息,在依据词卡进行故事串讲中,进一步感受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方法总结,学以致用。【设计意图:任务单的呈现进一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要求,同时借助插图和关键词概括文章的学习方法,巧妙地引导快速梳理文章结构,培养学生自学和归纳概括能力。】悟故事,感受“神奇”想当“神话故事传承人”,光知道内容还不够,还得说得出故事的神奇之处。出示任务二:感受故事神奇自由读课文一二两段,边读边划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小组合作:任选插图三和插图四相应段落,结合微课组长的提示,进行小组分享。聚焦一二两段,汇报交流神奇之处,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感受盘古的力大无穷。小组合作学习三四段:出示微课,明确合作要求——小组展示,汇报分享,在交流感悟中,进一步感受盘古的坚持不懈。激情朗读:感受盘古倒下后身体的变化,深入感受盘古的舍己为人之精神。感受文章神奇想象背后的“变”与“不变”(变的是身体,不变的是精神)。【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通过朗读、想象、小组合作分享等方式感受故事的神奇,从内容到形式,更深入地感受神话故事的永久魅力,也生长了学生的言语表达与合作能力。】(四)拓展延伸,感受文化自信1.视频播放:中国航天与神话结合,引导学生感受神话故事与现实的结合。2.布置梯级作业:基础作业为下节课的故事分享做准备;拓展作业以本单元快乐读书吧阅读分享作准备。【设计意图:课外视频的引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喜爱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之情。层级性作业的布置旨在进一步深化神话阅读体验。】板书设计(坚持不懈无私奉献舍己为人......) (不变:精神) (变:身体) (神奇) (学生概括相应文字板贴) (盘古开天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