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一 、课题名称
《记念刘和珍君》 二、课程课时
2课时
三 、教材内容分析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写于 1926年“三一八”惨案之后。文章通过对刘和珍等爱国青年 在请愿运动中惨遭杀害一事的记述,深刻揭露了反动军阀政 府的残暴和御用文人的无耻,热情歌颂了爱国青年的英勇斗 争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死难烈士的深切悼念和对未来的坚定 信念。
四、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鲁迅深刻犀利、富有战斗性的 语言,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2.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培养逻辑 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鲁迅散文的艺术魅力,体会文 章中蕴含的悲愤情感和崇高之美。
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三一八”惨案的历史背景,
传承和弘扬爱国志士的精神品质。 五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一些复杂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探讨文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
1.课的类型:新授课、阅读鉴赏课。
2.主要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赏析 法。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学环节:展示“三一八”惨案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活动:“同学们,大家看这些图片和资料,这是发 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在这场惨案中,许多爱国 青年惨遭杀害,其中就有刘和珍等同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起走进那段悲壮的历史。”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图片和资料,对“三一八”惨案有 初步的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出课题,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对“三一八”惨案产生兴趣,期待 学习课文。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分钟)
教学环节: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正音,引导学生理解课 文大意。
教师活动:“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 意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读完后,思考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 了什么内容 ”
学生活动:学生朗读课文。
教师活动:“大家读完了吗 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或者不 理解的词语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 点字词,如‘寥落’‘长歌当哭’‘桀骜’等)现在,我们再 来一起朗读一遍课文,这次要注意理解课文的意思。”
学生活动: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活动:“谁能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课文主要写了刘和珍等爱国青 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经过,以及鲁迅先生对他们的 悼念和对反动势力的批判。”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掌握 重点字词,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 要内容。
3.分析人物形象(15分钟)
教学环节: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刘和珍的人物形象。
教师活动:“在这篇课文中,刘和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 人物。那么,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我们可以从课文中 找到哪些线索来分析她的人物形象呢 请大家分组讨论,然 后派代表发言。”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刘和珍是一个勇敢的人, 她敢于参加请愿运动。”“刘和珍是一个善良的人,她关心同 学,热爱国家。”
教师活动:“大家分析得很有道理。从课文中我们可以 看出,刘和珍是一个勇敢、善良、有责任感的爱国青年。她 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思考刘和珍的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 容,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准确分析刘和珍的人物形象, 理解她的精神品质。
4.总结归纳(5分钟)
教学环节:教师总结本课时内容。
教师活动:“今天我们学习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
通过初读课文,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人物 形象,我们认识了一个勇敢、善良、有责任感的刘和珍。希 望大家在课后继续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回顾本课时内容。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明确学习目标,为 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掌握本课时的重点内容,对课 文有初步的认识和思考。
第二课时
1. 复习导入(5分钟)
教学环节:提问学生上一课时的内容。
教师活动:“同学们,上一课时我们学习了《记念刘和 珍君》,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刘和珍是一 个怎样的人呢 ”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课文主要写了刘和珍等爱 国青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经过,以及鲁迅先生对他 们的悼念和对反动势力的批判。刘和珍是一个勇敢、善良、 有责任感的爱国青年。”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上一课时的内容,为新课的学 习做好铺垫。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准确回答问题,回忆起上一课 时的内容。
2.赏析语言特色(15分钟)
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的语言特色。
教师活动:“鲁迅先生的文章语言深刻犀利,富有战斗性。 在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精彩的语句。比如,‘真的猛士,敢 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句话表达了 鲁迅先生对真正的勇士的赞美。请大家再找一找课文中还有 哪些精彩的语句,分析一下它们的语言特色。”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沉默呵,沉默呵!不在 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 手法,强调了沉默的后果,表达了鲁迅先生对人们的期望。”
教师活动:“非常好。大家分析得很准确。鲁迅先生的 语言简洁有力,富有感染力。通过这些精彩的语句,我们可 以感受到他对反动势力的愤怒和对爱国青年的赞美。”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
设计意图:通过赏析语言特色,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 容,感受鲁迅先生的语言魅力,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准确分析课文的语言特色,体 会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
3.探讨现实意义(15分钟)
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探讨课文的现实意义。
教师活动:“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了解历史,还 要思考它的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从刘和珍等爱
国青年身上学习什么呢 鲁迅先生的思想对我们有什么启 示呢 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我们应该学习刘和珍等 爱国青年的勇敢和责任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 量。”“鲁迅先生的思想告诉我们要敢于批判社会的不良现象, 追求真理。”
教师活动:“大家说得很有道理。在当今社会,我们仍 然需要像刘和珍等爱国青年一样,有勇气、有责任感,为实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们也要像鲁迅 先生一样,保持清醒的头脑,敢于批判社会的不良现象,为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思考课文的现实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探讨现实意义,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现 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深入思考课文的现实意义,明 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4.总结归纳(5分钟)
教学环节:教师总结本课时内容。
教师活动:“今天我们赏析了课文的语言特色,探讨了 它的现实意义。通过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语 言魅力,还从刘和珍等爱国青年身上学到了勇敢、责任和担 当。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以他们为榜样,
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回顾本课时内容。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明确学习目标,总 结全文,升华主题。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掌握本课时的重点内容,对课 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八 、板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一 、主要内容
“三一八”惨案经过,悼念刘和珍
二、人物形象
勇敢、善良、有责任感
三、语言特色
深刻犀利、富有战斗性
四 、现实意义
勇敢担当、批判精神
九 、教学反思
在本教学设计中,通过展示图片、朗读课文、分析人物 形象、赏析语言特色、探讨现实意义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 深入学习了《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学生在理解课文内 容、分析人物形象、感受语言魅力、思考现实意义等方面都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
如部分学生对鲁迅先生的语言理解还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 加强引导;在讨论环节,有些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需要更 好地组织讨论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 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同 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 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