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维护秩序》(课件34张PPT+教学设计+课时训练+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维护秩序》(课件34张PPT+教学设计+课时训练+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8.3.1《维护秩序》教学设计
课题 8.3.1《维护秩序》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目标 道德修养: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遵守法律等规则。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能够维护社会秩序,适应社会规则的变化。责任意识:关心社会,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积极维护社会秩序和规则,有担当精神。
重点 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传播正能量;
难点 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公共生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保障人们的自由。 我们应该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与规则同行,创建美好生活。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一节 维护秩序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图片导入本节内容,使学生易于进入本节内容
讲授新课 一、幻灯片出示课题、教学目标二、幻灯片出示自学导航,教师巡视指导:自学指导:要求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 P22-26内容,结合导学案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1、什么是社会秩序?2、社会秩序包括什么?3、社会秩序的意义是什么?4、什么是社会规则?(社会规则是怎么形成的?)5、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6、社会规则作用?7、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有哪些?三、师生合作探究(一) 社会生活有秩序探究一:运用经验 探究二:知识探究(1)理解社会秩序(2)社会秩序的种类点拨:(1)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释义:“秩”指条理,“序”指次序,社会秩序就是指有条理、有次序地安排社会各组成部分,以达到正常运转的状态。(2)①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②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应的秩序,如经济秩序、政治秩序、文化秩序、社会公共秩序、生态文明秩序等。探究三:探究分享(1)校门口的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点拨:(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给学生和家长的出行造成不便,基至会威胁到学生和家长的安全,也会造成交通堵塞,影响其他人的出行。(2)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需要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家长要树立规则意识,在学校划定的区域内等待自己的孩子;学校安排值勤老师充当临时指挥,确保学生按秩序走出校门。探究四:播放视频《公共秩序“文明范儿”养成记》为什么生活需要秩序?(1)点拨: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探究五:阅读感悟你有什么感悟?点拨:①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环境,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我们才能享有各种权益,而在混乱无序的环境中,我们的合法权益将受到损害。②良好秩序的维系、良好环境的形成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要付出一定的社会成本,这就需要我们制定规则、遵守和维系规则。探究六:知识探究为什么生活需要秩序?(2)点拨:
①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②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③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探究七:知识归纳为什么生活需要秩序?点拨: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二) 维护秩序靠规则探究一:探究分享(1)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规则?(2)这些规则起到什么作用?点拨:(1)①考试时,要遵守诚信应考的规则;②在乘坐高铁时,要遵守严禁吸烟和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的规则;③行人在横穿马路时,要遵循走人行横道的规则等等。(2)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探究二:知识探究(1)什么是社会规则?(2)社会规则的类型点拨:(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调节行为的规则,如道德、纪律、法律等。(2)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依靠舆论、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纪律指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要求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职责的一种行为规则。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探究三:播放视频《怀敬畏之心,行有所止!》(1)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2)违反社会规则会有哪些后果?点拨:(1)①我们身边漠视规则行为经常发生:从马路上“组团式闯红灯”到地铁里的不文明,从随地吐痰到景区涂鸦,背后无不是规则意识的淡薄。②一个社会对规则的遵守程度,也标志着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将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效果,进而涵养公共意识,是融入现代文明的第一步。(2)①如果没有规则的制约,社会秩序就会变得混乱。②违反社会规则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便,严重者会危及他人、危害社会。③违反社会规则会受道德的谴责,纪律和制度的处罚,甚至接受法律的制裁。探究四:相关链接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每个人都有生存发展的需要,人们既有快速办完自己业务的需要,又有获得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需要,我们要承认彼此的正当需求,然后通过一定办法协调彼此的利益关系。②制定合理的规则,来妥善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协调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这样才能各尽其责、各得其所。探究五:知识探究(1)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1)(2)知识拓展:理解规则点拨: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2)①规则的实质是处理权利、利益需要与义务、责任、付出的关系。②规则对社会生活各方面、各成员有协调作用。③有了规则,社会各组成部分才能找到其合理的“职”“位”,大家才能各尽其责,各得其所。探究六:相关链接给我们什么启示?点拨: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违反规则行为的罚。②如果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规则就会形同虚设。探究七:知识探究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2)点拨: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②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③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探究八:知识归纳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点拨: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学生读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阅读材料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学生讨论发言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认识 教师巡视,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后再作出点评或总结。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视频思考归纳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问题学生结合材料讨论回答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视频讨论思考归纳问题学生结合材料讨论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归纳问题学生结合课本回答问题学生结合课本回答问题学生结合课本回答问题
当堂达标 见课时训练 认真做题,同桌互改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社会秩序的含义;社会方方面面都需要秩序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知道社会规则的含义和社会规则的作用。 说出本节课自己学会什么 归纳知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3.1《维护秩序》课时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这体现秩序的价值是(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良好的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秩序包括道德、纪律和法律等④每个人都应该自觉维护秩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下列行为中属于维护社会秩序的是( )
①帮助班主任筹备家长会 ②在指定区域停放共享单车 ③定期收拾好自己的房间 ④劝阻行人翻越道路隔离护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老李谈起在街道经营五金店几年前不时被小偷“光顾”。自从公安机关加大治安管理力度后,他的五金店从未失窃过。老李的邻居说:“治安巡逻防控体系健全了,现在即使一个人深更半夜回家也很安全。”你的感悟是( )
A.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B.维护秩序靠规则
C.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D.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4.社会秩序的内容包括( )
①社会管理秩序 ②道路秩序 ③公共场所秩序 ④生产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遵守很多规定:“在施工现场不准使用明火”、“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是因为( )
A.只有规则能约束人们的行为
B.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
C.社会规则是政府部门为了保障社会秩序而制定的
D.不守规则必受法律制裁
6.“五一”期间,芳芳到外地游玩,看到和听到不少乘车提示,如“依据法律规定,禁止携带危险品乘车”“列车全程禁止吸烟,如有违反将依法处理”等。可见(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 ③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④规则都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在公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牌子:“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这里最需要您的安静!”在汽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文明候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 ③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④社会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3年9月,深圳市罗湖区受台风“苏拉”影响,很多重要路段出现大面积淹水,造成交通瘫痪,对市民出行造成严重影响。救援队用橡皮艇前来救援,被困市民自发地排队,让年纪大的和女性先行离开。这说明( )
①社会生活离不开秩序 ②维护秩序靠规则 ③规则需要强制人们遵守 ④违反规则必受法律制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年2月2日,淮安市新春购物节在淮安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活动期间,公安执勤人员倾情守护,一道道藏蓝色穿梭场内,维护现场良好秩序。公安执勤人员维护公共秩序是因为( )
①有良好的秩序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违背公共秩序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④维护秩序才能提高公民个人修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以下情境与其所反映的规则对应不准确的是( )
①小周的爸爸骑电单车逆向行驶,引发交通事故,交警部门判定小周的爸爸承担全部责任——法律
②小林因上学迟到被值日生记录,扣除班级量化积分——道德
③一小学生在路上拾得价值6万余元的首饰,随后在家长陪同下将首饰归还失主——纪律
④一对母女在景点插队,被一游客委婉提醒后非但不知悔改,还对提醒人进行言语指责,其行为引发网友一致批评——道德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1.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社会规则有很多。下列情境与规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①小壮上学从不迟到,课堂认真听讲——纪律
②小蓉即使看到路边的野花很美也绝不会采摘——法律
③小鹏爸爸停车时看到禁停标志就立刻离开——法律
④小磊每次在食堂用餐后都把餐桌整理干净——道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近些年来,治安巡逻防控体系越来越健全,社会治安越来越好,百姓走夜路也都会感觉非常安全,这说明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是( )
①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③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④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3.银行有“一米线”的规定;图书馆要保持安静;购买商品要依次排队;劳动者依法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正是因为有这些规则,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井然有序。这表明( )
①生活中时时处处有规则 ②规则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③有了规则就失去了自由 ④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河北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针对“高铁霸座”行为明确规定:旅客应当按照车票载明的座位乘车,不得强占他人座位。“霸座”行为不仅会受到法律制裁,还会被列入失信行为记录。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违反规则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良性运行
C.“霸座”行为既不道德,也是违法的
D.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15.在图书馆,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醒:“切莫高声语,恐惊书中人。”在车站,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横幅:“自觉排队,有序上车。”在公园,我们能见到这样的提示牌:“芳草萋萋,踏之何忍?”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③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 ④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分析说明题
16.在某旅游景区的检票口,十几名游客自觉排好队,耐心等待工作人员依次检票进入景区,其间没有出现游客插队、拥挤等现象。景区里面绿树成荫,处处干净整洁,还有文明劝导员向游客发放文明旅游宣传单,处处洋溢着文明之风。在这样的氛围下,游客们都自觉遵守景区的相关规定,并未出现游客破坏景区环境的现象。
(1)材料体现了社会生活的一种什么状态?
(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保持这种状态的重要意义。
17.傍晚放学的时候,某中学门口混乱不堪。开着私家车,骑着电动车、自行车和步行前来接孩子的家长,都希望背着书包的孩子能迅速找到自己,但拥挤的车辆、人群将学校大门堵得水泄不通,下雨时情况更加糟糕。
(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写出2点即可)
(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分别从政府、学校、家长,学生个人角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为提醒人们遵守校门口秩序,请你写2句宣传标语。
参考答案
1.A 2.C 3.A 4.D 5.B 6.A 7.A 8.A 9.A 10.D
11.C 12.C 13.B 14.A 15.A
16.(1)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17.(1)①可能引起交通堵塞。②可能引发交通事故。③容易引起家长之间的冲突。
(2)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学校:安排不同年年级分时段放学。
家长:遵守交通规则、在路边等候孩子。学生:有序排队出校门
(3)遵守交通秩序,人人有责。机构寻求帮助,如法律援助中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
第一节 维护秩序
新知导入
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保障人们的自由。
我们应该自觉遵守规则,坚定维护规则,积极改进规则,与规则同行,创建美好生活。
教学目标
道德修养:
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法治观念:
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遵守法律等规则。
健全人格:
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能够维护社会秩序,适应社会规则的变化。
责任意识:
关心社会,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积极维护社会秩序和规则,有担当精神。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教学难点:社会规则维系社会秩序。
自学导航
阅读课本P22-26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1、什么是社会秩序?
2、社会秩序包括什么?
3、社会秩序的意义是什么?
4、什么是社会规则?(社会规则是怎么形成的?)
5、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
6、社会规则作用?
7、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有哪些?
01
社会生活有秩序
如果没有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①如果没有秩序,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会大大增加,社会将会陷入一片混乱,无法正常运行;
②如果没有社会秩序,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会受到影响,无法安居乐业,感受生活的美好,甚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将存在威胁。
运用经验
社会管理秩序
生产秩序
交通秩序
公共场所秩序
理解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的种类
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释义:“秩”指条理,“序”指次序,社会秩序就是指有条理、有次序地安排社会各组成部分,以达到正常运转的状态。
①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等。
②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应的秩序,如经济秩序、政治秩序、文化秩序、社会公共秩序、生态文明秩序等。
知识探究
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给学生和家长的出行造成不便,基至会威胁到学生和家长的安全,也会造成交通堵塞,影响其他人的出行。
(1)校门口的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
(2)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需要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家长要树立规则意识,在学校划定的区域内等待自己的孩子;学校安排值勤老师充当临时指挥,确保学生按秩序走出校门。
探究分享
公共秩序“文明范儿”养成记
视频探究
为什么生活需要秩序?(1)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知识探究
①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环境,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我们才能享有各种权益,而在混乱无序的环境中,我们的合法权益将受到损害。
②良好秩序的维系、良好环境的形成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要付出一定的社会成本,这就需要我们制定规则、遵守和维系规则。
你有什么感悟?
阅读感悟
①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②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③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为什么生活需要秩序?(2)
知识探究
为什么生活需要秩序?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知识归纳
02
维护秩序靠规则
(1)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规则?
①考试时,要遵守诚信应考的规则;
②在乘坐高铁时,要遵守严禁吸烟和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的规则;
③行人在横穿马路时,要遵循走人行横道的规则等等。
(2)这些规则起到什么作用?
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
探究分享
什么是社会规则?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调节行为的规则,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社会规则的类型
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依靠舆论、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
纪律指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要求人们在集体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职责的一种行为规则。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知识探究
怀敬畏之心,行有所止!
视频探究
①我们身边漠视规则行为经常发生:从马路上“组团式闯红灯”到地铁里的不文明,从随地吐痰到景区涂鸦,背后无不是规则意识的淡薄。
②一个社会对规则的遵守程度,也标志着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将规则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效果,进而涵养公共意识,是融入现代文明的第一步。
(2)违反社会规则会有哪些后果?
①如果没有规则的制约,社会秩序就会变得混乱。
②违反社会规则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便,严重者会危及他人、危害社会。
③违反社会规则会受道德的谴责,纪律和制度的处罚,甚至接受法律的制裁。
(1)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米线”规则
①每个人都有生存发展的需要,人们既有快速办完自己业务的需要,又有获得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需要,我们要承认彼此的正当需求,然后通过一定办法协调彼此的利益关系。
②制定合理的规则,来妥善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协调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这样才能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给我们什么启示?
相关链接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②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①规则的实质是处理权利、利益需要与义务、责任、付出的关系。
②规则对社会生活各方面、各成员有协调作用。
③有了规则,社会各组成部分才能找到其合理的“职”“位”,大家才能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知识拓展:理解规则
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1)
知识探究
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对违反规则行为的罚。
②如果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规则就会形同虚设。
给我们什么启示?
相关链接
①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②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③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2)
知识探究
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社会秩序?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知识归纳
03
输入文本
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建议与标题相关并符合整体语言风格,语言描述尽量简洁生动。尽量将每页幻灯片的字数控制在 200字以内,据统计每页幻灯
1、在风景区,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牌子:“有了道德的阳光,绿树才会常青”;在图书馆,我们能看到这样的提醒:“礼貌就在你我身边,请文明阅读”。从中可以感受到(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人们建立规则就是要限制自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A
课堂练习
2、香港国安条例对于那些危害国家安全的极少数人,这部法律是高悬的利剑;对于绝大多数香港居民和外来投资者,这部法律是保障其权利和自由、财产和投资的“守护神”。这说明了( )
①法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②追求正义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
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④法律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课堂练习
3、“放学后,路上要注意安全,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乘坐公共汽车要排队等候,上车后不抢座、不打闹,做到文明乘车。”以上是九年级某班“文明礼仪篇”的内容之一,制定“文明礼仪篇”是因为( )
①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②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③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实现
④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B
课堂练习
4、2024年1月29日,两辆小车司乘人员在徐闻港因排队通行问题引发口角,相关视频在网上传播后引发网民关注。警方通报,插队砸车骂人的车主王某被行拘10日,罚款500元。该案例给我们的警示是( )
A.遵守社会规则,主要靠监督和奖惩
B.社会正常运行需要遵守秩序、规则和法律
C.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D.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标准
B
课堂练习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维护秩序
维护秩序靠规则
社会生活有秩序
社会秩序的含义;
社会管理、生产、交通、公共场所
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社会规则的含义
社会规则的作用
作业布置
《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禁止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
南宁市电动自行车9月出行新规定:南宁市悬挂“大绿牌”的电动自行车过渡期于2023年8月1日期满,从2023年9月1日起,不符合“新国标”的“大绿牌”超标电动自行车禁止上路!近期,许多市民在为了符合新规而换购新国标电动自行车。
(注:超标电动自行车是指在动力性能、质量等方面达不到国家标准的电动车辆,这些车辆的存在不仅带来了交通安全隐患,直接影响了城市环境的改善,还阻碍电动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如不遵守《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将会破坏哪一社会秩序?(2)结合社会秩序的有关知识谈谈,2023年9月1日起南宁市实施这一电动自行车出行新规定的必要性是什么
(3)为了让全体市民都知晓这一新规,你想到哪些合理有效的宣传方式?写出2种。
参考答案
(1)交通秩序。
(2)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维护秩序靠规则;或维护秩序靠规则,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②实施这一电动车管理新规定更好维护了公共秩序,南宁市的道路交通将更加安全,城市环境将更加宜居,电动车行业也将迎来更加健康的发展等。
(3)编制宣传手册、宣传画册等宣传;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到社区、企业等现场宣讲等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