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与江南地区开发教学目标 1.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表现及影响;识读《东晋形势图》,了解东晋、南北朝的建立及更替。(史料实证、时空观念)2.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影响。(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感受劳动人民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家国情怀)教学重点 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内容 新课导入 导入:多媒体展示南京六朝博物馆的条幅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种变化?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课堂探究 板块一 东晋的兴亡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2页内容,引导学生梳理东晋建立的相关史实。提示: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政权特点。2.多媒体展示东晋形势图,引导学生梳理东晋北伐和灭亡的相关史实。提示:东晋曾与北方政权多次交战,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淝水之战),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板块二 南朝的政治1.多媒体展示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带领学生梳理南朝政权的更替。提示:东晋灭亡后,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教师讲述南朝宋的情况和南朝的衰落。板块三 江南地区的开发1.多媒体展示一段史料,引导学生思考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发展状况。提示:江南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达。2. 多媒体展示三段史料,引导学生思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提示:(1)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劳动力,也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2)江南地区社会相对安定。(3)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4)统治者的重视和政策支持。(5)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4-105页内容,引导学生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角度,概括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4.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提示: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趋于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板书设计当堂达标 1.【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建都于此的有( D )①西汉 ②东汉 ③孙吴 ④东晋①② ①③②④③④2.【新趋势·跨语文】(江苏苏州一模)东晋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桃花源记》能反映出( C )A.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模式B.作者倾向于韩非的思想C.魏晋时期农业发展水平高D.魏晋时期社会和谐稳定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文字和图片创设历史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七年级历史上册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江南地区的开发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采用了史料分析的方法,设计了合作探究的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