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绿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 绿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绿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新字,理解本课词汇含义。要求学生们能够准确、流畅并充满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
2.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诗所传达的情感,通过朗读、模仿创作等方式,感受现代诗独特的语言魅力。
3.鼓励学生初步尝试运用现代诗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抒发个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准确阐述这首诗所蕴含的情感,并通过朗读、模仿创作等方式,亲身体验现代诗歌那别具一格的语言魅力。
2.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并运用现代诗歌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真挚情感。
教学过程:
一、古诗启思,引领新课
老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沉浸于古诗的韵味中,提升我们的文学气息。
学生:好,碧玉妆成满树绿,万条垂下似青绸。
老师:瞧,绿意盎然在柳枝间轻舞。
学生:春风轻拂江南岸,明月何时能照我归家?
老师:嗯,绿意在江南岸边铺展,春意浓浓。
学生:绿野无边白河川,子规啼鸣烟雨蒙。
老师:是啊,绿意覆盖了山野,生机勃勃。
学生:绿水绕田心欢畅,青山相对送青翠。
老师:没错,绿意满田野,滋养着我们的心田。
老师:心中若存绿意,生活处处皆是春色。在古诗的绿意盎然中遨游之后,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踏入艾青先生的现代诗篇《绿》的世界。
(学生们齐声响应课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古诗与现代诗之间的区别吗?
学生:古诗有律诗、绝句之分,形式工整。而现代诗则更为自由,行数不固定。
学生:古诗讲究押韵,现代诗则更为随性。
二、初读诗篇,分享感悟
教师: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跟随我一同诵读这首《绿》。请大家自由地朗读,并在心中默默体会,诗人笔下的绿意,带给了你怎样的心灵触动。
教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呢?请五位同学轮流上台,为我们带来他们的声音。在朗读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更好地演绎出这首现代诗的魅力呢?
学生:我们需要注意停顿和节奏,掌握恰当的语气,最重要的是要投入感情。
教师:非常好,大家记住了吗?现在,让我们用心聆听这五位同学的朗读。(五名学生依次朗读)
教师:听完了大家的朗读,你们觉得这首诗带给了你们怎样的感受呢?
学生:我感觉整个世界都被绿色所包围,让人感到无比的舒畅和愉悦。
学生:我读完这首诗后,内心变得非常平静,仿佛置身于一个和谐而宁静的世界之中。
学生:我觉得这首诗真的很神奇,仅仅一个墨水瓶的意象,就让整个世界都染上了绿意。
三、细品诗句,领悟独特韵味
老师:诗人用笔墨描绘出的这些诗句,充满了真切的感受。现在请大家默读这首诗,边读边做批注。请用横线标记出你觉得最具想象力的诗句,再细细品味它的奇妙之处。稍后,我们在四人小组内分享你的感受。
(学生汇报第1小节)
学生:“就像绿色的墨水瓶打翻了,满眼都是绿意……”这句话真有意思,诗人说墨水瓶一倒,整个世界就变成了绿色的海洋,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老师:没错,墨水瓶一倒,绿色的魔法就遍布了每一个角落,世间万物都被染成了绿色,这真是一个神奇的魔法瓶!你能不能试着读出这种神奇的感觉呢?
老师:这里有个多音字“倒”,根据句子的意思,大家觉得应该读哪个音呢?
学生:第三声。
老师:好,那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个被绿色魔法笼罩的世界吧。
(学生齐读)
(学生汇报第4小节)
学生:这些绿又不是生物,怎么还会“挤”、“重叠”、“交叉”呢?
老师:其实,作者通过这些奇妙的描绘,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比如路边郁郁葱葱的小草,墙上攀爬的爬山虎,夏天的荷塘,春天的稻田。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些绿“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交叉”在一起的生动画面吧。
(学生朗读)
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绿的宁静与生机,它是自然界中充满希望的象征。
(学生汇报第2小节)
学生:绿的颜色真是丰富多彩!这一节让我感受到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而且省略号还告诉我们,还有很多的绿色没有写出来呢。在朗读时,我们要注意语速放慢,好好品味这些绿色。
师:同学们,你的回答既全面又细致,尤其是你还特别关注了省略号在这段文字中的作用,非常不错。看这些绿色,有的深有的浅,各具特色,有没有同学愿意尝试读出这些不同的绿色韵味呢?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能感受到你正在用心地去体会、去分辨这些绿色的细微差别。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努力,用我们的声音去描绘这个多彩的绿色世界吧。
师:读完后,我仿佛已经置身于那片绿意盎然的世界中,感受到了深深浅浅、各式各样的绿色之美。
(学生分享第3小节的学习体会)
生:风、雨、水、阳光,这些自然界中的元素本身并无色彩,但作者却赋予了它们绿色的生命。
师:真是个有趣的问题,你有没有想过其中的原因呢?
生:我猜想,可能是因为风吹过树叶时带走了绿色,雨滴落在树叶上也沾染了绿色。
生:哈哈,我觉得作者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风和雨变成绿色确实有些夸张,但水和阳光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以是绿色的。特别是阳光,它包含了七彩的光芒,其中就包括了绿色。
生:我认为这些都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他对绿色有着特别的喜爱和向往,所以在他的诗歌中,一切事物都被染上了绿色的色彩。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诗歌就是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和可能。在这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作者用他那丰富的想象力,让风、雨、水、阳光都变成了绿色。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想象的绿色世界吧。
(学生齐声朗读第3小节)
师:大家读得真有感情,充满了诗意。接下来,老师想和你们合作一下,我读绿色的景物,你们来读出“××是绿的”,怎么样?准备好了吗?
师:看来,诗人的视角和感受与我们就是不一样。现在,就让我们也放飞自己的想象,跟随诗人的笔触去感受那份独特的绿色之美吧。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当温柔的春风轻抚着翠绿的柳枝,在诗人的眼中——
生:那风似乎都染上了绿意。
师:再看那细雨点点,洒落在茂盛的树叶上,诗人的心中——
生:雨也成了绿色的精灵。
师:清澈见底的河流,映照着岸边的绿树成荫,诗人的眼里——
生:河水也仿佛流淌着绿色。
师:当柔和的阳光穿透茂密的树叶,照进诗人的心房——
生:连阳光都披上了一袭绿纱。
(学生们边观赏图片边声情并茂地朗诵着诗句)
师:这是因为诗人心中充满绿意,所以目之所及,皆是绿色。这是他对绿独有的感悟。
师:你们已经能体会到诗人的那份心境了。那么,在你们眼中,还有哪些原本非绿的事物,现在也变得绿意盎然了呢?
生:随风起舞的蒲公英,绿了。风中的树叶,也绿了。
生:雨中的小草,更加鲜绿。风中的蜻蜓,似乎也染上了绿色。雨中的八角亭,水面的倒影,都绿得醉人。连水中的鱼儿,阳光下的蝴蝶,都仿佛融入了绿色的世界。
生:风中的每一粒尘土,雨中的空气,水中的一切倒影,阳光下的整个校园,都披上了一层绿装。
师:诗歌,正是源自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你们用丰富的想象力,已经成为了善于捕捉生活之美的小诗人。现在,让我们将这份想象融入诗句,共同朗诵这一小节吧。
(学生们齐声朗诵)
(学生分享第5小节的感悟)
生:作者巧妙地将风比作舞蹈教练,引领着绿色的舞动,这样的想象让我感到十分新奇。
师:当所有的绿色,不论深浅浓淡,都听从风的指挥,和谐地舞动着,这样的画面,又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呢?
生:我有着一种很特别的感受,就像是看见了绿的生命在跳跃。
生:这些绿色都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它们共同演绎的舞蹈让我感觉身心都舒展开了,特别愉悦。
师:这样的绿色舞动起来,真的是赏心悦目,动起来的时候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韵味。
生:对,是动态的美。
师:它们有时候静静地呆着,有时候又活泼起来,还有时候会整齐地随着节奏摇曳。我们现在加上动作,一起来感受绿的这种动态美吧。
(生读)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读得越来越有诗意了。
四、配乐朗诵,感悟情感
老师:同学们,这首诗描绘的绿,正是春天里大自然万物复苏的生动画面。作者用文字描绘出了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其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而诗歌,往往也饱含着真挚的情感。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这首诗又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学生:诗人对绿的热爱和赞美。
学生: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生命的颂扬。
(老师板书:颂扬春天、生命)
老师:细细品味这首优美的诗歌,感受它的独特魅力,我们仿佛看到了满眼的绿意。现在,让我们带着诗人的情感,再次走进诗歌,一同欣赏这绿色的世界吧!
(老师配乐朗诵全诗)
五、再读全诗,品味“绿”的韵味
老师:读过了艾青老师的《绿》,现在,你们觉得“绿”只是树叶的那一抹色彩吗?请大家将你的感受,凝练成一个词语,写在便利贴上,无论是两个字的词语还是四个字的短语都可以。
老师:已经写好的同学,可以将你的感受贴到黑板上来,与大家分享。
(学生上台贴便利贴)
老师: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诗,闭上眼睛,想象那画面,是不是感受到了满眼的绿色?这片绿色的世界,它既是“大自然”的怀抱,也是我们心中的一种情绪,带给我们的是轻松和愉悦,是生命的活力、对未来的憧憬和内心的坚韧。这就是《绿》这首诗,给予我们每一个人独一无二的情感体验。
六、尝试创作诗歌,点燃诗性火花
师:诗人艾青正是凭借他独特的感受,将一抹绿色演绎成一首诗,构建出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你们能否仿照诗歌中的第三或第五小节,用你们的感受来编织出属于自己的诗句呢?(展示仿写框架)
嗯,
瞧,
听,
还有那。
突然间,
仿佛,
一切的,
都……
生:金黄的稻田铺展着丰收的喜悦,
山谷间叶子闪烁着金色的阳光,
水面上的波纹也染上了金黄,
就连孩子们的欢笑,也似乎带着金黄的温暖。
生:风儿吹过,带着红色的热情,
水面泛起红色的涟漪,
树干上似乎也映着红色的光影,
就连那落下的“雨”,也仿佛被染成了红色。
生:突然间,一场雪悄然而至,
就像是舞蹈教练在精心编排,
所有的白色精灵都整齐划一,
共同演绎着冬日的舞蹈盛宴……
生:突然间,一个冲击袭来,
如同突如其来的台风,
人群中的每个人都默契十足,
齐声喊出“啊”的惊叹……
师:同学们,诗歌赋予了我们发现美的眼睛。我期望你们都能爱上诗歌,学会在生活的点滴中寻找诗意。诗并不遥远,它就藏在我们的身边。下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