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随堂小练(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随堂小练(含解析)

资源简介

4.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地理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随堂小练
下图是世界局部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1~3小题。
1.图中( )
A.等温线陆地比海洋平直 B.等温线北美洲较南美洲稀疏
C.气温自北向南逐渐升高 D.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2.气温的时空变化可作为人们穿着的重要依据。四地中,该月人们穿着保暖羽绒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气温③地低于④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半球位置 B.纬度位置 C.海陆分布 D.地形
4.测得我国某地一日的气温为下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时间 8:00 14:00 20:00 2:00
气温(℃) 5 21 12 2
A.表中测定的气温是离地1米处的气温 B.该地最低气温出现在2时
C.该地气温日较差为19℃ D.该地日平均气温为10℃
读世界年均气温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完成5~7小题。
5.有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气温从低纬向高纬度递减
②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更曲折
③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气温变化越大
④同纬度的陆地与海洋气温相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影响甲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人类活动 C.海陆分布 D.地形地势
7.一年之中,南半球海洋上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 )
A.2月和8月 B.1月和7月 C.8月和2月 D.7月和1月
图是衡阳市某学校学习小组所做“影响气候的因素”分组及其数据记录。读图,据此完成8~9小题。
8.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 )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运动 C.海陆的分布 D.地表的起伏
9.通过该实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C.白天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D.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
10.观察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1)注意观察图中等温线的变化,世界从纬度高低分布来看,大致由_________向_________递减。
(2)北半球等温线比较_________(弯曲或平直),表示同纬度地区之间的气温差异_________(大或小),大面积为_________(陆地或海洋)。
(3)南半球等温线比较_________(弯曲或平直),表示同纬度地区间的气温差异_________(大或小),大面积为___________(陆地或海洋)。
(4)综上所述,你能发现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海洋表面比较均匀,对气温影响较小;陆地地形复杂,影响气温的因素较多,所以海洋上的等温线较陆地平直,A错误;由图可知,等温线南美洲较北美洲稀疏,B错误。由图可知,图中气温由北向南逐渐降低,表示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C错误,D正确。故选D。
2.答案:B
解析:①地所在北回归线及其附近,年平均温度是20℃。②地所在的等温线为年均温为零下20℃,③地等温线分布比较稀疏,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一般在20度以上,④地最近的等温线为10℃等温线,该地为安第斯山脉,海拔较高,所以气温低于10℃。四地中,该月人们穿着保暖羽绒服的是2地,B正确。故选B。
3.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③位于南寒带,④位于热带,气温③地低于④地,其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B正确。故选B。
4.答案:D
解析:气温的测定。地面气象观测中,通常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处阴影处或百叶箱(一般离地面1.5米)内测量,所以地面气象观测中所测定的气温是地面以上1.5米处气温,A错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间为日出前后,并非凌晨两点,所以要比2摄氏度低,B错误;一天最高的温度应该出现在14点左右,气温最低的时间为日出前后,要低于2摄氏度,所以温差要大于19摄氏度,C错误;这一天的气温平均值是该天所测的四次气温值的平均数为10摄氏度,D正确。故选D。
5.答案:B
解析:等温线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说明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①正确: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②错误;等温线越密集的地方,气温变化越大,③正确;在同纬度地带,等温线在陆地和海洋弯曲程度不同,表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并不一样,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故选B。
6.答案:D
解析:读图分析,甲地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出现低温区,主要是甲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影响甲地区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D正确。故选D。
7.答案:C
解析:一年中,南半球陆地上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海洋上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南半球陆地上最高气温出现在1月,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2月,C正确。故选C。
8.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白天干沙土气温高于清水,夜晚干沙土气温低于清水,此实验验证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是海陆的分布,C正确;此实验与地球的形状、运动、地表起伏无关,A、B、D错误。故选C。
9.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干沙土气温日较差为19°C,清水日较差为10°C,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D正确;图中实验反映不出海拔和纬度对气温的影响,A、B错误;图中白天干沙土气温高于清水,夜晚干沙土气温低于清水,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C错误。故选D。
10.答案:(1)低纬度;高纬度
(2)弯曲;大;陆地
(3)平直;小;海洋
(4)①由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②同纬度范围内,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太阳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所以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世界年平均气温从纬度分布来看大致由赤道(低纬度)向两极(高纬度)气温逐渐递减。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陆位置也是影响气温的重要因素,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分布变化大,因此表示同纬度地区间的气温差异大,则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弯曲。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表示同温度地区间的气温差异小,这是由于南半球海陆分布变化小,大面积为海洋。
(4)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为: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即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一般来说,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