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部编版语文三上第三单元《丰富想象享童话,大胆续写悟表达》说课课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整体教学】部编版语文三上第三单元《丰富想象享童话,大胆续写悟表达》说课课件+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语文科大单元教学设计
县市区: 设计者: (姓名+单位)
年级 三 主题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第一阶段 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课标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对标课标,本单元可以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根据此学习任务群的定位与要求,创设单元整组“童话世界”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在文学阅读中大胆想象,在创意表达中获得个性化的想象体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包括阅读的要求“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习作的要求“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这一要素揭示本单元能力的训练重点。基于《义务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本单元对标课标如下:二、教材分析:1.主题解析:本单元是童话单元,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既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载体,也是儿童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阅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单元围绕“童话”这一主题,选编了不同风格的四篇中外童话,这些童话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充满了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引人入胜的同时又发人深思。2.课文分析:本单元围绕“童话世界”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两篇精读课文,《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是两篇略读课文。本单元语文要素为“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通过学习,带领学生感受“童话世界”的奇妙,让学生爱上童话,爱上阅读。3.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在统编教材中,编者依据儿童兴趣和思维及语言能力的发展特点,逐层递进地安排了很多童话作品,也设计了训练孩子想象思维能力的目标,还有基于想象的习作园地,如下图所示:四个文本,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童话文体的特点,在激发阅读兴趣的同时,使学生产生尝试创造童话的欲望,读写的迁移就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是对童话阅读经验小结、梳理的平台,同时是童话阅读延续、拓展、分享的平台,它的作用是在单元文本阅读(课文)与课外阅读(快乐读书吧)之间的一个过渡和联结。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是“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教材习作部分给我们提供了三组词语,这些词语包含表示时间的“黄昏、冬天、星期天”,表示主人公的“国王、啄木鸟、玫瑰花”,以及表示地点的“厨房、森林超市、小河边”。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其中一个角色,选择一个时间和地点,想象发生了些什么,先说出来,再把故事写出来,当然,除了教材上提供的词语,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选择,教师可以适当地提醒学生。同时,本次习作提出了自读修改和给故事加题目的要求。自读修改对应园地“学习修改符号修改习作”的要求,让学生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给故事加题目,为学生从段的联系走向篇章的联系奠定了基础。三、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学习,把学生带进童话的世界,借助想象的翅膀在奇妙的王国遨游。针对学情,我们从已有经验、学习障碍两方面进行分析。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我们首先会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前测调研。四、单元学习目标基于以上对纲要、资源、学情的分析,我们确定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1.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认识40个汉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32个词语。通过朗读、默读等多种方法阅读本单元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文化自信,语言运用)2.边读边展开想象,发现童话反复、拟人化等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语言运用、审美创造)3.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变化,读出对话的语气;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提炼关键词等策略,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大意,并对文中的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思维能力、审美创造)4.借助提示,发挥想象,创编童话故事,激发写童话的兴趣,并尝试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语言运用、审美创造)5.能在游园会中通过读、演、秀等多种方式,分享自己阅读的成果。感受阅读童话的快乐,拓展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产生阅读童话的兴趣。(文化自信、语言运用、审美创造)五、大概念: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让童话充满吸引力。六、基本问题:总问题:童话怎样体现丰富的想象?1.童话有什么特点?(“是什么”)2.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想象?(“怎么写”)3.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展现童话的吸引力?(“怎么用”)
第二阶段 设计单元评价任务
一、单元评价标准二、课中过程性评价1.子任务一:打开想象之门评价任务:会认会读会写单元生字新词,通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习行为:识字、书写、阅读(把目标翻译成学生的行为)2.子任务二:漫游童话王国评价任务: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制作代言稿、人物卡等与大家交流。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习行为:发现、朗读、绘制(把目标翻译成学生的行为)3.子任务三:创编我的童话评价任务:借助提示,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并能自主修改,评选“我最喜欢的原创童话”。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习行为:编写、修改(把目标翻译成学生的行为)四.子任务四:参加童话游园评价任务:通过cosplay童话秀、童话故事签售会、童话剧表演等多种方式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评选“最佳”。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习行为:分享、拓展(把目标翻译成学生的行为)
第三阶段 制定单元学习计划
一、单元大任务 基于教材单元学习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可以促成大概念理解的单元大任务设计为:参加学校童话游园会。1.单元大任务说明教材中的学习材料以“童话”为主题,提供了适合学生年龄与语言发展特点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的演绎形式非常之多,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cosplay童话中的人物,可以创作自己的童话,可以把喜欢的童话故事改编成童话剧等,从cosplay到童话剧,童话游园会的丰富形式适合不同学习层次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为完成这一单元大任务并帮助学生有层次有趣味地达成概念性理解,整个单元采用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大情境来统整:乘着想象的翅膀,漫游奇妙的童话王国。2.单元情境说明 最近,学校将开展“童话游园会”活动,当丰富的想象遇上神奇的童话,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你会化身为童话中的哪个人物,会在自己创编的童话故事中如何遨游,还是会在童话剧中大放异彩?就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一起漫游奇妙的童话王国。整个情境的设置符合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规律,它源于语言文字一种真实的需求,源于解决学习童话、创编童话的真实问题。3.单元子任务说明相应,分解成四个子任务:子任务一:打开想象之门 任务说明:该任务作为单元的起始课,聆听不同的童话故事,感受童话不一样的奇妙,在交流讨论中描绘出童话的样子,进而对学习童话故事愈加感兴趣。子任务二:漫游童话王国 任务说明:在这个子任务中,学生通过阅读童话故事,去感受童话的想象美、语言美、意蕴美,同时,也把对应的系列故事《小珠儿讲故事》《鱼和小鸟》等及《安徒生童话》纳入阅读。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铺路,为下一个子任务做铺垫。子任务三:创编我的童话 任务说明:在上一个子任务中,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童话故事、能够感知童话故事情节的奇妙、语言的夸张、人物的丰富。本子任务顺势激发学生创作童话故事的浓厚兴趣,开展一次“我最喜欢的原创童话故事”评选活动。子任务四:参加童话游园会 任务说明:经过前期的阅读童话、创作童话,最后阶段,把自己的创作成果展示出来。学生需要根据人物的形象特点、性格特征、情节的需要,选择自己的参加项目,把自己和小伙伴都融入童话故事中,去感受童话的想象之美、语言之美和意韵之美。最后评选本次童话游园会的最佳设计奖、最佳故事奖、最佳童话剧、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等奖项。四个学习任务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任务与任务之间有进阶,“打开想象之门——漫游童话王国——创编我的童话故事——参加童话游园会”,由读到写、由学到用,形成学习任务“链”。学习任务如同一阶阶台阶,学生拾阶而上,最终达成单元学习目标。具体如下图:二、单元学习结构图 单元学习计划表1.学习计划说明:在本单元教学,我们力求将各篇课文的教学侧重点进行区分,注重轻、重、缓、急的取舍。整体思路两步:一是通过梳理课文内容、品读关键语句等感知童话想象的多样性,二是探寻童话想象的写法,如科普资料如何转换为童话等。第一篇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文、意、韵、境四个方面,都呈现出极致的美感,学生在对比中会一遍遍丰富对想象的感受,也就很好地达到“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性”这一目标。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关于愿望型童话的写法。第二篇课文《那一定会很好》,在阅读提示中就写下:“默读课文。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比较一下,同样是写愿望的,这两篇童话各有所美,同时,学生也会明白,童话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植物,写愿望可以反复写,反复写一句话,反复写擦亮火柴,也就更加深了对愿望型童话写法的认识。增添了两篇拓展阅读篇目,也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童话阅读体验,更全面感受童话的这一写法。第三篇《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我们将这一篇定位为“编童话、写童话”这一目标的抵达。在前两篇教学实现“知其然”后,此文教学力求“知其所以然”。让学生了解科普类的文章是如何借助想象写成童话的。例如,故事中的角色是如何依靠想象而创生;故事的线索、结构又是如何通过想象进行布局与安排等。此课教学,注重指向写作,才能确保学生在最后环节顺利写出童话故事。第四篇《一块奶酪》趣味性强,贴近学生生活。虽然以“蚂蚁”为角色,但是故事的原型就在学生生活中。导读提示中写到“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明确指示让学生结合本色,联系自我,自由感受,畅快表达。所以这一课的教学,重在激活表达的欲望,抓住和放大自己的阅读感受,去深入地理解、欣赏与评价,再一次为写作做准备。总之,我们对这一单元的整体部署,力求单元首篇,带来极致的审美体验,多感受,多朗读,多体会;第二篇自读课文,进行对比式阅读,继续强化感受,体验层次丰富的想象魅力;第三篇,重在从读向写的迁移,渗透写法指导;第四篇教学,关注想象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写作兴趣,再次为写作预热,做足准备;最后,顺理成章,自然而然、自由构思、自行选材,写出属于自己的童话,创造自己的童话剧场。序号课型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课时数1单元起始课1.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认识40个汉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32个词语。2.通过独立或小组合作梳理本单元课文内容。3.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初步了解童话内容。1.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认识40个汉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32个词语。2.能通过朗读、图表等方式梳理课文内容。3.能通过分享童话故事、记录阅读感受等学习活动,说出童话的奥秘之一在于想象。学习活动1:借助“预学单”,自主预学。一读课文:画出藏在课文里的生字精灵,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二读课文:认真读课文,把生字较多的句子、长句子、或难读的段落标出来多读几遍。三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课时学习活动2:故事分享,激发想象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在故事记录单上用喜欢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感受。学习活动3:研读课文,寻找想象借助图表梳理课文内容-结合情节或语言说说童话的奥秘。学习活动4:发布任务,对标想象出示本单元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明确童话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2精读引领课1.温故知新,熟练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感受想象、说出想象的落脚点。3.朗读课文,巧借表格能说出至少一条有关愿望想象的方法。 1.能通过填写学习单谈自己的感受。2.能通过数句子、进行句解等方式说出有关愿望想象的方法。学习活动1:熟读课文,温故字词一读识生字,二读顺课文,三读知内容,四读感心情。1课时学习活动2:聚焦幻象,感受想象讨论故事中的人感受人物:在故事中,你读到一个怎么样的小女孩呢?探究结局:卖火柴的小女孩必须死吗?感受幸福: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小女孩的死不太悲惨还有些幸福呢?以不同的方式去感受想象。讨论故事中的物定物:五次擦燃火柴出现了什么?联想:完成、交流学习单梳理:小女孩到底需要什么?小女孩希望得到的东西就是暗示我们读者应该给她的东西。学习活动3:聚焦关键,初探想象欣赏第5段,第一次划火柴:学写纠结心理——写纠结,写犹豫。写划着火柴:要写一件神圣而伟大的事的时候,先纠结着做,终于做了的时候不要做太快,从“声、色、形、温、想”这五个维度展开让事情变得更加神圣。3略读整合课默读课文,借助思维导图说出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木地板的生命历程。2.品读关键语句,体会种子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3.读好关键句,说出童话反复写法的句子、童话的主人公可以是植物。1.能借助思维导图说出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木地板的生命历程。2.能通过品读关键语句、讲故事等方式,体会种子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3.能找出文中那一定会很好的四个句子,感受童话的反复写法,童话的主人公也可以是植物。学习活动1:梳理种子的生命历程完成图示——说说种子的想法——借助示意图说说种子的生命历程1课时学习活动2:体会种子的人生态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种子的四个愿望,讲一讲种子的故事,续编故事,发现“那一定会很好”重复出现了四次。愿望会以心里话的形式反复出现。学习活动3:寻找类文的反复写法自主阅读丛书《奔跑的豌豆》《红叶的旅行》。思考:1.豌豆去了哪些地方?经历了什么有趣的事?风吹红叶落,红叶都去过哪里?帮助过谁?2.这两篇文章中是否也有反复出现的语句?4精读引领课1.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文中哪些地方把科普知识变成了对话。2.默读课文,说出一条以上科普童话的写作秘笈。3.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试着将一点科普资料改编成百字小童话。1.能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故事情景,说出科普知识转化为对话是童话丰富想象的体现。2.能找出文中体现用儿童的方式编故事的地方。3.能通过三个小秘笈将科普资料改编成百字小童话。学习活动1:梳理内容,明确基调理解反刍概念、人物概念、写事概念(传播正能量)1课时学习活动2:朗读对话,发现方法第一招:变成对话;第二招:用小孩的方式来编故事——可爱的方式随心编;第三招:绘制路线图、复述故事,感受想象的细节。学习活动3:随文百字,实践写法提供科普小材料;设立一些有名字的角色;写一些正能量情节。(中间要有波折,如蟋蟀被吃进了牛肚子里。)5略读实践课1.能用自己的话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评价。1.能借助体现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语句展开想象,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学习活动1:了解故事读一读,想一想;排一排,连一连。1课时学习活动2:走近队长读一读,评一评,说一说,给蚂蚁队长打几分?学习活动3:写颁奖词 蚂蚁队长,你真是“森林好公民”!虽然,但是。 蚂蚁队长,你真是“森林好公民”!因为( )。蚂蚁队长,你真是“森林好公民”!当学习活动4:拓展阅读自主阅读《小黄鱼明白了》《一把爱唱歌的小水壶》。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6整本书阅读指导课1.通过目录式阅读,把自己融入故事中,设身处地读童话。2.在阅读交流中发现童话成为经典的秘密。3.通过片段阅读,产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的兴趣,并根据作品章节,制定阅读计划。1.能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的奇妙,能把自己融入故事中,设身处地读童话。2.能感受整本书阅读的快乐,乐于分享阅读感受,发现童话成为经典的秘密。3.能根据作品章节,制定阅读计划。学习活动1:回顾导入,激起认知冲突 简介作者,激起认知冲突:为什么唯有他的童话会一代代流传?1课时学习活动2:浏览书封、目录,感知书体 浏览书封-感知书体(童话故事集)—主角秘密(看目录,说说每个故事的主角)学习活动3:共读一篇,学习阅读策略 联结课文,回顾阅读方法-- 运用方法,梳理特别的情节--学习策略,欣赏特别的语言 学习活动4:比较多篇,发现童话魅力 比较多篇,发现童话秘密--联结作者,提升童话价值 学习活动5:自读一本,养成读书习惯出示目录,引导多组阅读 --图片猜测,引导多本阅读--制定读书计划7习作指导课能够了解童话故事的构成要素,可以借助教材提示,从角色、时间、地点等方面出发,想象画面。能够归纳故事情节的类型并迁移运用,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3.能够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1.能说出或画出脑海里出现的画面;2.能根据所学知识,确定自己的故事类型,设计故事情节,进行故事编写。3.能用一种以上修改符号修改习作中的错别字及不通顺的句子等。学习活动1:设定角色、时间、地点1课时学习活动2:设计故事情节学习活动3:创编童话故事修改习作8习作讲评课1.能欣赏他人习作,加深对童话特点的印象及喜爱。1.能通过欣赏他人习作,加深对童话特点的印象及喜爱。学习活动:评选“我最喜欢的原创童话”。完成创作后,先再次自己修改,再进行班级选拔,确定参赛作品。通过学校公众号进行投票,选拔前十名作品作为本次最受欢迎的原创童话故事。原创作者可以招募团队进行改编,为参加童话游园会做准备。1课时9单元整理课1.能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交流阅读童话的收获。2.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说出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交流阅读童话的收获。2.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能了解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学习活动1:学习“交流平台”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和现实中有什么不同?这些童话故事中,你觉得最神奇的地方是什么?课文中这些有趣的故事分别给了你怎样的启示?1课时学习活动2:学习“识字加油站”通过对比朗读,自主发现形声字的规律。10成果展示课1.能独立或团队合作完成cosplay童话秀、童话故事签售会、童话剧表演。1.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赋予童话人物、故事以新的生命。学习活动1:选择自己的参赛项目(cosplay童话秀、童话故事签售会、童话剧表演)分别确定好人物、故事、童话剧。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1课时+课下排练学习活动2:借助其他学科丰富表演形式,做好表演准备。明确展示的要求和标准,设置“童话游园会”奖项。学习活动3:举办“童话游园会”三个项目各设置五个参赛名额--评评委打分,设置奖项--颁奖典礼。(共62张PPT)
丰富想象享童话,
大胆续写悟表达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学情分析
03
目录
CONTENTS
新课标指导思想
01
单元整体教材分析
02
04
单元学习目标
新课标指导思想
01
阅读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与形象,感受纯真美好的童心,学习用口头或者图文结合的方式创编儿童诗和有趣的故事,发展想象力。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22版《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
——新课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
新课标指导思想
01
一、【识字与写字】
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 个左右,其中 1600 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 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二、【阅读与鉴赏】
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 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
三、【表达与交流】
1. 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 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
四、【梳理与探究】
1. 尝试分类整理学过的字词。尝试发现所学汉字形、音、义和书写的特点,帮助自己识字、写字。
本单元要求认识40个汉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32个词语。
本单元要求多种形式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对文中的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
本单元要求能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本单元要求朗读、背诵关于“理”的3条谚语。
本单元要求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反复、拟人化等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
本单元要求能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能给习作加题目。
本单元要求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
新课标单元联结分析
05
06
单元整体教材分析
02
单元整体教材分析
02
单元整体教材分析
02
人文主题:童话世界
单元要素: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单元整体教材分析
02
人文主题:童话世界
命运
成长
友谊
自律
现实
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王国,感受精彩故事。
两篇精读
+
两篇略读
+
快乐读书吧
《卖火柴的小女孩》
《那一定会很好》
《在牛肚子里旅行》
《一块奶酪》
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木地板的生命历程,充满神奇。
小蟋蟀在牛肚子里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和象征来塑造想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1.聚焦情节
2.联系生活
3.角色代入
教学策略
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种种奇异的幻象。
一块小小的奶酪见证了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的精神。
单元整体教材分析
02
单元内容分析
单元整体教材分析
02
单元要素: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二下八单元
三上三单元
四下八单元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的真善美形象。
联想
丰富
真善美
从纵向分析而看,阅读要求都逐层提高,进一步加深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认识。
单元整体教材分析
02
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
总结童话特点及阅读童话的好处。
学习3种修改符号及用法,并能在习作中使用
梳理学法 学以致用
拓展阅读 享受阅读
基础
单元整体教材分析
02
习作要素: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想象编故事
情境编故事
想象写科幻故事
尝试写童话
从读童话写童话,体现了阅读铺路、由读到写的理念。把握好教材首次提出尝试编童话这个基础阶段。
借助三组提示展开想象:
角色、时间、地点
养成修改习作的意识
思考维度从段落到篇章
单元整体教材分析
02
05
06
学情分析
03
前测项目 前测问卷
了解童话特点 1.童话有什么特点?
A语言准确严谨。
B想象力丰富。
C语言凝练,句式整齐。
借助提示,创编童话 2.根据提示,续写一段简短的童话故事。
例:国王黄昏时在小河边散步,突然

品读语言,思考语气。 3.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朗读这段话时,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03
05
06
单元学习目标
04
大胆而丰富的想象
让童话充满吸引力。
单元
大概念
一、学习目标的确定--单元大概念
目标一: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认识40个汉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32个词语。通过朗读、默读等多种方法阅读本单元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文化自信,语言运用)
目标二:边读边展开想象,发现童话反复、拟人化等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语言运用、审美创造)
目标三: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变化,读出对话的语气;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提炼关键词等策略,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大意,并对文中的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目标四:借助提示,发挥想象,创编童话故事,激发写童话的兴趣,并尝试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语言运用、审美创造)
目标五:能在游园会中通过读、演、秀等多种方式,分享自己阅读的成果,感受阅读童话的快乐,拓展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产生阅读童话的兴趣。(文化自信、语言运用、审美创造)
一、学习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
第二学段学习目标分析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学习内容分析
教材内容横向分析
阅读要素纵向分析
写作要素关联分析
学情分析
已有经验
单元目标 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行为
目标一: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认识40个汉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32个词语。通过朗读、默读等多种方法阅读本单元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文化自信,语言运用) 2 1.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认识40个汉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32个词语。 2.通过独立或小组合作梳理本单元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初步了解童话内容。 在故事记录单上用喜欢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感受。
借助图表梳理课文内容-结合情节或语言说说童话的奥秘。
目标二:边读边展开想象,发现童话反复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语言运用、审美创造) 目标三: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变化,读出对话的语气;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提炼关键词等策略,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大意,并对文中的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 (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6 1.温故知新,熟练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感受想象、说出想象的落脚点。 3.朗读课文,巧借表格能说出至少一条有关愿望想象的方法。 讨论故事中的人,讨论故事中的物。
借助思维导图、关键句等说出童话主角的神奇经历,感受童话的反复写法。
能借助体现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语句展开想象,对人物做出简单的评价。
1.默读课文,借助思维导图说出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2.品读关键语句,体会种子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 3.读好关键句,说出童话反复写法的句子、童话的主人公可以是植物。 1.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文中哪些地方把科普知识变成了对话。 2.默读课文,说出一条以上科普童话的写作秘笈。 3.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试着将一点科普资料改编成百字小童话。 4.能用自己的话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评价。
目标四:借助提示,发挥想象,试着编写童话故事,激发写童话的兴趣,并尝试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 (语言运用、审美创造) 2 1.能通过设定角色、设计故事情节,发挥想象,自己或小组合作完成一篇完整的童话。 2.能通过运用改正、增补、删除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养成修改习作的意识和习惯。 3.能通过欣赏他人习作,加深对童话特点的印象及喜爱。 借助提示,发挥想象,自己或小组合作完成一篇完整的童话-自主修改习作-欣赏他人习作
目标五:能在游园会中通过读、演、秀等多种方式,分享自己阅读的成果,感受阅读童话的快乐,拓展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产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文化自信、语言运用、审美创造) 3 1.能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的奇妙,能把自己融入故事中,设身处地读童话。 2.能感受整本书阅读的快乐,乐于分享阅读感受,在阅读交流中发现童话成为经典的秘密。 3.通过片段阅读,能根据作品章节,制定阅读计划。 通过读、演、秀等多种方式,分享自己阅读的成果。根据作品章节,制定阅读计划。
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交流阅读童话的收获。
1.结合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能在游园会中通过读、演、秀等多种方式,分享自己阅读的成果,感受阅读童话的快乐, 2.能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交流阅读童话的收获。 3.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说出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 单元目标 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行为
一、学习目标的确定--单元基本问题
基本问

是什么:思考童话表达的特点
怎么写:初步掌握创编童话的方法
问题内涵
怎么用: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总问题
总问题:童话怎样体现丰富的想象?
1.童话有什么特点?
2.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想象?
3.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展现童话的吸引力?
谢谢倾听!
THANKS FOR WATCHING
05
06
单元评价任务
02
评价任务的设计——任务情境
02
穿过一个个想象之门,抵达一个个童话秘境。穿梭到丹麦一处寒冷的墙角,抵达一个有趣的童话森林……
去倾听火柴燃烧的愿望,去感受种子愿望的一生,去评选森林最佳公民,给蚂蚁队长打分,去牛肚子里历险……在自由想象中去创编一个又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最后,进行成果展示,在cosplay童话秀、童话故事签售会、童话剧表演。
单元大情境:乘着想象的翅膀,漫游奇妙的童话王国
子任务一:
打开想象之门
子任务二:
漫游童话王国
子任务三:
创编我的童话
子任务四:
参加童话游园
1.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认识40个汉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32个词语。通过朗读、默读等多种方法阅读本单元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评价任务的设计——单元评价任务
02
单元大任务:参加童话游园会 评选“最佳”
对应目标一
2.边读边展开想象,发现童话反复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变化,读出对话的语气;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提炼关键词等策略,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大意,并对文中的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
4.借助提示,发挥想象,试着编写童话故事,激发写童话的兴趣,并尝试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
5.能在游园会中通过读、演、秀等多种方式,分享自己阅读的成果。感受阅读童话的快乐,拓展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产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对应目标二、三
对应目标四
对应目标五
评价任务1:
会认会读会写单元生字新词,通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评价任务2:
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制作代言稿、人物卡等与大家交流。
评价任务3:
借助提示,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并能自主修改。
评价任务4:
通过cosplay童话秀、童话故事签售会、童话剧等多种方式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评选“最佳”。
评价任务的设计——单元评价标准
02
评价层面 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 3星 2星 1星 自评 互评 师评
知能层面 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分享读过的童话故事,自学课文中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找到有趣的句子,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的趣味。 能够主动分享读过的童话故事,自学课文中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找到有趣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能够愿意分享读过的童话故事,自学课文中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找到有趣的句子读一读。
理解层面 能够清楚理解童话特点,找全所有相关句子、段落,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在梳理的过程中那个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 能够了解童话特点,找到所有相关句子、段落,了解故事主要内容,完整地梳理情节思维导图。 能够大致了解童话特点,找到部分句子、段落,了解故事主要内容,梳理部分情节的思维导图。
迁移层面 能够独立创编想象丰富、逻辑合理的童话,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通过梳理对比,主动吸取他人经验,不断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习作。 能够借助提示,想象情节,独立创编想象丰富、逻辑合理的童话故事,乐于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并尝试自主修改习作。 能够借助提示,在他人的帮助下创编童话故事,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
能够准确说出喜欢的角色形象,把自己融入到故事中,表演童话故事,感受童话的美好。 能够说出喜欢的角色形象,分角色朗读,读出相应的语气。 能够说出喜欢的角色形象,分角色朗读。
评价任务的设计——课堂学习评价任务
02
1.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认识40个汉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32个词语。通过朗读、默读等多种方法阅读本单元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学习目标1
会认会读会写单元生字新词,通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评价任务1
1.运用识字方法,会认一类字和二类字,会写一类字及重点词语;
2.多种方式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
学习行为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 师评
1.能够正确认读一类字和二类字,正确书写一类字及重点词语
2.能够根据图画、主要人物或关键词完整讲述故事内容,不遗漏主要情节
3.能够说出自己读过的5个以上的童话故事,感受童话的趣味
评价任务的设计——课堂学习评价任务
02
2.边读边展开想象,发现童话反复的表达特点,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变化,读出对话的语气;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提炼关键词等策略,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大意,并对文中的人物作出简单的评价。
学习目标2、3
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制作代言稿、人物卡等方式与大家交流分享
评价任务2
1.发现童话表达特点,交流阅读感受;
2.朗读文中角色对话,体会人物心理变化;
3.绘制思维导图,概括故事大意及人物形象
学习行为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 师评
1.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发现童话反复、拟人化、人格化的表达特点,交流阅读感受
2.能够在故事情节推进中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并在朗读中感受童话丰富奇妙的想象
3.能够用思维导图画出熟悉的童话故事及人物,并分享展示
评价任务的设计——课堂学习评价任务
02
4.借助提示,发挥想象,试着编写童话故事,激发写童话的兴趣,并尝试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
学习目标4
借助提示,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并能自主修改,评选“我最喜欢的原创童话”
评价任务3
1.编写童话故事;
2.尝试自主修改习作
学习行为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 师评
1.能够借助提示,想象情节,独立创编童话故事
2.能够表述清楚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语言表达生动流利,书写工整无误
3.能够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
评价任务的设计——课堂学习评价任务
02
5.能在游园会中通过读、演、秀等多种方式,分享自己阅读的成果。感受阅读童话的快乐,拓展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等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产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学习目标5
通过cosplay童话秀、童话故事签售会、童话剧表演等多种方式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评选“最佳”
评价任务4
1.多种方式分享阅读成果;
2.拓展阅读童话故事
学习行为
评价标准 自评 互评 师评
1.能够融入童话故事,表演童话故事,感受童话的美好
2.能够选择生动的童话故事,人物性格特点突出,分享的故事情节完整且具体
3.能够做到表情动作自然大方,声音洪亮,语气到位,感情充沛
05
06
寓法于文说计划——单元学习规划
第三部分
单元大任务
一、
三个基本项目:cosplay童话秀,童话故事签售会,童话剧。
单一到复杂,个人到小组,童话游园会的丰富形式便于不同学习层次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项目。
参加学校童话游园会
单元大情境
二、
乘着想象的翅膀
漫游奇妙的童话王国
整个情境的设置符合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规律,它源于一种语言文字的真实需求,源于解决学习童话、创编童话的真实问题。
最近,学校将开展“童话游园会”活动,当丰富的想象遇上神奇的童话,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你会化身为童话中的哪个人物,会在自己创编的童话故事中如何遨游,还是会在童话剧中大放异彩?就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一起漫游奇妙的童话王国。
单元学习活动
三、
参加学校童话游园会
单元大任务
打开想象之门
子任务一
漫游童话王国
创编我的童话
参加童话游园
子任务二
子任务三
子任务四
该任务作为单元的起始课,在交流讨论中描绘出童话的样子,进而对学习童话故事愈加感兴趣。
通过阅读四篇课文及对应的系列故事《鱼和小鸟》《安徒生童话》去感受童话的想象美、语言美、意蕴美。阅读铺路,为下一个子任务做铺垫。
开展一次“我最喜欢的原创童话故事”评选活动。
经过前期的阅读童话、创作童话,最后阶段,把自己的创作成果展示出来,评选最佳编剧奖,最佳表演奖……
四个学习任务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任务与任务之间有进阶,由读到写、由学到用,形成学习任务“链”。学习任务如同一阶阶台阶,学生拾阶而上,最终达成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结构图
1.
16个学习主题
通过梳理课文内容、品读关键语句等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
设计思路
探寻童话写法,如科普资料如何转换为童话等。


整体感知
探究建构
应用迁移
重构拓展
统筹到整个单元教学中,力求将各篇课文的教学侧重点进行区分,注重轻、重、缓、急的取舍。
以子任务2为例:漫游童话王国
《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文、意、韵、境四个方面,都呈现出极致美感,学生在对比中会一遍遍丰富对想象的感受,达到“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这一目标。同时,在教学中渗透关于愿望型童话的写法。
总之,阅读铺路,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那一定会很好》同样写愿望,各有所美,既加深了对愿望型童话写法的认识,又增添了两篇拓展阅读篇目,以丰富学生的童话阅读体验。
《在牛肚子里旅行》定位“编童话、写童话”这一目标的抵达。让学生了解科普类资料是如何借助想象写成童话的。此课教学,注重指向写作,才能确保学生在最后环节顺利写出童话故事。
愿望型童话
科普类童话
《一块奶酪》“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明确指示让学生联系自我,自由感受,畅快表达。重在激活表达欲望,抓住和放大阅读感受,去深入理解、欣赏与评价,为写作做准备。



表达
对这一单元的整体部署
首 篇,审美体验;
第二篇,强化感受;
第三篇,渗透写法;
第四篇,激活表达;
最 后,创编童话,
创造自己的童话剧场。
序号 课型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教学过程 课时
1 单 元 起 始 课 1.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认识40个汉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32个词语。 2.通过独立或小组合作梳理本单元课文内容。 3.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初步了解童话内容。 1.能认识40个汉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32个词语。2.能通过朗读、图表等方式梳理课文内容。3.能通过分享童话故事、记录阅读感受等,说出童话的奥秘之一在于想象。 学习活动1:借助“预学单”,自主预学。 一读课文:画出藏在课文里的生字精灵,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二读课文:认真读课文,把生字较多的句子、长句子、或难读的段落标出来多读几遍。三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课时
学习活动2:故事分享,激发想象 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在故事记录单上用喜欢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感受。 学习活动3:研读课文,寻找想象 借助图表梳理课文内容-结合情节或语言说说童话的奥秘。 学习活动4:发布任务,对标想象 出示本单元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明确童话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单元学习计划表
2.
序号 课型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教学过程 课时
2 精读引领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1.温故知新,熟练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不同的方式去感受想象、说出想象的落脚点。 3.朗读课文,巧借表格能说出至少一条有关愿望想象的方法。 1.能通过填写学习单谈自己的感受。 2.能通过数句子、进行句解等方式说出有关愿望想象的方法。 学习活动1:熟读课文,温故字词。 一读识生字,二读顺课文,三读知内容,四读感心情。 1课时
学习活动2:聚焦幻象,感受想象。 讨论故事中的人。 感受人物:在故事中,你读到一个怎么样的小女孩呢? 探究结局:卖火柴的小女孩必须死吗? 感受幸福:以不同的方式去感受想象。 讨论故事中的物。 定物:五次擦燃火柴出现了什么? 联想:完成、交流学习单 梳理:小女孩到底需要什么? 小女孩希望得到的东西就是 暗示我们读者应该给她的东西。 学习活动3:聚焦关键,初探想象。 欣赏第5段,第一次划火柴:学写纠结心理——写纠结,写犹豫。 写划着火柴:要写一件神圣而伟大的事的时候,先纠结着做,终于做了的时候不要做太快,从“声、色、形、温、想”这五个维度展开让事情变得更加神圣。
序号 课型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教学过程 课时
3 略读整合课《那一定很好》 1.默读课文,借助思维导图说出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2.品读关键语句,体会种子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 3.读好关键句,说出童话反复写法的句子、童话的主人公可以是植物。 1.能借助思维导图说出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2.能通过品读关键语句、讲故事等方式,体会种子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 3.能找出文中那一定会很好的四个句子,感受童话的反复写法,童话的主人公也可以是植物。 学习活动1:梳理种子的生命历程 完成图示——说说种子的想法——借助示意图说说种子的生命历程 1课时
学习活动2:体会种子的人生态度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种子的四个愿望,讲一讲种子的故事,续编故事,发现“那一定会很好”重复出现了四次。 愿望会以心里话的形式反复出现。 学习活动3:寻找类文的反复写法 自主阅读丛书《奔跑的豌豆》《红叶的旅行》。思考: 1.豌豆去了哪些地方?经历了什么有趣的事?风吹红叶落,红叶都去过哪里?帮助过谁? 2.这两篇文章中是否也有反复出现的语句?
序号 课型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教学过程 课时
4 精读引领课《在牛肚子里旅行》 1.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出文中哪些地方把科普知识变成了对话。 2.默读课文,说出一条以上科普童话的写作秘笈。 3.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试着将一点科普资料改编成百字小童话。 1.能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故事情景,说出科普知识转化为对话是童话丰富想象的体现。 2.能找出文中体现用儿童的方式编故事的地方。 3.能通过三个小秘笈将科普资料改编成百字小童话。 学习活动1:梳理内容,明确基调 理解反刍概念、人物概念、写事概念(传播正能量) 1课时
学习活动2:朗读对话,发现方法 第一招:变成对话;第二招:用小孩的方式来编故事——可爱的方式随心编;第三招:绘制路线图、复述故事,感受想象的细节。 学习活动3:随文百字,实践写法 提供科普小材料;设立一些有名字的角色;写一些正能量情节。(中间要有波折,如蟋蟀被吃进了牛肚子里。)
序号 课型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教学过程 课时
5 略读实践课《一块奶酪》 1.能用自己的话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评价。 1.能借助体现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语句展开想象,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学习活动1:了解故事 读一读,想一想;排一排,连一连。 1课时
学习活动2:走近队长 读一读,评一评,说一说,给蚂蚁队长打几分? 学习活动3:写颁奖词 蚂蚁队长,你真是“森林好公民”!虽然,但是。 蚂蚁队长,你真是“森林好公民”!因为( )。 蚂蚁队长,你真是“森林好公民”! 学习活动4:拓展阅读 自主阅读《小黄鱼明白了》《一把爱唱歌的小水壶》。 从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序号 课型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教学过程 课时
6 整本书阅读指导课 1.通过目录式阅读,把自己融入故事中,设身处地读童话。 2.在阅读交流中发现童话成为经典的秘密。 3.通过片段阅读,产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的兴趣,并根据作品章节,制定阅读计划。 1.能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的奇妙,能把自己融入故事中,设身处地读童话。 2.能感受整本书阅读的快乐,乐于分享阅读感受,发现童话成为经典的秘密。 3.能根据作品章节,制定阅读计划。 学习活动1:回顾导入,激起认知冲突 简介作者,激起认知冲突:为什么唯有他的童话会一代代流传? 1课时
学习活动2:浏览书封、目录,感知书体。 浏览书封-感知书体(童话故事集)—主角秘密(看目录,说说每个故事的主角)。 学习活动3:共读一篇,学习阅读策略。 联结课文,回顾阅读方法-- 运用方法,梳理特别的情节--学习策略,欣赏特别的语言。 学习活动4:比较多篇,发现童话魅力。 比较多篇,发现童话秘密--联结作者,提升童话价值。 学习活动5:自读一本,养成读书习惯。 出示目录,引导多组阅读 --图片猜测,引导多本阅读--制定读书计划。
序号 课型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教学过程 课时
7 习作指导课 1.能够了解童话故事构成要素,可以借助教材提示,从角色、时间、地点等出发,想象画面; 2.能够归纳故事情节的类型并迁移运用,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3.能够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 1.能说出或画出脑海里出现的画面; 2.能根据所学知识,确定自己的故事类型,设计故事情节,进行故事编写。 3.能用一种以上修改符号修改习作中的错别字及不通顺的句子等。 学习活动1:设定角色、时间、地点。 1课时
学习活动2:设计故事情节。 学习活动3:创编童话故事 修改习作
序号 课型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教学过程 课

8 习作讲评课 1.能欣赏他人习作,加深对童话特点的印象及喜爱。 1.能通过欣赏他人习作,加深对童话特点的印象及喜爱。 学习活动: 评选“我最喜欢的原创童话”。 完成创作后,先自己修改,再进行班级选拔,确定参赛作品。 通过学校公众号进行投票,选拔前十名作品作为本次最受欢迎的原创童话故事。 原创作者可以招募团队进行改编,为参加童话游园会做准备。 2课时
序号 课型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教学过程 课时
9 单元整理课 1.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交流阅读童话的收获。 2.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说出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童话的特点,交流阅读童话的收获。 2.能运用减一减的方法,认识“申、介”等7个生字。能了解3组带口字旁的字不同的字义特点。 学习活动1:学习“交流平台” 这些故事的主人公和现实中有什么不同? 这些童话故事中,你觉得最神奇的地方是什么? 课文中这些有趣的故事分别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1课时
学习活动2:学习“识字加油站” 通过对比朗读,自主发现形声字的规律。
序号 课型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教学过程 课时
10 成果展示课 1.能独立或团队合作完成cosplay童话秀、童话故事签售会、童话剧表演。 1.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自己的想象赋予童话人物、故事以新的生命。 学习活动1:选择自己的参赛项目(cosplay童话秀、童话故事签售会、童话剧表演) 分别确定好人物、故事、童话剧。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 1课时+课下排练
学习活动2:借助其他学科丰富表演形式,做好表演准备。 明确展示的要求和标准,设置“童话游园会”奖项。 学习活动3:举办“童话游园会” 三个项目各设置五个参赛名额--评评委打分,设置奖项--颁奖典礼。
3.课时学习计划:以子任务3为例:创编我的童话
1.能说出脑海里出现的画面;
1.能说出童话故事构成要素,借助教材提示,从角色、时间、地点等出发,想象画面;
2.能够归纳故事情节的类型并迁移运用,编写童话故事。
2.能根据所学知识,确定自己的故事类型,设计故事情节,进行故事编写。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3.能够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
3.能用一种以上修改符号修改习作中的错别字及不通顺的句子等。
3.课时学习计划:以子任务3为例:创编我的童话
评价标准 自评 小组评 师评
1.我能给我的童话故事起一个与故事相关的标题,不跑题。
2.我能够将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拟人化。
3.我能设计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故事情节,做到情节曲折,想象神奇。
4.我的童话故事能够蕴含一定的启示或表达美好。
5.能够尝试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
我的童话能得到几颗星?
课时评价标准
角色
时间
地点
学习活动1:设定角色、时间、地点
学习活动2:设计故事情节
情节反复
“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愿望型
情节反复
求助型
小壁虎说:“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小鱼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小壁虎说:“牛伯伯,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老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
小壁虎说:“燕子阿姨,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燕子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情节反复
买卖型
情节曲折
牛肚子
拽掉一角
困难型
制造小麻烦
学习活动2:设计故事情节
他们在那里做什么?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故事开始
情节一
情节二
情节三
故事结局
愿望型
求助型
买卖型
困难型
……
情节反复
情节曲折
2.设计故事情节
1.确定故事类型
3.把握故事结构
学习活动3:创编童话故事
角色拟人化
想象很神奇
情节很曲折
童话有启示
评价标准 自评 小组评 师评
1.我能给我的童话故事起一个与故事相关的标题,不跑题。
2.我能够将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拟人化。
3.我能设计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故事情节,做到情节曲折,想象神奇。
4.我的童话故事能够蕴含一定的启示或表达美好。
5.能够尝试用修改符号自主修改
我的童话能得到几颗星?
单元学习支架
4.
特别注重学习支架的开发和使用,他们分布在每一个课时的学习之中,具体形式呈现为富有挑战感的各种各样的学习单,流程图、评分表等。去帮助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抵达审美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
评分表
流程图
学习单
颁奖词
单元作业
5.
为监控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大单元作业的分层设计,借助小程序、钉钉、进行学习数据分析与处理,精准定位学情,依托学乐云平台等向学生推送不同的学习资源,实现个性化学习。
那一定会很好
卖火柴的小女孩
颁奖词
单元学习策略
6.
我到底读懂了没有?
这个想法跟我为什么不一样?是哪里出问题了?
再来重新读一读。
自我监控
探究结局:卖火柴的小女孩必须死吗?
学生在文字中找到了各种各样的线索,然后进行不断进行伙伴之间的碰撞,不断地去修正自己的思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发现线索做推论
《在牛肚子里旅行》把故事完整地用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再加上关键词,运用的就是视觉化的策略,也是图像化的策略。
视觉化策略
通过这些学习策略,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中整体感知了故事,并且发挥了他们充分的联想与想象。
在这样一个大单元、大任务、大情境之下,我们给孩子们创设了有趣的情境,搭建了灵活的支架,整合了有效的作业,让孩子们习得了各种有效的策略,去品悟到了童话的真美,感受到了学习的真趣,并且真正实现了成长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