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1 空气和氧气课时2 空气资源 保护大气环境课题1 空气和氧气 课型 新授课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3-36页内容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2.初步学校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教学重点 1.空气成分的作用。 2.介绍空气污染的严重危害,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思。教学难点 保护空气,培养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心,树立环保意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相关视频、实验仪器及试剂等。教 学 过 程 备注一、情境设计,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课件展示]“养气” [导入]为什么把氧气叫做“养气”?氧气通常有哪些用途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时2 空气资源 保护大气环境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视频导入1】[课件展示]视频《医院抢救》。 [学生活动]仔细观看,思考氧气的作用。 [导入]医院抢救时会让病人带着氧气罩,目的是提供充足的氧气,在生物学中学到呼吸作用要吸入氧气,那么空气的其他成分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 【视频导入2】视频《空气污染》每当看见那黑漆漆的烟从那粗大的烟囱内冒出时,每当看见汽车的尾气时,每当看见垃圾堆积如山的时候,你们是什么心情? 请同学们看看外面的天空我们如何去爱护它? 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过渡】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且其中的很多成分作为原料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下面我们逐一了解下空气中某些成分的用途。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33页的内容,讨论归纳氧气性质和用途。 (板书:1.氧气的主要用途) 【课件展示】氧气的用途(图片) (1)供给呼吸:动植物呼吸、潜水、医疗急救、宇宙航行等。 (2)支持燃烧:木柴等燃烧、火箭等航天器发射、炼钢、电焊等。 【讲解】通过上述的讲解我们知道,氧气的性质与用途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也了解到,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用途可以体现性质,这也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想。 【过渡】还记得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吧?实验完毕后,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就是氮气。 【提问】集气瓶中的水上升到约1/5后,不能继续上升,说明剩余气体有什么性质? 【学生活动】回忆知识,交流、讨论。 【小结、课件展示】(1)氮气不能支持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氮气不易溶于水。 【过渡】性质决定用途,氮气还有哪些用途呢? (板书:2.氮气的主要用途) 【课件展示】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袋中充氮气以防腐。 【提问】通过日常生活对空气的观察及上面的讨论,并结合物理性质的概念,你能描述氮气的物理性质吗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整理记录。 颜色状态 气味标准状况下的密度熔点沸点是否易溶于水氮气无色气体无臭1.251g/L-210℃-196℃不易【提问】那么氮气的物理又能决定哪些用途呢? 【讲解】氮气的熔点、沸点都很低,因此液氮汽化时会吸收热量,提供低温环境,所以液氮在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条件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课件展示】视频《液氮在超导方面的应用》 【讲解】除了上述两个重要的用途之外,氮气另一个重要的用途是可以用作重要的化工原料,氮气可以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氨气,氨气再经过进一步转化可制造硝酸和氮肥。 【过渡】在空气成分中,稀有气体的含量只占空气体积分数的0.94%,但是它们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确有广泛的用途,请同学们观看下列视频。 【课件展示】视频《稀有气体的用途》 (板书:3.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34页内容,再通过观看视频材料,让学生初步感受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再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等得出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小结、课件展示】 1.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 2.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和其他物质反应,可用作灯泡、金属焊接等的保护气。 3.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其中,氦气是一种密度仅次于氢气的密度很小的一种气体,且其化学性质不活泼,相对较安全,可以用作飞艇和热气球。另外液态氦的温度很低,汽化吸热,也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课件展示】展示空气被污染的图片。 【过渡】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特别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产生的废气源源不断地排放,使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烟尘的含量不断升高,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板书:二、保护空气) 【组织讨论、课件展示】空气污染是当今社会一种常见的现象,通过观察刚才几幅图片,阅读教材第35页内容并结合实际讨论完成以下内容: (1)在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污染空气的现象? (2)这些污染现象产生了哪些大气污染物? (3)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4)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能做些什么? 【小结】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1)工厂废气的任意排放,大量使用煤炭资源、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2)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 (3)影响人体健康、影响农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腐蚀建筑物、形成温室效应、臭氧层遭到破坏等等。 (4)使用清洁能源、污染物处理后再排放、低碳生活、植树造林、加强大气检测等。 【过渡】世界和国家层面对环境保护的举措也在大力推进,如近两年提出的碳中和,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具体了解下。 【课件展示】科普视频《碳中和》。 (板书:三、空气质量指数日报) 【学生活动、课件展示】阅读教材第36页的资料卡片—空气质量指数日报。回答以下问题: (1)空气质量指数日报的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2)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3)空气质量的分级标准是怎样划分的? 【小结】 (1)“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指数级别”“首要污染物”等。 (2)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等。 (3) 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指数级别空气质量指数类别0~50一级优51~100二级良101~150三级轻度污染151~200四级中度污染201~300五级重度污染300以上六级严重污染三、当堂训练 1.下列做法会加剧大气污染的是( ) A.风力发电 B.焚烧秸秆 C.处理尾气 D.植树造林 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 ②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 ③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 A.②③ B.①③ C.③ D.② 4. 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臭氧 D.细颗粒物(PM2.5) 5.请将下列物质用途的序号填在对应物质的后面。 A.作保护气 B.供给动植物呼吸 C.制多功能的电光源 D.医疗上用于冷冻麻醉 E.炼钢 F.光合作用的原料 G.湿润空气,有利于人的呼吸 (1)氧气________。 (2)氮气________。 (3)稀有气体________。 (4)二氧化碳_____。 (5)水蒸气______。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37页练习与应用4题、5题、6题。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知道空气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片,学会从图片中挖掘信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 拓展: 稀有气体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解决问题,体会到化学知识的价值板书 设计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时2 空气资源 保护大气环境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主要用途 2.氮气的主要用途 3.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二、保护空气 三、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教后 反思 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在课堂中适时引导,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所涉及的原理。学生忽视自身的作用,认为保护空气污染与己无关;自学能力及收集资料的能力都有待提高。鼓励学生课下收集资料,课上自学教材和相互交流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