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人口与人种(第2课时表格式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人口与人种(第2课时表格式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学设计(第2课时)
课题 5.1.2 《人口与人种》 单元 第5单元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上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文地理的开篇,是在前面探究世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世界的人文环境。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并初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了解处理好人地关系的重要性,为后面的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课需要完成两个小标题的内容,“世界人口的分布”主要介绍世界人口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世界不同的人种”介绍不同人种的特征及其分布情况,掌握人种的分类方法,理解人种的差异及其原因,让学生能够认识到人类的多样性。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增强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意识。
2022新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2)运用反映人种的图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人种的特征及其分布情况,掌握人种的分类方法,理解人种的差异及其原因。【综合思维】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数据资料,分析不同人种的特征和分布情况。能够说出世界不同人种的体质特征,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运用反映人种的图文资料,描述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地理实践力】运用地图和数据资料,学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分析不同地区人口的特征及分布情况,举例说明人口过多(或过少)对环境、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知识储备量较少,对人口问题了解也少。但人口问题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对人口问题有-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人口分布和“世界不同的人种”相对较好理解。本节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自己读图分析,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用地理图表反映地理事物的能力和意识。通过小组成员的思维碰撞,集思广益,得出结论,最后交流展示,相互补充,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 1.学会阅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单分析其形成原因。2.能够说出世界不同人种的体质特征,运用地图说出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地区。
难点 1.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人种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说明人口和人种分布的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视频:从地球夜景灯光看人口分布 观看视频,畅所欲言: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从身边的生活问题导入,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承转)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我们通常用人口密度这一指标来衡量人口的疏密程。【学习活动一】人口密度【方法指引】研读课文P95页,读图5.5世界人口分布图。【问题引领1】什么是人口密度?如何计算人口密度?【学生】……(回答略)【教师引导小结】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疏密程度的指标。通常以每平方千米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计算人口密度时,土地面积是指领土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内陆水域,不包括领海。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为:人口密度=人口数(人)÷ 面积(平方千米)【学习活动二】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方法指引】研读课文P95-96页,读图5.5世界人口分布图。【问题引领2】如何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状况?对照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地形图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世界人口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疏密的主要自然原因。(1)找出人口稠密区并说明其分布特点。(2)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总结稠密区分布特点。(3)找出人口稀疏区并说明其分布特点。(4)分析世界一些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学生】……(回答略)【教师引导小结】①人口稠密区1:亚洲东部和南部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养育了众多的人口。②稠密区2:欧洲西部、北美东部原因: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③四大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人口稀疏。(看下图)。【合作探究】综合上面分析,填写下表。【学习活动三】世界不同的人种【方法指引】研读课文P96-97页,读图5.6世界三个主要人种。【问题引领3】世界有哪些人种?划分人种的依据是什么?【学生1】世界有三大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学生2】划分依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问题引领4】读图5.6,说一说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略)【教师引导小结】①黄种人来自亚洲,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②白种人来自欧洲,她的肤色、发色都很浅,头发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③黑种人来自非洲,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承转)研究表明,人种身体特征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合作探究】阅读P97“思与学”,根据不同人种的体质特征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填写下表。人种生活环境体质特征分布的纬度地区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学习活动四】世界不同人种的分布特点【方法指引】研读课文P96-97页,读图5.6世界三个主要人种。【问题引领5】读世界人种分布图,说一说世界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略)【教师引导小结】世界人种的分布特点是:大范围集中分布,小范围零星分布,有的地区混合居住。现在,由于人口的迁移,人种的分布越来越复杂。【想一想】下列图片属于什么人种?【学生】……(回答略)【教师引导小结】图1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民,图2因纽特人是北极地区土著民族,都属于黄色人种;图3印度人属于白色人种。不同人种虽然有体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所有的人种都是平等的。【试一试】读世界人种分布图,请把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填入下表。人 种主 要 分 布 地 区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 研读课文,回答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发言合作探究,看图分析,寻找原因。研读课文,回答问题合作探究,综合分析,回答问题。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看图分析,回答问题。 ①读课文找定义: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②分析影响因素:世界人口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自然因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③培养读图析图,获取地图信息的能力;同时锻炼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④锻炼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⑤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分析不同人种的体质特征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找出影响因素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标划相关信息,明确人种身体特征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拓展延伸 ⑥ 学会读图析图,明确地理方位,用文字准确表达人种分布的地理位置
课堂练习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
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世界人口的分布”和“世界不同的人种”,了解人口和人种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其原因;通过读图分析知道了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学会了分析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原因。
板书 略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多媒体教学课件,读图分析法、合作学习法、综合分析、表格总结
教学反思 1.教材中呈现大量的资料,在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引导的同时,加强课标对重点知识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掌握从图文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文字叙述和活动设计的形式展开学习,力求让学生认识到人口如果不能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和环境问题,而适度的人口自然增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