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2课《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的文学常识,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内容。
2. 分析皇帝、大臣、骗子等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讽刺意义。
3. 品味文章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艺术特色,提高阅读童话的能力。
4. 培养学生敢于说真话的良好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理解童话的故事情节,把握文章的主题。
(2)分析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讽刺意义。
(3)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童话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中“新装”的象征意义,深入领会作品的主题。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童话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投影出示:童话里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但没有别人的提醒,我们察觉不到!
同学们,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今 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看看这个故事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二)作者简介
投影出示: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代表作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 女孩》等。
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我们在阅读 他的作品时,不仅能感受到童话的奇妙,还能从中领悟到许多人生的道理。
(三)童话简介
投影出示: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童话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文学形式,它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我们感受 到生活的美好和多彩。
(四)字音教学
1. 投影出示:炫耀 (xuàn) 称职 (chèn) 滑 稽 (jī) 陛下 (bì) 头衔(xián) 御聘 (pìn) 骇人听闻 (hài) 随声附和 (hè)
2.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字音,强调重点字音的发音。
(五)内容梳理
1.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皇帝的新装”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课文讲述了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欺骗,穿上了一件根本不存在的新装,举行游行 大典时,被一个孩子揭穿了真相的故事。
2. 投影出示:请在下列的关系图中填写一个字,揭示课文的主要内容。 皇帝——骗子——官员——百姓——孩子
( 爱 ) ( 做 ) ( 赞 ) ( 赞 ) ( 揭 ) 新装
皇帝喜爱新装,骗子制作新装,官员赞美新装,百姓也赞美新装,最后孩子揭穿了新装 的真相。
(六)问题研讨
1. 骗子说他做的衣服有什么特点
骗子说他们做的衣服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 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2. 对于这种特性的衣服,你相信有吗 可皇帝怎么就相信了呢 请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 谈谈你的看法。
从“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 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 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这句话可以看出,皇帝喜 欢漂亮衣服到了疯狂的程度,这种夸张的描写形象地表现出皇帝的愚蠢和荒唐,因为他的极度 虚荣,所以容易相信骗子的话。
3.对于这种特性的衣服,皇帝是否怀疑过 他身边的大臣们就一个都没有怀疑过吗 请 找出相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皇帝曾经怀疑过,“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 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 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 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大臣们也有怀疑,比如“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 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我并不愚蠢呀!”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我不 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他就把他完全没看见 的布称赞了一番,同时保证说,他对这些美丽的色彩和巧妙的花纹感到很满意。这些描写表明 大臣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名声,选择了睁着眼睛说瞎话,他们的虚伪和愚蠢更加凸显了皇 帝和整个社会的荒唐。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安徒生和童话的相关知识,梳理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探讨了皇帝和大臣 们对新装的态度。通过这些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这个故事的讽刺意味和深刻内涵。
(八)作业布置
1. 熟读课文,思考皇帝、大臣、骗子等人物的形象特点。 2.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思考这个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皇帝的新装》,谁能简要概括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欺骗,穿上了一件根本不存在的新装,举行游行 大典时,被一个孩子揭穿了真相的故事。
2. 提问:骗子说他们做的衣服有什么特点
骗子说他们做的衣服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 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二)问题研讨
1. 故事中最荒唐的事是什么
皇帝举行穿着“这种衣服”举行盛大的游行大典,赤身裸体在皇宫及大街上装模作样地 行走着,所有的官员及普通群众都称赞衣服的美丽。
2. 故事如果写到这里就结束了,通篇都让人感到荒唐可笑,人们看不到希望。谁揭穿了
这出闹剧 当揭穿后,皇帝又是怎样处理的
一个小孩子揭穿了这出闹剧。小孩子天真烂漫,什么都不怕,所以他敢说真话。正因为 有一个小孩把真话说出来,所以希望还在,明天会好。
当闹剧揭穿后,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 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 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皇帝及其大臣们还是装模作样地把游行大典举行完,一方 面看出这帮统治者们的荒唐与无聊,更看出他们不把百姓的看法放在心里,也可能是死要面子 活受罪。
3.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哪些想法
以皇帝为首的统治者不理朝政、愚蠢、狡猾、穷奢极欲、昏庸暴虐,上演着一个又一个 荒唐的故事,社会也是谎言充塞、欺骗成风。这样的统治者必须被推翻,这样的社会必须要改 造。希望在于那些天真烂漫的小孩子,他们的天真是这个社会最后的希望。
4. 骗子天天有,这个很特别。文中的骗子什么都没有,几句话就骗了所有人,这真的是 难得。谈谈你对这种骗局的看法。
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骗子,他们之所以能够得逞,是因为抓住了人性中的弱点,如不劳 而获、好逸恶劳、趋利避害、爱听好话等。只要我们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生活只有靠自 己的双手来创造,就不会上当受骗。古人说,谣言止于智者,其实谎言止于诚实,如果我们不 相信虚假的东西,骗子就会无从下手。
(三)人物形象分析
1. 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皇帝是一个愚蠢、虚荣、昏庸的人。他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每天每 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对新装的痴迷达到了疯狂的程度。他轻易相信骗子的话,不关心国家 大事,只在乎自己的穿着和面子。当骗局被揭穿后,他仍然死要面子,坚持把游行大典举行完 毕,表现出他的昏庸和无能。
2.大臣们是怎样的人
大臣们是一群虚伪、愚蠢、阿谀奉承的人。他们明明没有看到新装,却为了保住自己的 地位和名声,睁着眼睛说瞎话,对皇帝百般奉承,表现出他们的懦弱和无耻。
3. 骗子是怎样的人
骗子是狡猾、奸诈的人。他们利用皇帝和大臣们的弱点,用几句谎言就成功地欺骗了所
有人,骗取了大量的钱财,表现出他们的狡诈和贪婪。 4.小孩子是怎样的人
小孩子是天真、勇敢、诚实的人。他敢于说出真相,揭穿了骗局,表现出他的纯洁和无 畏。
(四)写作手法分析
1.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
投影出示:“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皇帝对新装的痴迷,形象地表现了他的虚荣和愚蠢。
投影出示:“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 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
这里通过皇帝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他的幻想,他希望通过新装来辨别臣民的能力,这种 不切实际的想法更加凸显了他的愚蠢。
0.鲜明的对比
投影出示: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与小孩子的诚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皇帝和大臣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敢说出真相,而小孩子却毫不畏惧地揭穿了骗局,这 种对比突出了小孩子的勇敢和诚实,也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虚伪和愚蠢。
1. 生动的语言描写
投影出示:“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 说 ,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 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老大臣的语言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虚伪和阿谀奉承,他明明什么都没有看到,却说出 这样的话,让人感到可笑又可气。
(五)主题探讨
1. 这个故事的主题是什么
这个故事通过讲述皇帝被骗子欺骗,穿着不存在的新装游行的故事,讽刺了皇帝和大臣 们的虚伪、愚蠢和昏庸,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同时赞扬了小孩子的天真、勇敢和诚实, 表达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2. 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诚实和勇敢的品质,不要被虚荣和利益所迷惑,要敢于说真 话,做一个真实的人。同时,也提醒我们要警惕社会中的欺骗和谎言,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深入探讨了《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分析了人物形象,品味了写作手法,探讨了 主题和寓意。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要做一个诚实、勇敢的人,同时也要学会辨别是非,不被 虚假的东西所迷惑。
(七)作业布置
1. 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如《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感受安徒生童 话的魅力。
2.以“说真话”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