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交通运输 (第1课时 教案+素材)-2024秋人教八上地理精简课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交通运输 (第1课时 教案+素材)-2024秋人教八上地理精简课堂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交通运输 第1课时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2024秋人教八上地理精简课堂(教案+素材)】
第一节 交通运输
  教材第四章主要讲解的是中国的经济发展,而交通运输在促进工农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教材首先安排了交通运输的讲解。
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两部分。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首先运用“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这一比喻说明了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然后采取示意图的形式分析了从古至今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过程,指出了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5种类型,然后结合相关图文资料阐释了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在运量、运价、运输速度等方面的差异,为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打下基础,然后通过活动的方式,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依据,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主要讲述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规律,由于铁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中最重要的形式,因此教材通过讲解铁路运输使学生对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有初步的了解。教材通过不同图表展示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规律和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还有重要的铁路枢纽,使学生对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有初步的认识,还结合当今的形势简单介绍了高速铁路的情况。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知道生活中常见的交通运输方式,很多同学坐过火车、飞机等,对不同运输方式在速度、价格和运量方面的差异也有所了解,但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对我国铁路干线的空间分布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采用分组比赛或者填图绘图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
内容要求   1.了解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能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了解中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理素养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2.能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点   1.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分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
教学难点   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分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
教学建议   1.了解中国交通运输线的总体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铁路运输线路是本节内容的重点,掌握我国南北、东西向的主要铁路干线,即“三横五纵”。   2.联系生活实际,结合不同的情境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新课导学  
  [问题导入] 教师:暑假中琳琳要从武汉去重庆旅游,想要观赏沿途的长江景观,应该选择哪种运输工具
学生:坐轮船。
教师:如何选择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线路,要考虑多种因素,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情境):
情境:某旅行社有两个去广州的团,一个是四日游,双飞,另一个是六日游,双卧,如果一位公司职员,想用五一假期旅游,但又不能太累,应选择哪一种运输方式。
安排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为上述情境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从而导入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学习。
[情景导入] 采用谈变化的方法。安排学生课下请教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让他们讲述他们小时候的交通工具,然后对比现在的交通工具,以此引入我国交通运输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教学指导  
  一、最佳交通运输方式选择“三原则”
一般来说,我们要选择最佳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线路,可以按下面三步原则进行:
第一步(原则一):考虑运距
第二步(原则二):考虑运量
第三步(原则三):考虑运价
此外,有时还应考虑当地交通状况、时间要求及货物的性质等因素。
二、比较法
在学习我国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征时,可以采取比较学习法。采用表格的形式把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进行比较,这样有利于分清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区别。
三、情景模拟法
在学习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时,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法,创设一定情景来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情境素材  
  详见电子资源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征
交通运输作为一种空间移动的特殊生产,其基本要求是安全、迅速、经济、便利。下面从这些基本要求出发,对各种运输的特征作一简要分析比较。
(1)速度
速度是衡量运输效果的一项综合的重要指标,是与运输工具、运输条件,运货线路直接相关的一个技术经济指标D据研究,各种陆上运输,按其交通工具的特性 都有一个最 优的速度范围D—般认为道路运输最优速度为50 100km/h:铁路运输为100 300km/h;航空运输为500 1000km/h。这些速度范相5:连接,形成一个“速度链”。
(2)投资
投资是指在建设各种运输固定设施时,所需投人资金的多少。各神运输方式中,铁路的技术设备最多(如线路,机车车辆、车站、厂段等),需投人的人力、物力、资金都很大, 而且工期也很长,囚此其投资集约程度最髙,相对而言,水上运输利用大然洲道,其路线设备投资最低;道路运输则介于两者之间。
(3)运输成本
一般说来,水运及管道运输成本最低,其次为铁路、道路,航空运输的成本最高。
(4)运输方便性
各种运输中,道路运输机动灵活,适用交通服务对象的面广,其方便性最好,是种唯一能实现“门到门”和“面”上运输的运输方式。航空运输速度快,是最方便的客运方式,但只能实现“点”的运输(从一个机场点到另一个机场点)。铁路和水运是沿铁路和航道运行,运输范围限制较大,只能是“线”的运输。
此外,从能源角度看,铁路运输可以采用电力牵引,在节能方面占有很大优势:从运输能力来看水运和铁路都处于领先地位;从运输的经常性来看,铁路运输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最小。
[试题设计]
(1)2023年12月18日深夜,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倒塌。地震发生于隆冬季节,灾区急需棉被、棉衣,需从浙江工厂紧急调配,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B)
A.水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铁路运输
D.公路运输
(2)浩吉铁路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也是我国“北煤南运”计划中新的能源大通道。与公路运输相比,用铁路运输煤炭的优势是 (D)
①运费更低 ②机动灵活 ③连续性强 ④运载量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
(1)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需求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智能运输系统是未来公路运输的发展方向;公路运输将与现代物流日益融合;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是公路客运发展的方向;公路货运将向快速、长途专重载发展。公路物流领域将广泛应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等高科技。
(2)铁路运输
全面提速,动车组和高速铁路的运用;客运专线的修建和运营;重载运输的发展;电气化铁路;客货分离,解决目前运力紧张的问题。
(3)水路运输
码头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运输组织规模化、网络化;积极发展国内水路集装箱、商品汽车水路运输,大力发展江海直达和多式联运。
(4)航空运输
提升总周转量,发展支线运输,充实国际航线,完善和建立现代化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使技术设备、人力服务和航空安全综合保障管理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航空安全能力、航空信息化技术、劳动生产率接近世界水平。
(5)管道运输
管道的口径不断增大,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管道的运距迅速增加;运输物资由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等流体逐渐扩展到煤炭、矿石等非流体。
板书设计  
教材活动参考答案  
  [教材P86活动·参考答案]
1. A. 航空运输 B. 铁路运输 C. 水路运输
2. (1)公路运输
(2)公路运输
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多采用 专列、公路运输 。
  (3)铁路运输
(4)水路运输——海运
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 铁路或水路运输 。
期末冲刺随身宝  
  详见电子资源
第1课时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教学过程案例  
课题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教学 步骤 过程与方法
  教师:原来我国的大街小巷都出现过一句标语,是“要想富,先修路”,这说明了交通运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形象地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但是从古至今,交通运输的工具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4页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学生自主学习:   (1)交通运输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   (成果展示)   (1)交通运输经历了手提肩扛、牲畜驮运、油电运输三个阶段。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等方式。
转承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样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呢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教师:安排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明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依据。   学生讨论(运输价格、运输速度、运输数量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对,我们要想正确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首先要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速度、价格和运量方面的特征。下面同学们就分组探究不同运输方式在这三方面的特点。   学生合作探究:分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四个小组,阅读教材第85页图文资料,完成探究活动。   (成果展示) 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特点运价运速运量铁路火车较低较快较多公路汽车较高较慢较少水运船舶最低最慢最多航空飞机最高最快最少
  精讲点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有不同的优缺点,如公路运输虽然运量较小,但是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能够实现“门对门”的运输,可以省略很多中间环节;航空运输虽然速度快,但是受天气影响最大,如雨、雾、大风等天气都有影响;管道运输主要运输液体和气体物质,如石油和天然气等。因此,不能笼统地说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是好还是坏,要根据需要来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情景来找出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规律。   学生合作探究:   小组一:完成教材第86页活动第1题。   小组二:完成教材第86页活动第2题。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的情景来完成对客运和货运交通运输方式的探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成果展示)   小组一:(1)乌鲁木齐到北京距离远,要求到达的时间紧张,应该选择航空运输。   (2)从石家庄到香港有铁路相通,而且价格便宜,应该选择铁路运输。   (3)游览三峡风光,应该选择水路运输。   小组二:(1)公路运输。(2)公路运输。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多采用公路运输。(3)铁路运输。(4)水路运输。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铁路运输或水路运输。   精讲点拨:小组一探究的是客运的选择,如果事情紧急或者经济条件好,适合选择航空运输;如果事情不急或者希望节省经费,适合选择铁路运输或者公路运输;如果想沿河流旅游观光,适合选择水路运输。小组二探究的是货运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还要根据货物运输沿线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如沿线有河流或者临海,才能选择水路运输。
教师 总结   本节我们主要学习了交通运输的重要性,认识了从古至今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结合生活经验分析了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在运量、速度、价格等方面的特点,还结合具体的情景总结了客运和货运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方面的注意事项和一般规律。本节重点就是能够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 反思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是密切联系了日常生活,让学生通过谈自己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的体会来了解不同交通工具在速度、价格、运量等方面的特征,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在学习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上,又结合具体情境安排学生分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前面对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特征的学习,讨论选出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这样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因此学习积极性较高,教学目标完成较好,渗透了对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不足之处是分析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特点时,学生对水路运输不是很了解,不能直接说出其特征,需要借助视频或图片展示帮助理解。在确定运输方式时,容易犯教条主义错误,机械地根据几条说法来套,忽略了货物运输路线本身的特点,这些需要在以后的练习中重点加以训练。
PPT教学案例  
  教学课件全新升级,见电子资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