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形形色色的植物(第1课时) (课件 26张PPT+教案+练习+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节 形形色色的植物(第1课时) (课件 26张PPT+教案+练习+视频)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形形色色的植物(第1课时)
核心概念聚焦
1.下列植物不属于藻类植物的是(  )
A.衣藻 B.葫芦藓 C.海带 D.紫菜
2.人们喜爱的“紫菜蛋汤”中的紫菜属于( )
A.被子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
3.苔藓、蕨类和藻类植物的共同特点是(   )
A.都用种子繁殖后代 B.都生活在水中
C.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都可用孢子进行繁殖
4.实验员王老师去松山脚下进行植物考察,采回来好几种蕨类植物,他要把这些蕨类植物养在花盆中作为实验材料。你在栽培管理上对他的建议是( )
A.放在朝阳处、多浇水 B.放在朝阳处、少浇水
C.放在背阴处、多浇水 D.放在背阴处、少浇水
5.有一种蜈蚣草,它有羽状复叶、地下茎、不定根,叶背面有孢子囊。因此推测它属于( ) A.蕨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6.扇羽阴地蕨是一种稀有的蕨类植物,如图。下列不属于其特征的是( )
A.有根、茎、叶的分化 B.用孢子繁殖
C.能产生果实 D.喜阴湿环境
7.桫椤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它有根、茎、叶的分化,能够产生孢子,据此判断它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8.如图中呈现的葫芦藓、蕨、银杏和莲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葫芦藓 蕨 银杏 莲
A.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所以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B.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
C.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D.莲的种子俗称莲子,可食用,属于莲的营养器官
9.如图所示植物分别代表了三类不同的植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带是一种食用海藻,属于 植物,这
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植物体结构简单;没有
______的分化;多数生活在水中。
(2)葫芦藓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它的基部生有
______,起固着作用。葫芦藓属于______植物,
这类植物是植物界的开路先锋。
(3)肾蕨可供观赏,它的根、茎、叶里有输导组织,靠______繁殖后代。
核心素养提升
10.“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中的“苔花”描述的是苔
藓植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苔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B.苔藓用孢子繁殖
C.苔藓植物能开出米粒大小的花 D.苔藓是绿色的、能进行光合作用
11.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应于阴湿的陆地环境,其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矮小 B.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C.生殖离不开水 D.不能开花结果
12.下图为同学们用苔藓制作的微观盆景,盆景要经常浇水,保持湿润,主要原因不包括( )
A.苔藓叶只有一层细胞,易失水
B.苔藓只有假根,吸水能力差
C.苔藓孢子萌发需要湿润环境
D.苔藓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13.如图所示阴影部分表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
征。下列描述哪一项符合这一特征( )
A.有根、茎、叶的分化 B.都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
C.都用种子繁殖后代 D.由细胞组成
14.杉叶蕨藻是一种能长到30厘米长的绿藻,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大的
多核单细胞生物,它有蕨叶状的结构能增大其表面积,能进行光
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另外它还可以释放有毒物质,对其他海生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
作用,因而杉叶蕨藻也被称为“杀手藻”。下列有关杉叶蕨藻的叙
述,错误的是(  )
A.杉叶蕨藻生活在海底,靠根固定在岩石上
B.杉叶蕨藻没有输导水和无机盐的结构
C.杉叶蕨藻属于多核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生活
D.杉叶蕨藻对其他植物有杀伤作用,对其他海生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15.如图,绿鱼子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单细胞植物,呈鲜绿色,具有多个
细胞核,有须状假根。由此可知,绿鱼子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创新素养应用
15.兴趣小组的同学到某森林公园采集了几种生物,带回实验室观察。仔细观察图片,分析
回答有关问题:
(1)在溪边岩石上、发现植株矮小的苔藓,
它依靠 固着在岩石上,它是植物
从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
(2)铁线蕨的叶片背面有褐色隆起,这些隆起内—般都含有大量的 。
(3)研究发现,同一环境中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重金属含量(mg/kg)如下表:
项目 铅 铁 铜 锌
苔藓植物(全株) 43.47 1121 114.38 204.0
蕨类植物(全株) 20.52 234 9.00 43.6
通过表中对同一环境中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重金属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苔藓植物
对某些重金属的吸收能力 于蕨类植物,与之因此,_常作为环境污染的指示植物。
(4)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是靠孢子繁殖后代,统称为 植物。
参考答案
核心概念聚焦
1.B 2.D 3.D 4.C 5.A 6.C 7.C 8.D
9.(1)藻类;根茎叶;(2)假根;苔藓;(3)孢子;
核心素养提升
10.C 11.C 12.D 13.D 14.A
创新素养应用
15.A 16.(1)假根 (2)孢子 (3)强 苔藓植物 (4)孢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第2节 形形色色的植物
(第1课时)
浙教版 七年级上
创设情境
走进大自然,放眼四周,到处都是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被称为生命的色彩。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植物有50多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
形态各异的植物,是否有共同的特点?它们的形态结构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探究实践
我们身边的各种植物,大家可能认识不少,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桂花树
狗尾巴草
绿萝
月季花
探究实践
为了更好地了解它们,让我们开展一次校园植物调查。 4~6 人组成一个调查小组,调查校园中的各种植物,看看哪些是你认识的。每个组员分别从不同地方选取一种植物,仔细观察它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最后进行小组交流,并完成调查记录表的填写。
班级 小组
组长 组员
时间 天气
目的 识别校园中的植物,初步掌握调查的基本方法 器材 放大镜、照相机等 步骤 识别植物 (写 出校园中你们小组所认识的植物名称) 探究实践
步骤 观察植物 植物名称
特点 1.你们是在哪里采集到(或看到)该植物的?
2.描述该植物的形态特征。如有必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植物的局部细微特征。(有条件的可附上植物的照片)
自我 评价 教师 评价 探究实践
(1)能开花的植物:桂花树、桔树、月季……等;
花朵大而鲜艳的植物:广玉兰、合欢树…等;
花朵细小的植物:樱花树、野菊花、野豌豆…等;
(2)主干粗壮的植物:杏树、松树、香樟树……等;
(3)叶片扁平的植物:冬青、桑树、红枫……等;
(4)叶片尖细、针状或刺状的植物:仙人掌、迎客松……等;
(5)生长在阴暗、潮湿处的植物:地衣、墙藓、葫芦藓……等。
身边的植物形形色色:
通过调查,你会发现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着不同形态结构的植物。
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
探究实践
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每当春天来临,原本清澈的湖水会泛起绿意,这是什么原因呢?
春天气温回升,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物生活在水中,使水体呈现绿色。所以我们看上去,好像水变绿了。
探究实践
探究实践
探索活动
1.结合当地实际,采集或搜集如图所示的衣藻、水绵、紫菜、海带等植物。
衣藻
水绵
紫菜
海带
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仔细观察它们的结构,并及时记录。
探究实践
衣藻






鞭毛
运动
伸缩泡
感知光线强弱
排泄废物
眼点
细胞核
杯状叶绿体
细胞壁
遗传物质,控制中心
光合作用
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衣藻是原始的单细胞藻类,球形或卵形。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衣藻
探究实践
水绵
细胞核
带状叶绿体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






水绵是一种多细胞丝状结构的藻类植物。
丝状体系由长形的细胞彼此连接起来的,每个细胞内具有带状的叶绿体和细胞核。
探究实践
紫菜
多细胞藻类,
扁平叶状体,
紫色或褐绿色。
海带
多细胞藻类,
长条扁平叶状体,褐绿色。
探究实践
2.在什么地方能采集到这些植物?这些植物有根、茎、叶吗?它们能在陆地上生长吗?为什么?
探索活动
①在水中能采集到藻类植物。
②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③一般不能在陆上生长。
因为的藻类没有根,不能从土壤吸收水分;繁殖也离不开水。
衣藻
水绵
紫菜
海带
探究实践
请归纳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
(2)形态结构
③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1)生活环境
多数藻类植物只能生活在水中。
②有绿色的,也有褐色或紫红色的;
①有单细胞藻类,也有多细胞的藻类;
衣藻
水绵
紫菜
海带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的植物叫藻类植物。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探究实践
在阴湿的地面、背阴的墙面上,或在一些古老的树干上,往往密集生长着许多矮小如绿毯一样的植物,如葫芦藓、墙藓等。
墙藓
葫芦藓
大灰藓
探究实践
采集一小撮葫芦藓,用牙签从中分出几株;观察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它有根、茎、叶吗?用刻度尺测量葫芦藓的高度。用牙签刺破项上的膨大部分,看看里面有什么。
探索活动
有茎和叶,但没有真正的根。
绿色或褐色的细小颗粒
1-3厘米左右,很矮小


假根
与藻类植物相比,葫芦薛有明显的茎和叶,但没有真正的根,这样的植物叫苔藓植物。
探究实践
在森林或山野中,生长着肾蕨、芒萁等,它们属于蕨类植物。有些蕨类植物由于姿态优美,且能在阴暗环境中生长,成了人们喜爱的家庭盆裁植物,如铁线蕨、鸟巢蕨等。
肾蕨 芒萁 铁线蕨 鸟巢蕨
探究实践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得多,结构更加复杂,有明显的根、茎、叶。



叶常呈羽状
到了夏天,叶背面会长出隆起的孢子囊,内有很多孢子。
蕨类背面的孢子囊
探究实践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后从孢子囊中散落出来,如果落在适宜的地方,就会萌发生长,成为新个体。
孢子
原叶体
幼蕨

探究实践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会产生种子,但能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所以也称为孢子植物。
探究实践
从形态结构上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思考与讨论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形态结构
生活环境
关系 阴湿环境
不能脱离水
阴湿环境
适应陆地生活
大都生活在水中
有根、茎、叶
有茎、叶、假根
无根、茎、叶
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迁移应用
1.北宋欧阳修的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唐朝刘禹锡的诗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位诗人所描述的“绿”,是自然界中的哪些植物类群引起的( )
A. 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B.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C.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 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
A
2.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藻类植物的共同点是(  )
A.都生活在水中 B.都是多细胞植物
C.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D.都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
迁移应用
3.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但没有种子,这类植物属于( )
A.种子植物 B.藻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蕨类植物
D
4.下列植物中,都能产生孢子的是(  )
A.葫芦藓和胎生狗脊 B.地钱和银杏 C.铁树和水杉 D.蕨和银杏
A
5.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植物有_____、_____、_____的分化。
(2)植物叶的背面有些斑点表示该植物生有大量的孢子囊,
说明该植物用________繁殖下一代。
(3)根据以上信息判断该植物属于_______植物。



孢子
蕨类
板书设计
第2节 形形色色的植物(第1课时)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节 形形色色的植物(第1课时)
【核心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与要求】
5.2 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④说出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的主要特点。
⑥观察和描述常见生物的生活环境,感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说出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的主要特点及相关代表植物的名称;初步学会对植物进行分类;
2.科学思维:利用特征对比的方法对植物进行分类;体会植物的结构和环境相适应;
3.探究实践:通过利用图文资料及对比分析,掌握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的特征。
4.态度责任:初步形成合作交流的习惯,树立爱护植被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新浙教版七上第二章第2节的第1课时,主要内容为藻类植物、苔藓类植物和蕨类植物,引导学生了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活环境,体会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念,并对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这为后续学习也提供了研究样本,所以本课时也是不可或缺的。
【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走进大自然,放眼四周,到处都是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被称为生命的色彩。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植物有50多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 形态各异的植物,是否有共同的特点?它们的形态结构与环境有怎样的关系? 引入新课。
调查校园植物 、调查所需器材: 放大镜、照相机、记录表、笔等 2、调查过程中,注意: (1)小组活动,安全第一; (2)不破坏植被,不掐花折枝,践踏草坪; (3)仔细观察,及时记录: ①记录认识的植物:名称、生长环境等; ②记录不认识的植物:描述形态(叶、花、茎等)、生长环境,必要时可画图或拍照; ③课后可扩大在社区、公园等区域调查。 3、身边的植物精彩纷呈: (1)能开花的植物:桂花树、桔树、月季……等; 花朵大而鲜艳的植物:广玉兰、合欢树…等; 花朵细小的植物:樱花树、野菊花、野豌豆…等; (2)主干粗壮的植物:杏树、松树、香樟树……等; (3)叶片扁平的植物:冬青、桑树、红枫……等; (4)叶片尖细、针状或刺状的植物:仙人掌、迎客松……等; (5)生长在阴暗、潮湿处的植物:地衣、墙藓、葫芦藓……等。 不同环境中生活着不同形态结构的植物。 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 可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校园植物调查,在此基础进行教学 过渡
藻类植物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描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时,吟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名句。 每当春天来临,原本清澈的湖水会泛起绿意。 为什么春天来了,无色的水就会变成绿色?你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春天气温回升,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物生活在水中,使水体呈现绿色。所以我们看上去,好像水变绿了。 视频:藻类植物 探索活动: 1.结合当地实际,采集或搜集如图所示的衣藻、水绵、紫菜、海带等植物。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仔细观察它们的结构,并及时记录。 藻类植物的结构形态: (1)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 ①衣藻:生活在淡水中的单细胞藻类植物,所有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②水绵:生活在淡水中的多细胞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丝状体。丝状体由长形的细胞彼此连接起来的,每个细胞内具有带状的叶绿体和细胞核,以及大型的液泡繁殖的方法可由一个丝状体断脱成数节,每节可形成一个新的丝状体。 ③海带:生活在海水中的多细胞藻类植物,整个植物体没有根、茎、叶,藻体为长条扁平叶状体,褐绿色。 ④紫菜:生活在海水中的多细胞藻类植物,整个植物体没有根、茎、叶,藻体扁平叶状体,紫色或褐绿色。 探索活动: 2.在什么地方能采集到这些植物?这些植物有根、茎、叶吗?它们能在陆地上生长吗?为什么? ①在水中能采集到藻类植物。 ②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③一般不能在陆上生长。因为的藻类没有根,不能从土壤吸收水分;繁殖也离不开水。 江水变绿是春常见的现象,由此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未知欲 通过学生探索观察,找出藻类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加深对藻类的认识。
苔藓植物 1、苔藓植物的生活环境: 苔藓植物一般生活在阴暗潮湿处,如在阴湿的地面、背阴的墙面上,或在一些古老的树干上,往往密集生长着许多矮小如绿毯一样的植物。 2、代表植物:葫芦藓、墙藓等。 探索活动: 采集一小撮葫芦藓,用牙签从中分出几株;观察葫芦藓的形态结构: (1)它有根、茎、叶吗? 参考:有茎和叶,但没有真正的根。 (2)用刻度尺测量葫芦藓的高度。 参考: 1-3厘米左右 ,很矮小 (3)用牙签刺破顶上的膨大部分,看看里面有什么。 参考:绿色或褐色的细小颗粒 3、苔藓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葫芦藓很矮小,有明显的茎叶分化,但是没有真正的根。 葫芦藓一般为黄绿色,叶长舌状,有的可见紫红色细长的蒴柄,上部弯曲,着生梨形孢蒴,孢蒴里面有大量的孢子。 孢子是苔藓植物的生殖细胞。
蕨类植物 1、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 蕨类植物一般生活森林或山野中。 2、代表植物:芒萁、肾蕨、铁线蕨、鸟巢蕨等。 注:铁线蕨和鸟巢蕨等,常因形态优美而成盆栽。 3、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得多,结构更加复杂,有明显的根、茎、叶分化。叶常呈羽状,到了夏天,叶的背面会长出隆起的孢子囊,内有很多孢子。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后从孢子囊中散落出来,如果落在适宜的地方,就会萌发生长,成为新个体。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会产生种子,但能通过产生孢子来繁殖后代,它们都称为孢子植物。 思考与讨论: 从形态结构上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对三类植物的再认识。 比较,使学生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结构与环境相适应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