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2《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课时教案(共2课时,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2《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课时教案(共2课时,表格式)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方案
年级 五年级 单元名称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 单元总课时 7
大概念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
设计者
背景分析 单元三课所对应的核心素养是 “政治认同”。本单元内容属于家国情怀部分,对应《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中“对家庭有深厚的情感,热爱家乡,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初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感受中华传统优秀的魅力和民间艺术,第一学段目标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文化符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亲切感。第三学段目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性成果及其意义,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文明成就感到自豪。本单元三课内容,从“家乡风俗”到“民间艺术”,再到“家乡的发展与问题”,引导学生感受风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理性看待风俗的演变,关心和保护民间艺术,为家乡发展作贡献。第1课《我们当地的风俗》,从学生熟悉的家乡风俗入手,了解当地风俗所蕴含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性看待风俗的演变。第2课《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引导学生了解全国各地和当地的民间艺术,认识民间艺术的价值和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能够积极参与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第3课《家乡的喜与忧》,立足家乡的整体发展变化,引导学生通过调查活动,感受家乡发展带来的巨变及存在的问题,并能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五年级学生对于家乡的物产、自然环境及名人有一定的了解,但本单元家乡的文化形态更为抽象,加之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所限,大部分学生对家乡风俗和民间艺术的感受和认知相当薄弱。因而在教学中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风俗,学生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组织学生课前进行调查、采访,引导学生了解家乡风俗、民间艺术及家乡发展状况,以此帮助学生成为家乡发展的关心者、参与者和建设者。
单元目标 1.感受风俗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并体会这些风俗所蕴含的传统美德。了解当地的节日风俗,并体会这些风俗所蕴含的美好祝愿和多样的情感。关注风俗的变化,并学会理性地对待风俗的演变。2.初步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关注当地的民间艺术,探究民间艺术产生的原因,感受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关心民间艺术的未来,力所能及地为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作贡献。 3.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关心和了解家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具有忧患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
评价设计 1.通过联系实际、观看视频等方式感受风俗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并体会这些风俗所蕴含的传统美德。了解当地的节日风俗,并体会这些风俗所蕴含的美好祝愿和多样的情感。关注风俗的变化,并学会理性地对待风俗的演变。(目标1)2.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初步了解我国著名的民间艺术。关注当地的民间艺术,探究民间艺术产生的原因,感受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关心民间艺术的未来,力所能及地为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作贡献。(目标2)3.通过调查实践、小组讨论等活动,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关心和了解家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具有忧患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目标3)
学与教活动设计
备注
课时教学方案
课时 《我们当地的风俗》 设计者
课时目标 1.了解身边家乡尊老爱幼的文化风俗以及这些风俗蕴含的传统美德。2.通过对家乡文化、风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3.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评价设计 1.知道当地的节日风俗,并体会这些风俗所蕴含的美好祝愿和多样的情感。2.能够关注风俗的变化,并学会理性地对待风俗的演变。
学与教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活动一:风俗就在身边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视频,让我们来寻找身边的风俗。(点击放视频) 生:学生观看视频。师:看了视频,你知道了什么风俗 生:剃胎毛。(预设: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次理发就是剃胎毛。)师:剃胎毛寄托着长辈对孩子的什么美好祝愿呢?生:.....师小结:(老师告诉大家)剃胎毛后可以让孩子的头发又黑又密,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它寄托着长辈对孩子的美好的祝愿。(出示课件。) 师:老师收集了一些伴随我们成长的风俗,大家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 报喜蛋 抓周 压岁钱师:你们知道报喜蛋的寓意吗?(出示课件)生:......师小结:红鸡蛋作为孩子降生的报喜标志,给亲友邻里送红鸡蛋也是分享得子的喜悦。师:孩子出生的时候我们就送红鸡蛋报喜,孩子周岁的时候又有什么风俗呢?生:抓周。师:那么,抓周风俗是怎么来的?请同学们看视频。(点击视频)生:学生自由看视频。师:看完了视频,那你知道抓周风俗寄托了长辈们哪些美好的祝愿吗?谁来说一说。(两三个学生说)小结:抓周的风俗不仅仅是预测宝宝将来职业的发展,也是一种祭祀祖先的活动,让自己的祖先保佑宝宝能够健康成长,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美好的祝愿。(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过年的时候你们最开心的是什么?生:收红包。师:那你们想了解压岁钱的风俗是怎么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点击视频)生:学生观看视频。师:通过视频,我们知道了压岁钱的由来,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几个红包,(出示红包,叫学生齐读红包祝愿语),这就是长辈们对你们的美好祝愿!小结:压岁钱、抓周等这些与我们成长有关的风俗,也逐渐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就是携幼爱幼助成长,它寄托着长辈对我们的美好的期盼和祝愿。(出示课件) 活动二 了解十二生肖师:这些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报喜蛋、压岁钱、剃胎发的风俗中,还体现在十二生肖的风俗中。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和家人的生肖是什么?谁来说说?生:自由说。师:同学们了解一些生肖的知识,说明同学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值得表扬。(课件出示)师:了解一件事物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看书、上网查资料,还可以向长辈们请教,今天我们就以阅读的方式来了解十二生肖的风俗。请同学们带着以下两个问题,(出示课件),快速阅读第73页的“阅读角”。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十二生肖的周期是多少年?生:12年。师:谁来回答第2小题?生:举手回答。小结:这位同学善于学习,能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我们要向他学习。我们的祖辈了让所有人包括不识字的人都能轻松记住自己哪年出生,于是就形成十二生肖文化,这生肖文化远流长。活动三 尊老敬老风俗师:我们在老一辈的关心爱护下茁壮成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伴随我们成长的很多风俗体现了爱幼的传统,相应地,也有很多风俗体现了尊老的美德。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尊老敬老的风俗吧。(点击视频)生:学生观看视频。师:视频中他们介绍了不同地方的尊老敬老风俗习惯。当长辈过生日的时候,晚辈都会给长辈祝寿。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你们想不想玩?生:想。师:请听好游戏规则:请同桌两个人,一个人演长辈,一个人演晚辈,长辈过生日的时候,晚辈要送上祝福。生:自由演。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演一演?生:学生演。师:还有哪个小组上来展示?生:学生继续演。师小结:通过表演,同学们已经懂得了如何给老人祝寿,以后遇到有老人过生日的时候,你们就可以送上美好的祝愿。师:每一年的敬老节那天,我们学校都开展了敬老活动,同学们还记得吗?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出示相应图片。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在敬老节当天组织同学们看望慰问老人的敬老活动,表示我们对老人的尊敬。师:同学们在家里,我们还可以为长辈做了什么事呢?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图片。师小结:尊老敬老是中华传统美德,我们要把这种美德代代相传。(出示课件),(板书:尊老敬老好美德)四、兴趣延伸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生:自由回答问题。师小结结尾: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这些风俗的都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这些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板书:代代相传永不忘。)师:除了这节课了解到的风俗及文化,同学们在课后再去搜集更多的风俗,了解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下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奇妙的节日风俗。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第二课时活动一:传统节日的不同风俗 同学们,下午好!唐老师又和大家见面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少身边的风俗。如果说风俗文化是一篇炫丽的华章,那么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便是几笔惊艳的墨彩。今天我们让一起走进奇妙的节日风俗。【板书:奇妙的节日风俗】2.品端午(1)师:你们瞧!老师手中拿着的粽子(出示实物)是什么节日必不可少的美食?没错!就是端午节。一说端午节,就不得不提到一位诗人——屈原。(2)阅读角:(3)你们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是什么风俗?(视频:龙舟赛)(4)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不仅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风俗。同学们,你们那儿是怎样庆祝这个节日的?师:感谢同学们的精彩分享,让我们了解了江西各地庆祝端午的不同风俗,其实在全国各地也有不少的庆祝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视频:其他地方端午风俗)过渡:相同的节日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就形成了各地有差异的节日风俗。【板书:传统节日的不同风俗】3.游戏:翻翻乐 (走进传统佳节) 活动二:当地独特的节日风俗1. 其实,除了传统节日,许多地方还有不少当地特有节日。让我们去往祖国的天南地北,听听当地的同学是怎么介绍他们那儿特有的节日。【板书:当地独特的节日风俗】2.同学们你们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和风俗吗?请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节日收集相关资料与大家分享。师:感谢以上同学给我们带来精彩分享,让我们了解了三月三的由来并且欣赏了有趣的山歌对唱。3.阅读角:《那慕达大会》(视频)4.分享会:我们当地独特的节日同学们讨论的如何?我们来开个节日风俗分享会,谁想先来介绍家乡独特的节日?(交流汇报)【板书:莲花节、晒红节、吃新节】活动三:节日风俗寄托的祝愿1.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2.填一填:节日的风俗 寄托的祝愿和情感3.汇报交流4.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去往了祖国的各地,领略了传统节日的不同风俗,了解了当地独特的节日风俗。不同的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但都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愿。【板书:寄托美好祝愿】然而在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家乡的风俗习惯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唐老师请同学们课后做一项“家乡风俗演变小调查”的活动,请你调查一下自己所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的风俗。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探讨!
备注
课时教学方案
课时 《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设计者
课时目标 1.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感受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2.培养审美能力,能够发现民间艺术的魅力。3.知识目标:了解民间艺术的种类和各地著名的民间艺术,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知道民间艺术有满足生活、审美需要的作用,还能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
评价设计 1.关注当地的民间艺术,探究民间艺术产生的原因。2.感受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3.关心民间艺术的未来,力所能及地为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作贡献。
学与教活动设计 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封神秘的召集令。想不想知道它的内容想?那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吧。原来是民间艺术博览会少儿专场发出的召集令,想不想参加民间艺术博览会?学生:想老师:有没有信心争取到分会场的承办资格活动一:走进我国民间艺术(1)了解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师:我国有哪些负有盛名的民间艺术?1.出示图片(京韵大鼓、辽宁秧歌、舞狮、杨柳青年画、青花瓷 …… )这都是我们中国的民间艺术。(2)了解我国民间艺术数量多、分布广师:为了增强大家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咱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就我们刚刚列举的这些民间艺术,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产生的地区位置吗?师小结:是呀!民间艺术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星,遍布全国各地。我国的民间艺术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分布广泛。(板贴:分布广泛)(3)了解民间艺术种类师:这么多的艺术形式,可以有多角度的分类方法。分完类,你感受到了我国民间艺术有什么特点呢?是的,我国民间艺术种类繁多(板贴:种类繁多),异常丰富。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活动二:民间艺术特色明师:这些民间艺术受到地域、环境、人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了不同的特点和魅力。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交流这些民间艺术吧。 舞狮表演。你见过吗?是不是很精彩?尤其是在二米多高的铁桩子上表演,既惊险又刺激。想了解更多舞狮背后的文化吗?师:相信同学们一定懂了。舞狮可以驱赶瘟疫,有辟邪纳福之意。庆贺新春,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4月15日是第40届潍坊风筝节,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第40届潍坊风筝节的盛大场景,一起看,看完后,感觉自己好像也来到了风筝节现场呢!各式各样的风筝造型,充分展示出人民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它们都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表达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自由说)师:是的。很多民间艺术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板贴:地方特色)师:同学们,交流到这里,你有什么感悟?(生自由说)师总结:同学们,你们说得太好了!我们祖国地域辽阔,民间艺术多姿多彩,魅力无穷,我们山东也有不少闻名遐迩的民间艺术。活动三:家乡民间艺术大展示小分享: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在你生活的地方也有不少令人骄傲的民间艺术。结合课前的小调查,小组内和同学分享你生活的地方有哪些民间艺术,并选取一种你喜欢的民间艺术说说你对它的了解。分小组上台展示:师总结:我还知道剪纸这一民间艺术有纳福迎祥之意,人们祈求丰衣足食、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通过剪纸传达出来。师:真是大开眼界1.看到家乡的民间艺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2.师总结:是啊,每一种技艺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心血,更需要手艺人的那份坚持和执着。师总结:这些民间艺术,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它们流行于乡村里巷,存在于老百姓茶余饭后,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和审美心理,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最基本、最朴素、最真挚的体现,更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魅力所在!知识补充:知识窗: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引出主题师:同学们,民间艺术的多姿多彩,我们在前面课程的学习中已经充分领略,但你们知道吗?在当下的发展中,民间艺术遇到了一些困境,让我们通过今天课程去了解一下吧,让我们走进第三课时,保护民间艺术。活动一:民间艺术新闻播报1.设置记者报道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民间艺术面临衰落的困境。师:这节课的开始,让我们进入民间艺术新闻播报环节,同学们,来,跟着记者姐姐去了解这么三则报道。记者: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据调查,曾经广为流传的凤阳花鼓戏目前已濒临失传。由于学习时间长、经济效益低,没人肯学唱。记者:无独有偶,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惠山泥人的传承人王南仙从泥人厂退休后,二十多年一直没有拜师学艺的徒弟,为防止惠山泥人艺术失传,当地政府不得不通过给学徒发工资的方式给她招聘了九个徒弟。记者: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曾经大众喜闻乐见的皮影戏也是衰落的民间艺术之一。师:事实上,还有很多民间艺术也处在衰落的边缘,被爆出来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吹糖人、扎染、手工木雕、木版年画、黄梅戏这些民间艺术也日渐消失在大众视线中。2.设置对立观点,引导学生反思和纠正对民间艺术的错误认识。师:在记者采访调查中,我们发现,面对衰落的民间艺术,人们呈现出两种看法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民间艺术消失太可惜了,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消失就消失,没多大关系,同学们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你有怎样的感受?你怎么看待上述两种观点呢?师: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血脉传承中不可以缺少的一部分,民间艺术,我们要保护,传承和弘扬下去。师:面对一些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我们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他们。活动二:民间艺术走访调查1.设置记者走访调查情境,探究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师:记者们进行了民间艺术走访调查,我们跟着博学小记者团的朋友们进行了衰落的民间艺术走访调查,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的采访报道吧。记者: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探访了衰落的民间艺术——对联,我们来详细看看吧。对联1:我叫春联,曾经家家户户过年时都会把我粘贴在门面上或门框上。因为我对仗工整,辞藻优美,既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体现,也是中国人美好生活愿望的表达。对联2: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我逐渐被人们冷落,尤其是在大城市中,不少年轻人觉得我土气,过年时不再用我。而且,现在会写毛笔字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记者:贴对联是春节的传统习俗,面对衰落现状,人们也纷纷给出原因。人们1:社会不断发展,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受到忽视,很多人大力吸收外来文化,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越发少了。人们2:现在的春联内容陈旧,千篇一律,缺乏时代精神。印刷品春联里存在文化缺失。人们3:社会发展较快,而春联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作出改进或调整,年轻一代觉得春联很土气。记者:在走访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一些群众对对联的衰落十分惋惜,他们对对联的重振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人们1:可以开展春联征集评选活动,征集文化内涵深厚的春联加以推广。人们2:在中小学开设、普及书法课,弘扬传统文化。人们3:可以举办义写春联公益活动。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查实践,探究当地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师:在座的各位小记者,请你也实地走访调查一个衰落的民间艺术,完成下列调查报告。民间艺术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把凝结了我们祖先世世代代智慧和文化的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下去,不要在我们这代人消失,对我们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急迫的事情。活动三:民间艺术保护专题纪实1.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层面保护民间艺术的措施和法律。师:同学们,我国早已开始了民间艺术进行了保护之路,我们一起走进民间艺术保护专题纪实。师:国家做了很多的努力,来保护民间艺术,其中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国家把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从法律等多方面予以支持与保护。我们来看看相关的法律条文吧。我们也了解一下相关报道吧。2.多方面展示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的榜样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民间艺术保护的途径。师:在民间艺术的保护之路上,不少人以身作则,我们通过纪实报道去认识一下他们吧。师:民间文化的守望者——冯骥才,他像医生一样抢救民间文化,但是他看来,抢救的速度还是远远赶不上消失的速度,他说“如果文化消失了,民族也就没了”。师:再来通过下一则纪实报道认识另外一位民间艺术保护的先行者吧。师:有一些青年人,他们把民间艺术和流行文化紧密结合,让民间艺术得到更多人喜欢了。师:在民间艺术的保护之路上,有一些小学生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来通过阅读了解一下这些民间艺术小传人吧。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民间艺术,争做民间艺术小卫士。师:面对社会的发展,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你有什么方法保护和拯救优秀的民间艺术,不能让它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呢?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各位同学多了解民间艺术形式、多参与民间艺术活动、多宣传推广民间艺术,让民间艺术这颗珍宝一直被传承与发展。师:本节课到此结束,希望同学们有所获有所得,同学们再见!
备注
课时教学方案
课时 《家乡的喜与忧》 设计者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聚焦家乡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从家乡看得见、体会得到的变化中感受家乡的发展。2.通过多种方式的调查研究,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了解家乡的发展。
评价设计 1.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2.关心和了解家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3.具有忧患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
学与教活动设计 一、导入揭题同学们,家乡是一首童谣,传唱着儿时的记忆。家乡是一汪大海,承载着未来的梦想。今天王老师邀请你们去我的家乡南昌看一看,一起感受家乡的发展。(板书:家乡的发展)二、创设情境,游览家乡第一站:城市的地标师:今天我们要参观的第一站是家乡的城市地标师:同学们,通过采访你的家人,说一说你们了解到的黄河的故事吧!师:刚刚这两位同学通过询问家中长辈了解了家乡的发展变化。师:王老师根据政府公众信息网提供的信息,发现广场确实“大”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师:同学们,你们的家乡有哪些方便人们文化休闲的设施建设呢?让我们开展一个“家乡发展的小调查”吧!师:在调查以前我们首先要确定调查的主题,然后确定调查的方法,我们可以登录家乡所在地的政府公众信息网,收集家乡建设的信息;可以询问家中长辈所经历的家乡发展变化;还可以通过搜集材料、实地观察等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发展和变化。师:确定好主题,选择你最喜欢的调查方式,参与到认识家乡生活服务设施的活动中,一起去感受家乡的飞速发展吧!(板书:飞速发展)第二站:家乡的学校1.了解了家乡的文化设施,我们走进家乡的学校看看吧!(板书:教育方面)2.你们的学校也是这样的吗?3.那你们想知道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上学时,学校和教室长什么样子吗?老师带来一张照片(出旧教室图)和你身边的同学交流交流吧!4.接下来参观一下我们学校的藏书室吧。(出藏书室图片)这本书画面精美、色彩鲜艳,认识吧?(出图《道德法治》)没错,就是我们手中的课本。5.(出图《思想品德》)那这本呢?你一定没见过。师:你们的父母对它再熟悉不过了,这是他们上学时的课本,那时的课程叫《思想品德》,现在叫《道德与法治》。师:习总书记说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板书:优先发展)我们的家乡切实保障教育投入,教学设施不断完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力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参观完学校,我们接着去哪儿呢?第三站:家乡的医疗(出示图片)游客:哎哟哎哟,我身体突然有些不舒服,附近有医院吗?师:哎呀,有一个小游客生病了,他想去医院看病,正好我们顺便去了解一下家乡的医疗事业有哪些变化。(板书:医疗事业)他从医院回来以后呢,写了这样一篇日记:师:从日记中,你发现家乡的医疗事业有哪些变化?想一想吧!师:是呀,通过实地参观,我们看到家乡的医疗事业的持续发展(板书:持续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生活的保障。师:家乡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物质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善,这些都是看得见、体会得到的。三、为家乡点赞师:同学们,我们看到了家乡的发展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你想用哪些词语形容自己家乡的发展呢?人们又是怎样看待家乡的发展变化的?和身边的同学一起说说吧!师:王老师也想用一个字来形容我的家乡(贴“喜”),我的家乡正以可喜的姿态飞速发展,人们欢天喜地,喜笑颜开。让我们竖起大拇指,为自己的家乡点个赞吧!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同学们,再见!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师:上节课我们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带给人们生活的可喜变化。(板书:家乡的喜)今天风和日丽,天气晴好,我们一起去家乡郊游吧!师:看完以后,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是啊!家乡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心中怎能不感到“忧”虑?(板书:与忧)二、家乡发展问题我面对师:上节课我们开展了家乡发展小调查的活动,赵小原和同学们在参与调查活动时,发现家乡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听听他们是怎么交流的!1.工厂倒闭问题生:我邻居叔叔以前在家乡的一家工厂上班,那时工厂规模很大,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工作,工厂效益不错。后来,由于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没有技术创新,工厂就倒闭了。师:同学们,为什么工厂会倒闭呢?师:是呀,随着家乡经济的发展,面对问题我们不回避(板书:不回避)设备、工艺要不断更新,技术上努力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境地。一旦工厂倒闭,工人们将会面临失业,家乡的人们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一起来想办法(板书:想办法)老师带来一个办法,我们去借鉴一下法国南部格拉斯小镇的人们是怎么做的吧!(视频)师:可见,家乡要发展,企业要生存,只有及时地调整发展战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2.留守问题师:接着听听下面这位同学发现了家乡的什么问题呢 生:听爷爷说,村里盖了许多漂亮的楼房,但这些房子多为老人和小孩居住,村里的青壮年都进城务工了,老人和小孩的安全成了问题。师:恩,关注留守儿童和老人是当今社会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出示图片)老师这里有一份调查统计,请听:师:这次调查是令人揪心的,让我们去倾听一名留守儿童内心的感受吧。(视频)师:同学们,你身边有这样的同学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和老人?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吧!师:通过你们的发言,老师感受到你们是一群关心社会、关注家乡发展的孩子。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同样也很关注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湖北应城的“幸福食堂”,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视频)师:家乡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国家、社会甚至个人都能想办法解决。3.水污染问题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在发展建设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呢?老师带来一段视频。(水污染视频)你的家乡也遇到过水污染的问题吗?师:为了保护水资源,我国专门制定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水污染防治视频)师:在生活中我们要如何保护水资源呢?和同学交流交流吧!师:说得真好,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保护水资源,碧水蓝天的家乡才会发展得更快更好。4.农田盖房子问题师:那么家乡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呢?这是赵小原同学带来的照片。听听他怎么说?(出示图片)生:尽管家乡越来越富裕,但是也出现了问题。有一些农田被用来盖房子。师:听了赵小原的话,你有什么担忧呢?师:同学们,农田被用来盖房,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想一想吧!师:为了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制定了《土地管理法》。其中有这样一条规定(出示《土地管理法》封面和相关条例)师:我们的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秦岭违建别墅拆除”备受社会关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视频)师:是呀,生态兴则文明兴,有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农田保护就多了一份保障。三、家乡幸福建设我建议师:家乡的建设靠大家,家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老师建议你们共同商讨,通过写建议书的方式,一起解决家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板书:提建议)师:其实,我们的家乡在发展中还会面临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消失问题、垃圾处理不到位的问题、高峰期严重堵车的问题等等)师:同学们,选择你感兴趣的问题,写一份家乡发展建议书,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四、结课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在发展过程中既有令人欣喜的变化,也有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面对问题我们不回避、想办法解决,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一起为家乡的发展出力(板书:我为家乡发展出力)同学们,再见!
备注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