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课时在社会中成长【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冶》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二课时,本单元是八上教材 的第一单元,本单元对社会生活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册教材的地位。本单元以“走进社会 生活”为主题,有价值导向和行为指向的考虑,意在明确走进、认识、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是 中学生成长为负责任公民的必经之路。基于对社会生活由感性到理性的全面认识和思考,本单 元为后续各单元关于社会规则、社会责任和国家利益的探讨提供了逻辑起点和认识依据。本节课“在社会中成长”,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经验探究社会对个人成长的支持和帮助, 认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养成亲社会行为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努力践行。本节课由“在社会课堂中成长”“养成亲社会行为”两目组成。第一目“在社会课堂中成 长”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其二,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 开社会。第二目“养成亲社会行为”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 要性;其二,青少年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即怎么做的问题。【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大部分已经形成对社会的正向认识,愿意参与社会生活,能够遵守社会的公序 良俗,乐于服务和奉献社会,其行为表现出良好的亲社会性。部分学生存在社会参与的畏难情 绪,有参与愿望,但受交往能力限制和青春期闭锁心理影响,表现出内心彷徨、举棋不定、缺 少人生目标、孤芳自赏等各种不同形式。从八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发展来看,他们已经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经验,能初 步认识到自身发展与参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他们不仅需要来自家庭、同伴、老师的认可, 而且需要获得更富社会性的存在感,这就需要我们提供专业的引导,帮助其认识和理解“我与 社会”的关系,进而知道如何“在社会中成长”。基于以上考虑,教材第一课帮助学生在具体 社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理性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亲社会行为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 融入社会生活,促进个人发展。【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 成员。领会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健全人格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责任意识关心社会,了解时政,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教学重点】个人成长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1/4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了解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和感受。搜集典型案例和素材,体现教学的时代性特点;根据 教学内容,制作美观、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参加社区活动,走进社会,搜集相关典型案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风险社会,在生动鲜活 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在社会中成长”。二 、新课讲授 学生自主学习1.个人成长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P7) 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P8)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P8)4.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P8)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目标导学一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 运用你的经验。提问:你是否有与小东类似的经历 与同学交流分享你的付出和收获。 阅读教材内容,小组交流、讨论。提示:我与小东有类似的经历。例如,暑假期间,我在社区活动室教小区的老人使用智能手 机,虽然付出了时间体力精力,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人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目标追问材料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 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识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 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 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提问:材料说明了什么 阅读材料,小组交流、讨论。提示: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引导学生理解个人成长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目标导学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 探究与分享。提问:结合上图,说明食物、学习用品、衣服等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阅读教材内容,小组交流、讨论。2/4提示:农民通过播种、施肥、浇水、收割得到粮食,粮食经过加工在市场上出售,饭店师傅 或父母购买加工好的粮食,再经过加工才能变成食物。我们使用的图书是通过编辑认真编写、 印刷厂的工人印刷之后,再通过书店卖到我们手中的。衣服是纺织工人进行纺纱织布,为服装生 产厂等提供布匹,然后服装厂“对布匹进行再加工,生产成服装后在商场出售,我们才能购买。 等等。总结: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 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 质支持和精神滋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人的生存和发展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堂笔记1.个人成长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P7)(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过渡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目标导学一 学生研读教材第8页内容。 提问: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是什么 提示:(1)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2)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目标导学二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 探究与分享。提问:(1)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2)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小结:要学会谦让、分享和帮助他人;要关心社会发展;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要主动 关心社会,积极融人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等。设计意图本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知识。课堂笔记2.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P8)(1)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2)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3. 为什么养成亲社会行为 (P8)(1)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2)有利于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3)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 价值。(4)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4.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P8)(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养成。(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之所急。3/4(4)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5)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个人成长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了解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及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了解社会,关注 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4/4(在社会中成长)【板书设计】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 个人成长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 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做法【教学反思】本课素材的选取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热点,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学 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展现学生的真实想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探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