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直线运动 复习课件(共28张PPT)+知识梳理+真题汇编(有答案)-2025年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2 直线运动 复习课件(共28张PPT)+知识梳理+真题汇编(有答案)-2025年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资源简介

专题02 直线运动
考点01 质点、参考系
1.(2023.1 浙江学考)“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运行的情境如图所示,则 (  )
A.选地球为参考系,“天和”是静止的
B.选地球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C.选“天和”为参考系,“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D.选“神舟十五号”为参考系,“天和”是运动的
2.(2022.1浙江学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研究甲图中排球运动员扣球动作时,排球可以看成质点
B.研究乙图中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技术时,乒乓球不能看成质点
C.研究丙图中羽毛球运动员回击羽毛球动作时,羽毛球可以看成质点
D.研究丁图中体操运动员平衡木动作时,体操运动员可以看成质点
3.(2021.7浙江学考)2021年5月30日,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交会对接。“天舟”与“天和”对接成功后在轨运行的情境如图所示,则 (  )
A.选地球为参考系,“天舟”是静止的
B.选地球为参考系,“天和”是静止的
C.选“天和”为参考系,“天舟”是运动的
D.选“天舟”为参考系,“天和”是静止的
4.(2021.1浙江学考)2020年11月10日,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 909 m。“奋斗者”号照片如图所示,下列情况中“奋斗者”号一定可视为质点的是 (  )
A.估算下降总时间时 B.用推进器使其转弯时
C.在海沟中穿越窄缝时 D.科学家在其舱内进行实验时
5.(2021.1浙江学考)空中加油机给歼击机加油如图所示,加油机与歼击机 (  )
A.只需保持相同高度 B.只需保持相同速率
C.需要保持相同速度 D.必须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6.(2020.7浙江学考)如图所示,某地在端午节举行赛龙舟活动,所有龙舟均朝同一方向奋力前进。则 (  )
A.以岸为参考系,龙舟是静止的 B.以岸为参考系,龙舟是向前运动的
C.以某一龙舟为参考系,岸是静止的 D.以某一龙舟为参考系,岸是向前运动的
7.(2019.6浙江学考)如图所示,以甲为头雁的人字形雁阵以相同速度整齐滑翔。则 (  )
A.选地面为参考系,甲是静止的 B.选地面为参考系,乙是静止的
C.选甲为参考系,乙是运动的 D.选乙为参考系,甲是静止的
考点02 时间、位移
1.(2021.7浙江学考)2021年6月11日,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在浙江揭开战幕。在其中一个项目的比赛中,一选手顺利跑完5 000 m,取得了17 min 12 s的成绩。其中“5 000 m”“17 min 12 s”分别指 (  )
A.路程、时刻 B.路程、时间 C.位移、时刻 D.位移、时间
2.(2020.7浙江学考)“杭州西站”至“湖州站”间的高铁工程正在进行中。如图所示,铁路线长约80 km,单程需用时约0.4 h。其中“80 km”“0.4 h”分别指 (  )
A.位移、时刻 B.位移、时间 C.路程、时刻 D.路程、时间
3.(2020.1浙江学考)据2019年12月召开的第二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未来交通大会”的消息,我国的高速磁悬浮列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果该列车投入运营,从杭州到上海的200 km车程仅需20 min。其中的“200 km”“20 min”分别属于 (  )
A.路程、时刻 B.路程、时间间隔 C.位移、时刻 D.位移、时间间隔
考点03 速度、加速度
1.(2022.1浙江学考)2021年7月20日,速度可达600 km/h的磁悬浮列车在青岛下线投入使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600 km/h”约为2 160 m/s B.磁悬浮列车行驶时不受空气阻力
C.此磁悬浮列车的最大速度比高铁的大 D.题中“600 km/h”指的是全程平均速度的大小
2.(2021.1浙江学考)百米赛跑时小明到达终点的撞线速度是9.1 m/s。这里的“速度”表示 (  )
A.瞬时速度大小 B.平均速度大小 C.瞬时速度方向 D.平均速度方向
考点04 运动图像
1.(2022.1浙江学考)成熟的柿子从树上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描述柿子落地前运动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22.1浙江学考)蹦床运动是一项极具观赏性的体育项目。如图所示,一蹦床运动员正在训练,运动员竖直跳起离开蹦床向上运动至最高点,然后落回到蹦床。取向下为正方向,将运动员视为质点且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能描述其在空中运动的v-t图像是(  )
A B C D
3.(2021.7浙江学考)如图甲所示,一只蜗牛正在爬行。图乙是它由静止开始爬行0.2 s的v-t图像,则蜗牛在图乙所示过程中 (  )
甲 乙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在t =0.2 s时速度大小是2×10-3 m/s
4.(2021.1浙江学考)小车运动时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小车 (  )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在t=10 s时的速度大小是4 m/s D.在t=0时从静止开始运动
5.(2020.7浙江学考)如图所示,悬崖跳水爱好者正在进行跳水训练。将跳水爱好者视为质点,其空中运动视为自由落体运动,则能描述其空中运动的v-t图像是(  )
A B C D
6.(2020.1浙江学考)一个苹果落水过程中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能表示该苹果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7.(2019.6浙江学考)如图所示,真空玻璃管内的鸡毛、铜钱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能表示铜钱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考点05 自由落体运动
1.(2022.1浙江学考)如图所示,两同学合作进行反应时间的测定,甲同学捏住直尺的顶端,乙同学用手靠近直尺刻度为0的位置做捏尺的准备。甲同学放手让直尺下落,乙同学捏住直尺的位置在刻度15 cm处,g取10 m/s2,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  )
A. 0.05 s B. 0.10 s C. 0.17 s D. 0.25 s
参考答案
考点01质点、参考系
1.C “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选地球为参考系,二者都是运动的,故AB两项错误;“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二者相对静止,故C项正确,D项错误。
2.B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时,才能将该物体看成质点,甲、乙、丙三图中均要看技术动作,不能忽略球的大小和形状,故AC两项错误,B项正确;研究丁图中体操运动员的平衡木动作时,不可以忽略运动员自身的形体和大小,因此不能将体操运动员看成质点,故D项错误。
3.D 选地球为参考系,“天舟”和“天和”都是运动的,故AB两项错误;选“天和”为参考系,“天舟”是静止的,故C项错误。
4.A 估算潜水器下降的总时间时,潜水器的大小和形状相对运动的轨迹可以忽略,可以视为质点,故A项正确;用推进器使其转弯时和科学家在其舱内进行实验时,都需要研究潜水器本身的特点,不可视为质点,故BD两项错误;在海沟中穿越窄缝时,潜水器的大小和形状相对窄缝不可以忽略,不可视为质点,故C项错误。
5.C 空中加油机给歼击机加油时,加油机与歼击机相对静止,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即需要保持相同速度,故ABD三项错误,C项正确。
6.B 以岸为参考系,龙舟是向前运动的,故B项正确,A项错误;以某一龙舟为参考系,岸是向后运动的,故CD两项错误。
7.D 雁阵以相同速度整齐滑翔时,选地面为参考系,则所有的雁都是运动的,故AB两项错误;选其中一只雁为参考系,则其余的雁都是静止的,故C项错误,D项正确。
考点02 时间、位移
1.B 
2.D 
3.B 
考点03 速度、加速度
1.C “600 km/h”指最大速度,是瞬时速度的大小,约为166.67 m/s,故AD两项错误;磁悬浮列车行驶时受空气阻力影响,故B项错误。
2.A 
运动图像
1.C 柿子下落时不计空气阻力,因此可将该过程看作自由落体运动。由x=可知x与成正比,故AB两项错误;由v=gt可知v与t成正比,故C项正确,D项错误。
2.D 根据题意知向下为正方向,因此运动员先向上竖直跳起时v取负值,故D项正确。
3.D v-t图像中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加速度的大小,由图乙可知,蜗牛在0~0.2 s的过程中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是变加速直线运动,且在t=0.2 s时速度大小是2×10-3 m/s。
4.C v-t图像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于题中加速度不变且大于0,所以小车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B两项错误;在t=0时,小车的速度是2 m/s,所以小车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D项错误。
5.C 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由v=gt可知v-t图像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6.B 
7.A 
考点04 自由落体运动
1.C 下落的直尺做自由落体运动,由h=得t= s≈0.17 s。
7(共28张PPT)
专题02 直线运动
考试范围及要求——《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理解(b)
时间和位移:理解(b)
速度:简单应用(c)
加速度:简单应用(c)
速度与时间、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综合应用(d)
自由落体运动:简单应用(c)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识记(a)
质点、参考系、坐标系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参考系:描述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
坐标系: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是否真实存在?
还有哪些理想化模型?
课堂练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析铅球运动的距离, 可以把铅球视为为质点
B. 分析竞技体操男子双杠运动, 可以把运动员视为质点
C. 分析跳台跳水运动的技术动作, 可以把运动员视为质点
D. 分析竞技体操吊环运动, 可以把运动员视为质点
A
课堂练习
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以山石为参考系的
B. 诗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中“云与我俱东”是以船为参考系的
C. “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D. 物体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与参考系的选取无关
A
运动的描述
时刻与时间
路程与位移
速度
加速度
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一点,表示某一瞬间或某一瞬时
时间: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两点间的线段,表示一段过程
路程: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长度,只有大小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平均速度:反应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与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对应,方向与该过程的位移方向相同
瞬时速度:某时刻或某位置物体的运动快慢,方向为该点切线方向
单向直线运动
路程与位移大小相等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手机导航软件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出行的人们,更是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图是某位游客司机从北京天安门广场附近骑行前往北京南站,导航规划了三条路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研究人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可以把人看成质点
B. 图中的27分钟、31分钟、28分钟都表示时间间隔
C. 图中的5.4公里、6.1公里、5.6公里分别表示路程
D. 三条路径路程不同、时间不同、位移也不同
课堂练习
D
下列关于冬奥会运动项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运动员在进行500米短道速滑比赛,500米是指位移
B. 研究乙图中隋文静和韩聪花样滑冰比赛动作时可以将他们看作质点
C. 研究丙图中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比赛中完成动作在空中的时间为2分31秒,这里的2分31秒指的是时刻
D. 丁图中,钢架雪车运动员闫文港以4分01秒77
获得铜牌,在计算闫文港运动的平均速度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课堂练习
D
如图所示为某路段的一个区
间测速标志牌,一辆小汽车
通过此路段用时6分钟,则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里所说的“6分钟”为时刻
B.该汽车在此过程的位移大小一定为8km
C.该汽车在此过程的平均速率大小一定为80km/h
D.该汽车在此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一定为80km/h
课堂练习
C
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经B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 0;0
B. 4R ,向东;2πR,向东
C. 2πR,向东;4R
D. 4R,向东;2πR
课堂练习
D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 0.25m/s,向右
B. 0.25m/s,向左
C. 1m/s,向右
D. 1m/s,向左
课堂练习
B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那么( )
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 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2m/s
C. 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D. 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2m/s
课堂练习
C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那么( )
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 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2m/s
C. 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2m/s
D. 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2m/s
课堂练习
C
类比: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
速度v:表示运动快慢,大小由位移和时间共同决定,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速度变化量Δv=vt-v0:表示速度改变多少,大小由初末速度共同决定
加速度a:表示速度变化快慢,大小由速度变化量和时间共同决定,方向与Δv方向相同,与v方向没有必然联系
我国的某新型潜航器在某次试航中,测试垂直急速下潜、上浮性能,水面舰艇上的测试员发现仪表上显示潜航器在某时刻的速度为正值,加速度也是正值且大小不断减小直到为零,则该潜航器的运动情况为( )
A. 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 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为零为止
C. 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课堂练习
C
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
A. 物体运动时,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为零
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
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
课堂练习
B
根据下列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情况,对物体运动性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v>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B. v<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C. v<0,a>0,物体做减速运动
D. v>0,a>0,物体做加速运动
课堂练习
A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
定义
沿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分类
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
规律
实例:自由落体
做与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是个常量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v0=2.0m/s,它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4.5m,则它的加速度为( )
A. 0.5m/s2
B. 1.0m/s2
C. 1.5m/s2
D. 2.0m/s2
课堂练习
B
一物体以大小为2m/s的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s内位移大小为16m,则( )
A.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 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
C. 4s末的瞬时速度大小为6m/s
D. 2s内的位移大小为2m
课堂练习
C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4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 第1s内的位移是4m
B.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16m/s
C. 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2m
D.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4m/s
课堂练习
D
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B. 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
C. 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5
D. 经过第1m、第2m、第3m所用时间之比为1:√2:√3
课堂练习
B
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内与开始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1∶1
B. 1∶2
C. 3∶4
D. 4∶3
课堂练习
C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
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自由下落180米的距
离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
1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
速度为4m/s,问:(g=10m/s2)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瞬时速度是多少?
(2)离开飞机时到运动到达地面所用的总时
间为多少?
(3)运动员从多高地方离开飞机做跳伞表演?
课堂练习
答:(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瞬时速度是60m/s。
(2)离开飞机时到运动到达地面所用的总时间为10s。
(3)运动员从308m高地方离开飞机做跳伞表演。
运动的图像
位移时间图
速度时间图
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 1.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2.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
积表示位移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图像,关于该物体在0~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C. 物体在0~2s内做减速运动
D. 物体在0~2s内做加速运动
课堂练习
C
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 物体在第2s内和第3s内的
加速度是相同的
C. 物体在4s末返回出发点
D. 物体在6s末离出发点
位移为1m
课堂练习
A
谢谢聆听专题02 直线运动
考点01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一、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2.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物体的运动无影响或影响很小时可以忽略时,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
(

点拨】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
二、参考系与坐标系
1.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点拨】
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
2.坐标系:用来精确描述物体位置及位置变化.
三、时刻与时间间隔
1.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一点表示.
2.时间间隔:两个时刻间的间隔,简称时间,在时间轴上用一段表示.
四、路程和位移
1. 路程: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2. 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

点拨】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
五、速度与速率
1.平均速度: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

点拨】
平均速度的两个求解公式: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求平均速度要找准“位移”和发生这段位移所需的“时间”.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方向沿轨迹上质点所在点的切线方向指向前进的一侧.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
六、加速度
1.物理意义: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它是矢量.加速度又叫速度变化率.
2.定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Δv跟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a表示. .
3.方向:与速度变化Δv的方向一致,由合外力方向决定.但不一定与v的方向一致.
(

点拨】
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辨析
物理量
速度
v
速度的变化量
Δv
加速度(速度变化量)
a
物理意义
表示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公式
v=
Δv
=v-v0
a=
单位
m/s
m/s
m/s
2
决定因素
位移、时间
初、末速度
初速度、末速度、时间
方向
位移方向、运动方向
速度变化量的Δv方向
关系
三者无必然联系
,v
很大
,
Δv
可以很小
,
甚至为
0,a
可大可小
)
【技巧点拨】考点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加速度不变,v-t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3.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
(

点拨】

加速还是

减速不能简单的看a的正负,而看a与v的方向关系(同号或异号);若a与v同号,则做加速运动,若a与v异号,则做减速运动。
)
4.公式:
①速度时间关系:
②位移时间关系:
③速度位移关系:
(

点拨】
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应规定正方向,然后把矢量化为代数量求解,通常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凡是跟正方
向一致
的取“+”值,跟正方向相反的取“-”值.
)
二、匀变速运动的推论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差值是恒量,即
(

点拨】
不相邻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差
x
m

x
n
=(m-n)aT
2
.
)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某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三、运动的图像
1.位移图像(x-t图像):
①图像上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所对应速度;
②图像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③图像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
2.速度图像(v-t图像):
①在速度图像中,可以读出物体在任何时刻的速度;
②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等于物体的速度图像与这段时间轴所围面积的值.
(

点拨】
t轴上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沿正方向,t轴下方的“面积”表示
位移沿负方向
,如果上方与下方的“面积”大小相等,说明物体恰好回到出发点.
)
③在速度图像中,物体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图像上所对应的点的切线的斜率.
(

点拨】
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为正表示加速度
沿规定
的正方向,但物体不一定做加速运动;斜率为负,则
加速度沿负方向
,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
④图线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反向.
⑤图线是直线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匀速直线运动;图线是曲线表示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考点0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
一、自由落体
1.条件: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
2.性质:是一种初速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公式:
①速度时间关系:
②位移时间关系:
③速度位移关系: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