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2 遵守规则 教案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2 遵守规则 教案 (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学科 道德与 法治 年级 八 执教教师
课题 遵守规则 学 校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理解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理解社会规则与自由是辩证统一的; 形成遵守规则适应社会环境的具体要求; 道德修养: 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反思并改正不良行为,做个遵守规则 的人。 法治观念: 学会敬畏规则,有技巧地维护规则,又能根据社会变化情 况参与规则改进。
教学 重点、难 点 重点: 自由与规则的辩证关系 难点:
他律与自律的关系
教学 过程 导入:热身小游戏:假设现在,没有老师、没有同学,请 你摆出最想摆的舒服姿势, 持续5秒钟! 过渡: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多么舒 服的一件事,这便是自由的感觉。但我们不能继续了,为 什么呢 对,因为我们在上课,有课堂纪律、有班规、校 规等。 议题一:规则是否限制了自由 播放视频:《熊孩子闹高铁》 想一想: 1、熊孩子有喊、叫的自由吗 2、同车厢女生为何要他们安静 3、都有自由,各不相让会怎样 4、自由是无边无界随心所欲的吗 5、规则是否限制了自由 总结知识点:自由和规则的关系:
总:自由与规则不可分。 分(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正确的自由观) 分(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画个图,表明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吧! 议题二:有了规则,是否就实现了自由 材料:孩子的母亲:我的孩子我管不好他,我控制不了他, 三岁的小孩听不懂道理。孩子的奶奶:孩子在车上,没有 法律限制我们不让我们喊吧。孩子的爸爸:你是第一次坐 有孩子的高铁吗 是的话,那我原谅你了。 问:你如何评价他们 请说说看吧。 过渡:这些家长的观点,反映出他们推卸责任,是非不分 和规则意识淡薄,会给孩子起到不良的家庭教育效果。 出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家庭教育促进法》《三字经》 《人民网评》内容。 过渡:这种通过外在约束,来提醒、监督、奖惩的做法, 就叫他律。有了他律,就够了吗 就实现了自由吗 欣赏视频《一张湿巾纸搞定熊孩子》和《一位飞伦敦的妈 妈的手绘道歉卡》
过渡:前者是严于律己,是自律,后者就是将规则作为自 己行为的准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 敬畏规则。 总结知识点:如何做到遵守规则:A他律和自律;B敬畏规 则。 出示:图片+文字《被辱骂女生的事后发文》 问:这位女生的做法,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哪些要以此为 戒 总结知识点:如何维护规则。 ①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②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 守规则。 议题三:有了规则,就实现了永久自由吗 出示图片:长途漫游费正式取消———规则废除;儿童半价 票身高变化——规则调整;二维码、健康码——规则增加。 过渡:规则不是完美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完美要积极 的改进规则。 总结知识点:积极地改进规则(why 目的 how ) 四人小组合作:为避免“熊孩子“闹高铁,大家有什么解
决办法呢 总结。 赠送议题:规则在没有修改前,能违背规则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