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3.1做有梦想的少年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做有梦想的少年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教学内容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3.1《做有梦想的少年》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学生能够辩证认识梦想的意义,理解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道德修养 :明确个人行动对实现梦想的重要性,激发内心梦想动力,坚定信心,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努力进取。 责任意识 :体悟梦想的意义,激发追梦热情,敢于有梦,树立“有梦就有希望”的人生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学重点 理解梦想的内涵及其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认识到少年时期是树立梦想、追求梦想的关键时期。 引导学生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相结合,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梦想”概念具体化为可操作的行动计划和目标。 让学生理解并认同个人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间的内在联系。 激发学生追梦的热情和动力,培养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坚持梦想的决心和勇气。
教学过程
导入 观看视频《解放军环台军演全面升级》 思考:这次解放军环台军演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 教师:台湾统一的梦想很快就要实现了。
授新课 【探究活动】小计:我堂哥回乡创业承包了蔬菜大棚,还引进了现代技术。我要好好学习,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小可:我国的芯片技术一直被国外“卡脖子”我要研发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 小美:我觉得大国工匠很厉害,我将来也想学习一门技术,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小国:我的梦想是拥有七彩人生——我想去周游世界,我想做环保志愿者,我还想...... 思考1:你的梦想是什么 如果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学生: 教师: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会有希望。 思考2:向收复台湾的英雄学习,我们青少年应追求怎样的梦想 学生: 教师:少年的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少年的梦想,与个人志向紧密相连。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 【材料一】1998年,六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是一名一年级小学生。一天,老师在上课时讲道:在非洲,许多孩子没有玩具,也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甚至喝不上干净的水,许多人因为喝不上干净的水而死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小瑞恩暗暗下定了决心。起初,挖井的钱是靠他一个人做家务赚来的,在他的感召下,亲威、朋友邻居纷纷加入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成年人,人们纷纷解囊相助。2000年,瑞恩的第一口井打好了:2001年,“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挖了七十多口井。 思考:瑞恩的梦想是什么 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 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怎样的启发 学生: 教师:有梦想,就会有希望。人类需要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材料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少年立志,一生追梦。有一次,学校组织学农活动,年少的袁隆平被田园的美景深深吸引心中特别向往那种田园之美、农艺之乐。从那时起,他就想长大以后一定要学农。随着年龄的增长,愿望更加强烈学农成为了他的人生志向。考大学时,他说服父母:“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最终他如愿进了相辉学院的农艺系。在大学学习期间。他立志要改造农村,为农民做点实事。就这样,袁隆平选择了与农业相伴一生,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事业。他的杰出成就不仅造福中国,而且惠及全世界。 思考:袁隆平青少年时期的志向对他的人生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袁隆平的追梦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学生: 教师: 【探究分享】观看视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思考:你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 学生: 教师:少年的梦想,与个人志向紧密相连“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探究分享】“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思考:作为今天的中国少年,你的梦想是什么 请把它写在梦想纸片上。 学生: 教师:少年的梦想,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