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1法律为我们护航 执教者:一、教材分析 本框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10.1课,在学生了解了法律的相关 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了解未成年人的权利,增强自我保护的 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结合身边的案例,学习法律知识,掌握运用 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 护法》等法律及相关案例,了解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网络保护等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世界充满好奇,但他们的三观尚未形成, 生活经验缺乏,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不良行为甚至 是违法行为,已经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法律的基本知识,知道有专门 的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但权利意识淡薄,需要引导未成年人学习 相关法律知识,感受法律保护带来的美好生活,进而自觉接受来自 各方面的保护,珍惜自己的合法权利,为过健康安全的生活奠定良 好的情感、能力基础。三、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未成年人需 要受到特殊保护的原因,体会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与保护。 逐步提高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2、通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初步树立法治意 识,学会尊重和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为国家法 治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四、教学重 点、难点 1.重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的特殊关爱和保护 2.难点: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五、教学过程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 实话实说 课前小调查 1、你看过直播吗 2、你有过直播打赏的经历吗 3、到目前为止打赏的金额有 多少 出示材料: 10岁女孩一晚打赏主播近10 万 元 ; 11岁男孩玩游戏打赏主播花 光40万卖房款; 初二学生70天打赏网络主播 158万;等等 Q:从这些未成年人直播打赏 的案例,可以看出哪些共同点 未成年人直播打赏会造成哪 些影响 学生根据自身实 际情况进行回答 学生的兴趣与参 与课堂的积极性 得到提高。 选取学生生活 中 的 真 实 情 境,引导学生认 识到生活中存 在较多侵害未 成年人健康成 长的因素。需要 给予特殊保护 与关爱。环节一 思 现 象 — 需要保护 1、(1)视频播放《11岁女孩 巨额打赏》 Q1:结合视频思考:未成年人 巨额直播打赏的原因 1、学生根据视频 中的信息以及学 案中提供的信息 进行分组讨论。 1、考察学生的 信息理解分析 归纳整理的能 力,学会多角度(2)展示国际对儿童权益关 注的发展历程及习近平主席 对儿童的关注 Q2: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 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 殊保护 小结: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 护的原因(未成年人自身特点 人类发展角度) 2、未成年人巨额打赏的钱能 不能追回来呢 主播:洋洋是主动送礼物给我 的,不存在欺骗行为,从法律 角度来讲,我没有构成诈骗, 这个打赏的钱我不退。 洋洋哥哥:洋洋还是学生,自 己还没有挣钱的能力,钱是爸 妈的,打赏的钱要退回来。 你支持谁的观点,说明理由。 小结:《民法典》规定第十九 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 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 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 意、追认。本案中未成年人受 法律特殊保护可以追回。 3、思辨:未成年人巨额打赏 的钱可以追回,成年人打赏的 钱追不回,这违背了法律面前 一律平等的原则吗 追问1:我们可以看到《民法 典》中对未成年人的行为有特 殊规定,给予特殊保护,那除 了《民法典》对未成年人有专 门保护,你还知道哪些法律的 保护 追问2:保护未成年人是谁 的责任 追问3:保障未成年人的六道 防线、主体、要求、地位 请你判断:下列保护分别属于 哪种保护 2、学生根据自己 的选择进行论证 分析。 3、学生于思维矛 盾处进行思辨。 追问:通过课前的 预习以及自己的 生活经验进行回 答,感受法律给予 未成年人的特殊 保护。明晰自己的 权利以及增强法 治观念。 判断:学生根据已 学进行判断 全方位思考问 题,同时结合国 际及国家的相 关资料,认同法 律对未成年人 的特殊保护 2、帮助学生解 决现实生活中 遇到的困惑问 题,让学生进一 步拉近书本知 识与现实生活 之间的距离,能 够增强法治意 识。 3、通过思辨让 学 生 进 行 思 考、解决学生思 维上的困惑,培 养学生审辩思 维能力。 对学生所学进 行检验,考察学 生的迁移运用 知识的能力环节二 知 法 宝 - - 善用保护 1、视频出示《四部门出台举 措禁止未成年人巨额直播打 赏》 Q:认真观看视频后思考,上 述举措属于哪种保护 2、小组讨论:除上述举措, 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思考,还可 采取哪些做法禁止未成年人 直播打赏 注意:从多角度出谋划策,可 结合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分工 明确:记录、展示、补充; 时间:3分钟 1、根据所学进行 分析判断 2、学生分组讨论, 根据注意要求进 行多角度出谋划 策,同时结合相关 未成年人保护法 的相关内容进行 学以致用 1、具体情境中 考察学生的实 际应用能力。 2、在提升学生 法治素养的基 础上,让学生能 够真实感受到 法律给予的关 爱。环节三 巧思辨-珍 惜保护 了解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 护后,针对此次女孩打赏网络 主播事件,班级里的小常同学 看了后发表感慨: 法律对我们未成年人给予特 殊保护,我们打赏出去的还可 以追回来,那我以后就可以充 分利用这个“特权”,随便打 赏啦,大不了事后让家长以我 还未成年为名,依靠法律再把 钱要回来 …… 如果你是小常的同学,对小常 的说法,你会如何回应他呢 学生对此观点进 行判断、论证、并 在思辨中树立正 确的行为准则,增 强法律意识与规 则意识。 通过思辨性问 题,帮助学生辨 析日常生活中 易 混 淆 的 思 想,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的权利 观,增强法治意 识与观念。在辨 析中进行追问 “如何珍惜法 律给予我们的 特殊保护”引导 学生认识到我 们在依法行使 自己权利的同 时要尊重与维 护他人的合法 权利,自己履行 公民的义务。课堂小结 通过本框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需要受到特 殊的保护,感受了法律对我们的特殊保护,知道了保护未成年人是 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六大保护自己下,我们要学会珍惜这特殊保 护,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尊重和维护 他人的权利,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法律的保护下绽放青春之花。作业设计 查阅《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了解学校保 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主要 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调查当地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状况,将 其中存在的问题写一份提案,择优提交有关部门。板书设计 自耳特点 家庭 学校 保护 保护 社 会 网 络 保护保护 特殊地定司法 保护 政府 保护 自我保护未成年课堂反思(围 绕基于追问 的 审 辨 思 维)200-300 字 本框教学注重对学生思辩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思考未成年人巨额 打赏的钱是否可以追回,从主播和被害者家属角度出发让学生思考, 利用法律条文进行印证是可以追回的;进而追问未成年人打赏的钱 可追回,成年人打赏的钱追不回,这违背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 则吗 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辨,澄清。最后再深究既然 打赏出去的还可以追回来,那我以后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权利,随 便打赏啦,大不了事后让家长以我还未成年为名,依靠法律再把钱 要回来等问题。再次让学生通过分析、判断、加之教师适时地引导, 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感受法的关爱、提 高法治素养、珍惜自身的权利,同时能够学会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