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练习(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练习
一、单选题
1.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100年来,闪耀着真理光辉的《共产党宣言》一直在照亮我们的奋斗之路,一直支撑着我们不懈奋斗。关于《共产党宣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③《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④《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恩格斯指出,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的著作是有价值的,并且将来也是有价值的,可是要攀登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余,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赏下面的山景那样,这有待诸一个德国人。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石
④空想社会主义者没能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新时代,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同志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以“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实现了这一理论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多看几遍《共产党宣言》,因为它( )
①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经典著作
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③为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④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许多思想家包括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对社会未来作出预见,但是,由于他们不懂得预见未来的科学方法,他们的预见往往带有浓厚的神秘性质和幻想色彩。马克思之所以能预见社会的未来是因为其( )
①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②创立了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
③看到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④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最终确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及工人运动的空前高涨,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 )
①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揭露与批判
②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③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到:“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绝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这告诉我们(  )
A.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B.科学社会主义是实践的产物,在中国的实践中形成
C.马克思主义因接受实践的检验而正确,并不断发展
D.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并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7.恩格斯指出:“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资产阶级不能控制的程度,只等待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去掌握它,以便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分配和管理”。此话表明( )
①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
②恩格斯的观点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
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总根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 )
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1847年11月,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宣言的形式起草同盟纲领,这个纲领就是《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它“一经问世就震动了全世界”“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这是因为《共产党宣言》( )
①揭露了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③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正确道路
④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共产党宣言》的这段话蕴含的道理是( )
①正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生产了它自身的掘墓人
②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③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④资产阶级在它的阶级统治中创造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作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可是以往的社会主义同这种唯物主义观点是不相容的,以往的社会主义固然批判过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但是它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因而也就不能对付这个生产方式;它只能简单地把它当作坏东西抛弃掉。它愈是义愤填膺地反对这种生产方式必然产生的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就愈是不能明白指出这种剥削在哪里和怎样发生……这已经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完成了。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被看作“必然产物”
③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对付这个生产方式”的方案
④空想社会主义的唯一价值是批判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代表欧文从“环境决定人的性格”理念出发,提出了一个改造资本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案。并于1824年出资买地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劳动公社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由农、工、商、学结合起来的大家庭,每个成员各尽所能,彼此团结互助。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实验无法持续下去。欧文的上述主张和做法( )
①是从抽象的伦理道德和理性原则设计出来的
②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为社会发展提供具体方法
④蕴含的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具有历史进步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3.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可见,马克思主义( )
①是科学的理论
②是人民的理论
③为人类解放提供了具体方法
④是开放的理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M高中高一年级同学在学校举办的政治学科节中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总结。以下事件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十月革命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绝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这表明( )
①《共产党宣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②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是在为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
③《共产党宣言》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阶级调和创造未来美好社会
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马克思说:“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 )
①源于资本家对一切生产资料的占有
②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的秘密
③阻碍了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共同富裕
④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学社会主义从《纯粹理性批判》《乌托邦》《原富》等理论书籍中吸收过营养。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创立了唯物史观。虽然剩余价值学说尚未形成完备的理论形态,但在《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等著作中已初步发现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在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显露出其固有的内在矛盾。如何制服资本主义这个“怪物”,人类社会向何处去?当时,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各种思潮和学说都不能回答这个时代之问。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的数量不断增长,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走向联合的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材料二 恩格斯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材料三 在马克思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已存在,但由于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
结合材料及教材P11和P14的知识,回答问题。
(1)请结合材料一,概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材料二中提到马克思一生中有两个发现,是指什么?请简述这两个发现的意义。
(3)请你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年前的1848年2月21日,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在伦敦以单行本问世,由此吹响了全球共产主义运动的号角。《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矗立起一座马克思主义精神丰碑。《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材料二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基和信仰之源,是共产党人的必读书、常读书,其蕴含的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多看几遍《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不断学习、深入研究。反复研读《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的必修课。
(1)结合材料一,请你分析《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人类历史进程。
(2)结合材料二,请谈谈你对新时代共产党人要反复研读《共产党宣言》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练习
一、单选题
1.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在上海出版。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100年来,闪耀着真理光辉的《共产党宣言》一直在照亮我们的奋斗之路,一直支撑着我们不懈奋斗。关于《共产党宣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③《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④《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①错误。
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也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正确。
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③错误。
④:《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恩格斯指出,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的著作是有价值的,并且将来也是有价值的,可是要攀登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余,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赏下面的山景那样,这有待诸一个德国人。据此,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石
④空想社会主义者没能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马克思著作能在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余的,说明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①正确。
②:材料没涉及无产阶级斗争与科学理论的关系,②不符合题意。
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石,③错误。
④: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的著作是有价值的但没有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没能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④正确。
故本题选B。
3.习近平总书记说,“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新时代,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同志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以“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实现了这一理论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多看几遍《共产党宣言》,因为它( )
①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经典著作
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③为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④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阅读《共产党宣言》,是因为它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经典著作,为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①③符合题意。
②:《共产党宣言》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②排除。
④:《共产党宣言》不是法律条文,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4.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许多思想家包括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对社会未来作出预见,但是,由于他们不懂得预见未来的科学方法,他们的预见往往带有浓厚的神秘性质和幻想色彩。马克思之所以能预见社会的未来是因为其( )
①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②创立了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
③看到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④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马克思之所以能预见社会的未来,是因为其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类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①④符合题意。
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创立了唯物主义”说法错误,②排除。
③:空想社会主义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也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5.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创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最终确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及工人运动的空前高涨,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 )
①对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揭露与批判
②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
③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
④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②③: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都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揭露与批判,该选项不能说明科学社会主义相对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故①排除。
④: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而且这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原因,故④排除。
故本题选B。
6.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到:“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绝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这告诉我们(  )
A.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B.科学社会主义是实践的产物,在中国的实践中形成
C.马克思主义因接受实践的检验而正确,并不断发展
D.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并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答案】D
【详解】A:题干强调马克思主义得到实践检验,不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问题,A排除。
B: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在中国的实践中形成的,B排除。
C: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正确性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真理。一种理论并不是说接受实践的检验就正确,也可能本实践证明是谬误,C排除。
D: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表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并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D正确。
故本题选D。
7.恩格斯指出:“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资产阶级不能控制的程度,只等待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去掌握它,以便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分配和管理”。此话表明( )
①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
②恩格斯的观点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
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灭亡的总根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材料中“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资产阶级不能控制的程度,只等待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去掌握它,以便建立这样一种制度”揭示了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性,“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分配和管理”,表明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其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①③正确。
②: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②错误。
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④错误。
故本题选B。
8.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 )
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②③:“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②③符合题意。
①:《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①错误。
④: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④错误。
故本题选B。
9.1847年11月,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宣言的形式起草同盟纲领,这个纲领就是《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它“一经问世就震动了全世界”“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这是因为《共产党宣言》( )
①揭露了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③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正确道路
④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②③:《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全世界”“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因为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找到了实现人类解放的正确道路,故②③符合题意。
①④:该两个选项都强调的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方面,故①④排除。
故本题选C。
10.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共产党宣言》的这段话蕴含的道理是( )
①正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生产了它自身的掘墓人
②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③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④资产阶级在它的阶级统治中创造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体现了正是资产阶级的统治生产了它自身的掘墓人,说明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①②符合题意。
③: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③说法错误。
④:材料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强调资产阶级的统治生产了它自身的掘墓人,而不是强调创造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1.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作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可是以往的社会主义同这种唯物主义观点是不相容的,以往的社会主义固然批判过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但是它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因而也就不能对付这个生产方式;它只能简单地把它当作坏东西抛弃掉。它愈是义愤填膺地反对这种生产方式必然产生的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就愈是不能明白指出这种剥削在哪里和怎样发生……这已经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完成了。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被看作“必然产物”
③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对付这个生产方式”的方案
④空想社会主义的唯一价值是批判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作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可是以往的社会主义同这种唯物主义观点是不相容的,它只能简单地把它当作坏东西抛弃掉。它愈是义愤填膺地反对这种生产方式必然产生的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就愈是不能明白指出这种剥削在哪里和怎样发生……这已经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完成了,说明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被看作“必然产物”,①②正确。
③:空想社会主义有“对付这个生产方式”的方案,③排除。
④:批判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唯一价值,空想社会主义还是科学社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2.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代表欧文从“环境决定人的性格”理念出发,提出了一个改造资本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案。并于1824年出资买地进行“新和谐公社”的共产主义新村实验,劳动公社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由农、工、商、学结合起来的大家庭,每个成员各尽所能,彼此团结互助。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实验无法持续下去。欧文的上述主张和做法( )
①是从抽象的伦理道德和理性原则设计出来的
②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为社会发展提供具体方法
④蕴含的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具有历史进步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D
【详解】①④: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从“环境决定人的性格”理念出发,提出了一个改造资本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方案。欧文甚至为此进行了实验,但均失败,欧文的上述主张和做法是从抽象的伦理道德和理性原则设计出来的,蕴含的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具有历史进步性,①④符合题意。
②:马克思主义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②错误。
③: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思想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并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具体方法,③错误。
故本题选D。
13.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可见,马克思主义( )
①是科学的理论
②是人民的理论
③为人类解放提供了具体方法
④是开放的理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共产党宣言》是“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人民立场、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理论,①②符合题意。
③: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解放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不提供具体方法,③表述错误。
④:材料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是开放的理论,④不选。
故本题选A。
14.M高中高一年级同学在学校举办的政治学科节中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这一主题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总结。以下事件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十月革命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①正确。
②: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错误。
③:十月革命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③正确。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飞跃,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5.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绝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这表明( )
①《共产党宣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②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是在为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
③《共产党宣言》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阶级调和创造未来美好社会
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②④:《共产党宣言》中“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的论述,表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是在为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②④正确。
①: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①排除。
③:空想社会主义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主张阶级调和创造未来美好社会,③排除。
故本题选B。
16.马克思说:“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 )
①源于资本家对一切生产资料的占有
②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的秘密
③阻碍了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共同富裕
④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源于资本家对一切生产资料的占有,①符合题意。
②:剩余价值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的秘密,②排除。
③: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阻碍了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共同富裕,③符合题意。
④: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④排除。
故本题选B。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学社会主义从《纯粹理性批判》《乌托邦》《原富》等理论书籍中吸收过营养。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创立了唯物史观。虽然剩余价值学说尚未形成完备的理论形态,但在《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等著作中已初步发现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在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显露出其固有的内在矛盾。如何制服资本主义这个“怪物”,人类社会向何处去?当时,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各种思潮和学说都不能回答这个时代之问。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的数量不断增长,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走向联合的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材料二 恩格斯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材料三 在马克思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已存在,但由于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的讲话
结合材料及教材P11和P14的知识,回答问题。
(1)请结合材料一,概述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2)材料二中提到马克思一生中有两个发现,是指什么?请简述这两个发现的意义。
(3)请你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
【答案】(1)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2)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意义: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②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③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3)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分析】背景素材: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考点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类主观题,需调用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创立条件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马克思主义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了人类思想和文化当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可联系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关键词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的数量不断增长,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可联系教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关键词③: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创立了唯物史观。在《哲学的贫困》《雇佣劳动与资本》等著作中已初步发现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可联系教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第一小问是体现类命题,要求材料二中提到马克思一生中有两个发现指什么,需要调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作答;第二小问为简答题,要求简述这两个发现的意义,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第一小问:
关键词:恩格斯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还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可联系两个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3)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谈谈对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的理解,需要调动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弊端的知识。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在马克思提出科学社会主义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已存在,但由于没有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因而也就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可联系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弊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年前的1848年2月21日,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在伦敦以单行本问世,由此吹响了全球共产主义运动的号角。《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矗立起一座马克思主义精神丰碑。《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
材料二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基和信仰之源,是共产党人的必读书、常读书,其蕴含的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多看几遍《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不断学习、深入研究。反复研读《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的必修课。
(1)结合材料一,请你分析《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人类历史进程。
(2)结合材料二,请谈谈你对新时代共产党人要反复研读《共产党宣言》的理解?
【答案】(1)《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是科学的理论。②《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为世界各国的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2)①新时代共产党人反复研读《共产党宣言》,有利于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新时代共产党人反复研读《共产党宣言》,有利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地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③新时代共产党人反复研读《共产党宣言》有利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投身民族复兴伟业。
【分析】背景素材:《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和影响
考点考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与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的知识,要求分析《共产党宣言》能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原因,结合材料,调用《共产党宣言》作用的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可联系《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理论的体现。
关键词②:“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矗立起一座马克思主义精神丰碑→可联系《共产党宣言》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③:“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吹响了全球共产主义运动的号角”→可联系《共产党宣言》阐述的理想目标。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分析新时代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反复研读《共产党宣言》,需要调用“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的知识,从《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的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基和信仰之源,是共产党人的必读书、常读书,其蕴含的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可联系有利于新时代共产党人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关键词②:《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值得不断学习、深入研究,有利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地增进人民福祉→可联系有利于新时代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关键词③:反复研读《共产党宣言》是共产党人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必修课→可联系有利于新时代共产党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