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科书 书 名:历史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学生能够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过程,感受到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价值。 2.时空观念:学生能够按时序论述中国近现代土地政策变化的过程,理解经济体制改革是符合国情、顺应历史潮流的。 3.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够通过史料总结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能阐述出改革带来的影响。 4.家国情怀: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生巨变的事实,同时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认识到这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增强民族自信心,树立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意义。 教学难点: 1.改革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图片展示:本课情境创设人物——脱贫致富的王蓝莓一家。 2.师: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序幕,此时,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为了中国人民新的目标。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王蓝莓一家,从脱贫穷、致富路、共富裕三部分,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吧。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历史问题情境,鲜活的人物形象,有助于帮助学生体验当时人们所处的历史背景,感受当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脱贫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脱贫穷的背景: 【探究一】 ①语音情境展示:王蓝莓与爸爸的语音对话。 ②师:此时的农村,农民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通过王蓝莓和她爸爸的对话中,我们来推测一下,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呢?没错,通过对关键词的整理,我们知道他们生活在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③材料展示:《人民公社时期的顺口溜》 材料: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的顺口溜 2.脱贫穷的途径: ①图片+材料展示:《红手印》及载文 ②师:在1978年,分田到户这个举动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但此时的他们还有着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自负盈亏的决心。 土地的公有制和劳动的人都没有变化,只是改变了生产和分配方式。当时的人们都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变化,却产生了惊人的效果。 ③图片展示:《小岗村的丰收》+农民称赞包干到户的歌谣 材料: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农民赞扬包干到户的歌谣 ④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将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在一起。中国的农民敢为天下先,再次发扬了创新的精神,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这一生产道路,成功获得了中央的支持和认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广,到了1983年,在全国农村已普遍实行。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①材料展示:农业总产值和人均收入+1984年国庆群众“联产承包好”彩车图片 ②师:从这个表格中我们不难看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水平均有很大的提高。1984年国庆三十五周年群众游行队伍中“联产承包好”的彩车,进一步反映出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热烈拥护。我们的主人公,王蓝莓一家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农村现状的王蓝莓一家的情境创设和史料展示,引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端,理清时空线索后,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做铺垫,并感受到小岗村率先实行改革所冒的风险及取得的成效,体会改革的艰辛与成绩。论从史出的分析、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落实时空观念的同时,树立制度自信。 (二)致富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致富路的背景: 【探究二】 ①语音情境材料展示:王蓝莓与舅舅的语音对话+国有企业管理分配弊端 材料一:改革开放前的某一年,天气很热,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需要风扇、鼓风机,但是工厂、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购买降温设备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二:公私合营后,我国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的公有制,所有制形式比较单一,职工吃“大锅饭”、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 ②师:在材料中国有企业出现政企不分,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的现象,因为所有制形式单一,工人吃大锅饭,严重缺乏劳动积极性。这些问题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所以,如何增强企业活力成为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2.致富路的途径: ①学生探究独立完成表格: ②师:一时间“打工”“生意人”“个体户”“下海经商”成了热门词汇。一些我们熟知的品牌,如联想、海尔、万科、海信,也都在这一时期出现并且蓬勃发展。以农村为起点,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大大促进了城乡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来听听王蓝莓怎么说吧。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①王蓝莓语音展示: ②师:农村改革的成功为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了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城市经济的面貌焕然一新。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王蓝莓舅舅工厂的“规矩”,帮助学生生动理解国有企业弊端,意识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历史信息的分析、理解、总结的能力,进一步落实历史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能力,树立道路自信,涵育家国情怀。 (三)共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共富裕的背景: 【探究三】 ①语音情境展示:王蓝莓与同学小明的语音对话 ②师:随着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国有企业改革也在不断深化,但妨碍生产力发展的种种弊端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人民生活还存在着种种不便。 2.共富裕的途径: ①突破难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概念③师: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结合,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 ①材料展示: 材料一:到201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材料二:《中国2020年GDP数据统计》 ②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史无前例的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次真正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光辉典范。 设计意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小明家开超市”和“工厂转向生产电脑”,可以形象生动的帮助理解市场经济的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概念是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影响的论从史出,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树立学生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落实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目标。 三、小结 ①师:就像王蓝莓同学说的那样,开局一面墙,结局奔小康,这正是许多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 ②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模仿苏联的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到改革开放,摸索出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自己的路。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走的是一条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开创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路。如今新时代的改革开放已然开启,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凝聚中国力量,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 今天,我们的学习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③思维导图总结: 设计意图:从历史的角度了解我国的具体国情,认识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理解改革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适应时代要求,推动经济发展,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使命。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