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教科书 书 名: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知道英国1640年革命进程。 2.了解《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讲述英国1640年革命进程。
2.概括《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2.感悟革命的曲折,理解适合国情的制度能够促进国家的发展。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出示材料:英国国旗被称为“米字旗”,由深蓝底色和红、白色“米”字组成。此旗产生于1801年,是由原英格兰的白底红色正十旗、苏格兰的蓝底白色交叉十字旗和北爱尔兰的白底红色交叉十字旗重叠而成,形成一个“米”字。 【设计意图】以英国国旗作为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国国旗在17世纪的第一次演变正好与本节课的内容相关,起到了内容衔接的作用。 环节二:新课讲授——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教师活动1】讲述17世纪初英国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出示詹姆士一世的图片,并介绍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权神授”,渴望王权专断。他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提出问题1】詹姆士一世的做法为什么使得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 【学生活动1】思考17世纪英国的封建统治与以前英国的统治有何不同? 【设计意图1】制造悬念,让学生去思考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特殊国情,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师活动2】展示17世纪以前英国的法律和政治传统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史料概括。 “英格兰曾在1215年颁布《大宪章》,维护教俗贵族的特权,规定没有经过协商,国王无权征税,逐渐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由上下院构成,上院由贵族组成,下院由骑士和平民代表组成,征税权掌握在议会手中。” ——《世界历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80页 【提出问题2】《大宪章》和议会制度确立了英国哪些政治传统? 【学生活动2】根据教师的提示,对于材料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答案。 【设计意图2】培养学生史料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师活动3】展示英国资产阶级与王权斗争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分析。 “到了十六世纪,工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 展,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下院占了优势,同时权力也相应加强了, 除有权批准新税外,更取得了广泛的立法权。……十七世纪初,王权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便利用议会,团结各阶层群众, 在议会内外同封建王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 ——张航《浅谈英国议会的历史作用》 【提出问题3】17世纪英国议会与王权斗争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3】根据教师的提示,对于材料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设计意图3】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议会与王权斗争的两大阶级,从而得出封建统治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环节三:新课讲授——革命的发生 【教师活动1】利用时间轴介绍查理一世与议会的冲突,1640年革命的经过和结果以及克伦 威尔独裁统治。 【提出问题1】1640年革命恢复了议会的权力吗?如果没有?你觉得议会会怎么做? 【学生活动1】紧跟教师的讲解思路,知道1640年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学会从革命结果倒追问革命原因,明白英国革命还要继续。 【设计意图1】利用时间轴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简明化,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历史时间观。 【教师活动2】展示克伦威尔死后,英国王朝复辟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革命的特点。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军官争权夺利,政局动荡不安。新贵族和资产级决定恢复斯图亚特王朝,但要求以承认议会的权力为条件。……1660年,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 ——《世界历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81-82页 【提出问题2】议会处死国王后来又恢复王朝,体现了英国革命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2】学生通过材料和教师的引导,得出革命具有反复性的特点。 【设计意图2】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 环节四:新课讲授——《权利法案》 【教师活动1】展示材料和图片介绍英国光荣革命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提出问题1】议会恢复王朝,又废黜国王,又迎请另一个国王,体现英国革命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1】学生通过材料和教师的引导,得出革命具有妥协性的特点。 【教师活动2】展示《权利法案》的部分条款: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世界历史》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83页 【提出问题2】《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 【学生活动2】学生通过材料和教师的引导,得出限制了国王的立法、征税和军权。 【设计意图2】培养学生史料阅读和概括能力。 【教师活动3】展示英国首相和英国国王的图片,解释君主立宪制的含义。 【学生活动3】学生通过时政材料和教师的引导,知道了君主立宪制,议会行使最高权力,国王统而不治。 【设计意图3】历史与时政相结合,增加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教师活动4】呈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间轴。 【学生活动4】直观感悟革命的反复曲折。 【设计意图4】利用时间轴将复杂的历史事件简明化,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历史时间观。 【教师活动5】展示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从1640年英国革命爆发,到1688年光荣革命,再到1851年工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用了约200年时间,冲出欧洲,引领世界,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在这个过程中,英国人善于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最后通过制度变革超越了自己,开始登上世界的顶峰,步入最为辉煌的岁月。” ——刘成《从革命到革命》 【提出问题5】根据材料,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学生活动5】学生通过材料阅读和教师的引导,得出革命意义为推翻君主专制,开辟资本本主义道路,促进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英国工业革命和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奠定了政治基础。 【设计意图5】培养学生史料阅读、分析和概括能力。 环节五:思维导图小结:适合国情的制度能够促进国家的发展。 【设计意图】思维导图具有语言简洁、结构清晰和思维引导的特点,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小结,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历史因果联系和逻辑关系。 环节六:作业设计 【作业名称】撰写一篇主题为《制度与道路》小论文 【材料阅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经历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 【作业要求】①自拟题目;②史论结合、有理有据;③运用本节课英国史的史实,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内容进行论述;④字数不超过250字。 【设计意图】本次作业设计紧贴中考的考查形式小论文,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开放性的答案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