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关爱他人课件(28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关爱他人课件(28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部编版)八年级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道德与法治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7.1 关爱他人
1.政治认同:感受关爱的力量,增强关爱他人的意识。
2.道德修养: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热情服务、奉献社会的道德要求,培育优良的品行;
3.法治观念:运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关爱他人的意义。
4.健全人格:懂得关爱要尽己所能,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5.责任意识:知道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了解关爱对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意义。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
重难难点: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学会关爱他人。
核心素养目标:
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1.关爱的含义及表现是什么?
2.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二、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3.如何关爱他人?
学习目标:
新知导入
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奉献社会,不是远离现实的高谈阔论,而是平凡生活中的实际行动。我们要以真诚的态度、积极的行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探究新知
活动一:
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运用你的经验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如果有,当时你的感受如何?
我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时觉得很温暖,在不认识“我”的情况下,别人仍愿意帮助“我”,使“我”觉得被他人关爱着,感觉世界是非常美好的。
探究新知
我们周围的关爱瞬间······
父母悉心呵护
同学互帮互助
老师耐心辅导
社会关心爱护
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每个人都被他人关爱着,也都在关爱着他人。
探究新知
含义: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表现:在长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增强学习信心;同学之间互帮助,我们更懂得友谊的珍贵。
每个人都被他人关爱着,也都在关爱着他人。
1.关爱的含义及表现是什么?
探究新知
科技赋能智慧助老 让老年人乐享“数字生活”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他们“边缘化”,他们开始“寸步难行”。不会用微信、不知道什么叫二维码、不懂语音和视频聊天、不会上网购物买票、不会网上预约医院……智能时代限制了多数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疫情期间的广泛使用的健康码更曾一度让老年人的出行困难重重。
②从遇到运用智能技术的困难,到解决困难的过程,总有人为老年人提供帮助与便利,让智能科技发展更有温度,老年人在科技发展中获得更多幸福感、安全感。弘扬社会正能量,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探究新知
①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对他人)
2.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探究分享
2.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一天下午,公交车即将发车时,一位乘客发现车后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在招手,于是赶紧提醒司机等一等,司机打开车门让乘客下车去接老人。乘客赶上前搀扶着老人说:“您不用着急,车子在等您呢!”上车后,其他乘客纷纷给老人让座,老人感激地说:“让你们久等了,谢谢大家!”
从材料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
②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对社会)
探究新知
盲人提灯笼
有一个奇怪的盲人,晚上出门总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到了,很是奇怪,就问他:“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 ”那个盲人认真地回答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亮道路,而是为了给别人照亮,这样他们也能看见我,这就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
2.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③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对自己)
探究新知
2.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①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对他人)
②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对社会)
③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对自己)
探究新知
活动二:
二、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探究新知
3.如何关爱他人?
2023年杭州亚残运会期间,杭州公交集团在部分线路上率先推出“盲人乘车引导系统”升级版,视障乘客可“读屏”出行;数字人“小莫”的手语讲解覆盖了西湖38处景区、643个景点,让听障人士“一部手机畅游西湖”……
“相比亚运会来说,亚残运会的志愿服务需要更加细致,想得再多一点。比如一些肢体残疾人,可能不方便打热水或者上洗手间。我们就要多留意,在他们有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
思考:公交集团和志愿者的服务理念,体现了关爱他人要做到什么?
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探究新知
为环卫工提供免费早餐 他用8年诠释“中国好人”
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一份爱心餐,温暖环卫工。两个包子,一份热粥,每天都有环卫工人过来吃上一口热乎饭,多的时候能有30多人。 8年来,这份“小爱”温暖了环卫工人的心,温暖了很多市民,这份爱心餐也温暖着整座城市。
②传递爱心,奉献社会,帮助别人,幸福自己!真心实意、真真切切为社会奉献,承担起社会责任,尽己所能为社会多做贡献。这种力量激励和感动越来越多的人,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②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
词作家阎肃和一位朋友在外出访学期间,有一次搭乘巴士去参加会议,一共要坐五站,车行了两站,车上的座位已经坐满。这时,一位须发花白、拄着拐杖的老人上了车。来该国之前,阎肃了解到, 该国的老人不愿意他人给自己让座, 不愿意自己成为受人瞩目的弱势群体。
巴士快到第三站时,阎肃小声对旁边的朋友说:“看那位老人,已经站了一站,我们是不是让他坐一坐 ”朋友点点头。于是两个人站起来,做出准备下车的样子。老人看到阎肃起身离开,就在空座位上坐下来。
巴士在第三站刚停下,阎肃一把拽住朋友:“走,我们下车。”朋友大惊,小声说:“你真的要下车 我们还有两站才到啊!”阎肃认真地说:“既然选择不让老人感到尴尬,我们就得演得像一点儿,这才是真正的成全。”
阅读感悟
思考:你赞成阎肃的做法吗?为什么?
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情景探究
哈尔滨市松花江狗岛上,十名大学生在江边聚会时一人溺水,同学三人手拉手下水营救,其中一人也发生溺水。附近巡逻快艇接警后及时赶到救援,不幸的是,一名男学生溺亡,另一名男学生在送医后不治身亡。
这次事件在“关爱他人”方面给我们什么启示?
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做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为。
探究新知
3.如何关爱他人?
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②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
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探究提升
关爱他人 回报社会
探究新知
关爱他人
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关爱的含义与表现
关爱他人的意义
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课堂练习
1.湖南衡阳初三女孩熊思琦患有先天性肌无力,不能独立行走,同学熊莎莎三年来坚持每天背她上下学。下列是四位同学对熊莎莎做法的评价,你认同的是( )
①王凯:浪费自己的学习时间,不值得提倡
②李涵:她乐于助人,关爱同学,值得学习
③夏雨:她心中有爱,行中有善,善待他人
④文琪:她是为了获得回报才这样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C
课堂练习
2.(2023·湖北·中考真题)细微之处显美德,细节之中见文明:前排同学为上课时多次干咳的老师递上一杯热水;骑行男子狂蹬自行车为急救车开道;小男孩蹲下身子将不小心打翻在地的粥擦拭干净;俩萌娃向让行的公交司机九十度鞠躬致谢……这体现出他们( )
①文明有礼 ②诚实守信 ③关爱他人 ④尊重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课堂练习
3.(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年过六旬的老人结伴而来,残障者由志愿者搀扶着就座,环卫工人被请进幽静的座位……这温情的一幕发生在某市“家之味”餐厅。俗话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家之味”却为这些弱势群体提供免费午餐,惠及有需要的人,让小城爱意满满。“家之味提供免费午餐,蕴含着( )
①“文明有礼,与人为善”的社会风尚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相处之道
③“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美好品德
④“共同富裕,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文明有礼、尊重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①③:分析题文可知,“残障者由志愿者搀扶着就座,环卫工人被请进幽静的座位”,体现了文明有礼、与人为善的社会风尚;“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午餐,惠及有需要的人”,体现了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美好品德。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风尚、共同富裕,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在题文中未体现出来,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课堂练习
4.(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暖心的小举动:垃圾袋外特别贴上“玻璃碴请小心”的纸条以提醒保洁人员;在遗失了井盖的路边竖起警示标识以提醒路人;为脚步匆忙、满头大汗的快递小哥递上一杯水……从这些暖心举动中,可以感悟到( )
①关爱他人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
②关爱是维持人际关系的唯一桥梁
③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④我们应推己及人,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关爱他人。
①③④:分析题文可知,题干的这些暖心举动体现了关爱他人对社会和谐的积极作用;这些小举动虽小但体现了爱心;这些行为正是推己及人,关心他人的表现,故①③④正确;
②:“唯一桥梁”说法太绝对;关爱是维持人际关系的重要桥梁,故②错误;
故本题选C。
课堂练习
5.(2024·河南·中考真题)中学生小勇每周都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下列名句最适合用在这封感谢信中的是(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D.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关爱他人。
C:分析题文,小勇每周抽空去敬老院做志愿者,关爱老人,这种爱人、敬人的行为,符合“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表达的付出爱和尊敬会得到回报的含义;故C符合题意;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达的是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决心;故B不符合题意;
D:“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体现的是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故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课堂练习
6.(2024·河南·中考真题)中学生小明和伙伴们利用暑假在社区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他们发挥特长、分工协作,每周三和周五下午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一个暑假下来,小明和伙伴们收获了很多“粉丝”,小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哥哥”“墨姐姐”。为了让课堂秩序更好、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钻研起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小明和伙伴们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大大提升了。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墨哥哥”“墨姐姐”的行为进行评析。
①“墨哥哥”“墨姐姐”利用暑假在社区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是亲社会行为,这有利于他们在社会中成长;
②他们的行为是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表现;
③他们的行为是活出生命精彩、实现生命价值的表现,得到了小朋友们的肯定;
④他们发挥特长、分工协作完成任务,是善于合作的表现;
⑤他们钻研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让小学生们进步更快,是主动增强能力、提升素质、承担责任的表现;等等。
【分析】考点考查:亲社会行为、服务社会、生命的价值、善于合作、承担责任。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亲社会行为、服务社会、生命的价值、善于合作的、承担责任的有关知识,从评析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课堂练习
7.(2024·天津·中考真题)结合下图,谈谈你对关爱他人的理解。
【答案】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关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分析】考点考查:关爱他人的意义。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解答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关爱他人的有关知识,从理解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两位年轻人帮助老奶奶→可链接关爱他人的意义。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