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谢”。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察,读文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3、图文结合学习课文第一、四自然段,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教学重难点:1、在具体的情境中识字学词,感受中国的汉字文化。2、图文结合,理解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葫芦”图片,引导学生认识葫芦。2、学习生字:葫、芦(1)自读生字,读准字音,强调“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2)仔细观察字形,说说这两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两个字都有“艹”,明白含有“艹”的字和植物有关。)(3)简介葫芦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图片比较,引导观察1、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课文中的两幅插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交流(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3、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三、整体感知,读好感叹句1、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序号。(2)试着用选择的语气词读读课文中的感叹句(赞叹、毫不在乎,期盼、着急)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3)找出描写这两幅图的自然段2、交流(1)指名读课文(2)读好课文中的感叹句①交流讨论,感叹句分别选择一种语气读一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赞叹)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毫不在乎)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期盼)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着急)② 个别读、集体读,体会不同感叹句的不同语气。(3)交流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四、精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出示图一,观察图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随机学习“藤”字 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藤?2、出示任务单,学生按要求学习(1)读读第一自然段,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2)填一填( )的葫芦藤 ( )的葫芦叶 ( )的葫芦花 ( )的小葫芦3、交流(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说说“一棵葫芦”和文中的“几个小葫芦”意思一样吗?(2)交流所画的句子,学习“谢”。(3)填一填①(细长)的葫芦藤 (绿色)的葫芦叶 (雪白)的葫芦花 (可爱)的小葫芦②指导朗读所画的第一句句子。读好此句中的“细长”、“长满”“雪白”。③出示图片,仿说练习。④看图理解“谢”。⑤指名完整地说说这棵葫芦长得什么样?(按学生回答的顺序进行板书)顺序能不能颠倒?⑥师引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让人不禁赞叹道——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再次读好感叹句。⑦引读:葫芦长得这么好,难怪—— “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理解“每天”就是天天,“几次”就是好多次。那他每天都要去看几次看的是什么?指导朗读,读出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3、齐读第一自然段,再次体会小葫芦的可爱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二)学习第四自然段1、过渡:那个人多么喜欢自己可爱的小葫芦呀,可结果呢?出示第二幅图,观察图画,说一说。2、出示句子: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随机学习“慢”。3、比较句子: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1)读读这两句话,你觉得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2)指导朗读,边读边体会小葫芦变化的过程。4、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你发现什么也在慢慢的发生着变化呢?(拓展说话)5、小葫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再读读第四自然段。随机学习“蚜”字。初步体会叶子和小葫芦之间的联系。6、齐读第四自然段。师:课题写“我要的是葫芦”,结果他一个葫芦都没要到,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五、指导书写“谢”1、说一说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2、教师范写3、学生在书上描一描,写一写4、同桌互相点评。评价要求:态度认真★ 笔画正确★ 结构合理★教师巡回检查,把优秀的书写展示给大家看。六、作业布置:1、读词语及课文一、四自然段。2、“黄瓜、扁豆、牵牛花”长得怎么样,选择一、两种说给父母听。板书设计:14.我要的是葫芦葫芦————————————落了(藤、叶、花、葫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