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遵守规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规则的概念、分类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掌握识别并遵守规则的基本方法。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讨论与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二、授新课【自主预习】1、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2、如何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3、如何维护规则 4、为什么改进规则?5、如何改进规则?【材料分析】材料一: 8月21日,江苏17岁女子梁某,因不佩戴口罩强行进入步行街,并采取打耳光、脚踹等方式多次殴打防疫工作人员,并宣称这是我的自由,最终被行政拘留七日并处二百元罚款。材料二:7月29日,扬州市公安部门已对毛某宁(女,64岁)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7月21日上午,毛某宁擅自离开已采取封控管理措施的南京居住地来扬州,未主动向社区报告南京旅居史,并频繁活动于扬州市区多处人员高度密集场所,致使新冠肺炎疫情在扬州市区扩散蔓延,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对毛某宁采取刑事拘留措施。思考:评析两位女士的做法(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学生:......教师:社会规则和自由的关系(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展示图片】疫情防控期间,绝大部分人能够遵守规则,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请你判断下面哪些行为是遵守规则?哪些没有遵守规则?拒绝佩戴口罩 医护人员遵守劳动纪律他们的行为在主动性上有什么差异?学生:...教师:自律:自觉遵守,自我约束。他律:外力的监督提醒奖惩【设置疑问】教师你平时会闯红灯吗?如果车辆很少,特别安全,你会闯红灯吗?如果你马上就要迟到了,你会闯红灯吗?大家都闯了红灯,你会闯红灯吗?如果有交警在,你会闯红灯吗?学生:遵守规则还需要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因素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化外于行。(慎独)【探究与分享】生活中有哪些不遵守规则的行为?看到这些行为你是怎么做的?教师:.如何维护规则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设置疑问】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教师引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规则也要与时俱进,加以制定、废除、调整和完善总结: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进一步提问】如何改进规则教师: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要求。三、课堂小结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2、★我们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规则?3、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规则?4、劝导的技巧5、为什么要积极改进规则?6、我们应该如何改进规则7、如何对待规则?四、作业布置(约5分钟)作业内容:完成一篇题为《我与规则的故事》的小短文,记录自己或身边人遵守或违反规则的经历,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设计一份“家庭规则手册”,列出家庭成员共同遵守的规则,并思考如何有效执行这些规则,促进家庭和谐。要求: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下周课堂上进行分享交流。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旨在使学生深刻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规则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