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深刻影响;识别网络在信息传播、人际交往、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与潜在风险。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辩证看待网络现象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培养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习惯,认识到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网络对生活和社会的积极作用 ,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教学难点: 网络是把双刃剑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情境体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授新课
【自主学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 ( ) 、经济贸易的( )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 ( ) ,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网络为 ( ) 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 ( ) 的内容、场合、人群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 ( ) 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
【导入】互联网出现之前,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学生:......(分别围绕衣、食、住、行、教育、购物、旅游、休闲娱乐等方面展开回答。)
互联网出现之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师: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设置疑问】互联网的出现还给哪些领域、行业带来了改变?有什么影响?
学生:......
教师:为什么说网络推动了社会进步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
【探究与分享】
政府开拓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
各级政府门户网站都会有类似“联系我们”“网上投诉”“市长信箱”等链接。请你了解使用方法,并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尝试向有关部门反映。
学生:......
教师总结:
(1)有利于中央政府更深入地了解社情民意,履行法定职责,更好地服务人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等等。
(2)按照活动要求去做即可。例如,建议公共场所体现更人性化的措施,如增加座位、公共饮水机、卫生间、垃圾桶和咨询服务站、餐饮店等便民措施。同时大力宣传爱护公共环境和措施,形成具体的法律法规。
(3)网络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速度。)
【案例分享】
思考:(1)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2)怎样防范网络谣言?
教师:(1)网络谣言加剧社会恐慌;引发社会信任危机;损害国家形象;侵犯公民或社会组织的个体权利;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公共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声誉等等。
(2)①有赖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网络谣言的性质、责任认定、损害赔偿以及管理的主体、程序、监督等都需要给予明确的界定。②要靠广大网民守法自律,文明上网,不信谣,不传谣。对受到网络谣言蒙蔽的人来说,相关部门应善于在第一时间积极回应,披露真相,曝晒“造谣者”的用心,让其臭名远扬。
③对网站而言,应加强自律、严把关口,强化信息发布管理,不给网络谣言提供传播渠道。④网上治谣要想真正取得长效,更要依法管理,追究造谣者责任,鼓励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总结: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三、课堂练习
1.现在网络聊天成为交友的一种新时尚,有的人通过网络聊天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友谊。也有不少人上当受骗,在人生中留下惨痛的教训。因此,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 )
A.提供个人虚假信息,以免个人隐私被泄露
B.既谨慎、真诚、守信,又要区分是非善恶
C.对长期交往的网友要提供个人的真实信息
D.只在网上交友,绝不私下约会网友
2.小青在网络上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有大学生、同学和老师。学习之余,上网聊聊天。遇到问题,在网络上向同学、老师请教,非常方便、快捷。这说明了( )
①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 ②网络交往提高了人们社会活动的质量 ③网络交往有利无弊 ④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3.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9部门联合开展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低俗信息专项行动,其目的是( )
①净化网络环境 ②让人们远离网络生活 ③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④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四、课堂总结
1、网络有哪些积极影响?
2、★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积极影响?
3、★网络对社会进步有哪些积极影响?
4、★网络有哪些消极影响?
5、网络中存在哪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何危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