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在社会中成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社会是个人成长的舞台,掌握在社会中成长的必要条件和途径。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及在社会交往中学会合作与沟通的技巧。激发学生对社会的热爱之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积极向上的成长观念。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教学难点 :培养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授新课【自主学习】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为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3、怎样培养亲社会行为?【导入】狼孩—卡玛拉的故事8岁的狼孩卡玛拉,不会讲话,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活动,怕水和光,吃饭喝水都是在地上舐食。思考:1、想想8岁的我们是怎样的,卡玛拉为什么和我们不一样?2、你觉得卡玛拉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吗?学生:......【设置疑问】为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学生:......教师:为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2)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为我们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案例分析】一路人突然倒地不省人事。被家属诬陷成,谁扶谁遭殃,路边行人围观并发表感慨,肇事者咋办,不敢扶,“这是谁呀 ”“真是太可怜了!”"这人好象不行了哦!““身体不好,还出来混,真是自找倒霉呀!““我以后可要注意了!”这路人慢慢的动了几下。痛苦的结束了人生。由于没有报警,也没有打120,致使这个病人错过了思考一: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思考二: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教师:对生命冷漠的现象。抢救了机会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善待他人,养成亲社会行为。【设问】什么是亲社会行为?学生: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教师:“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自愿利他人、帮助他人的行为。如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案例分析】一个小善举,坚持300年:浙江宁波宁海县前童镇的一童姓家族,从清朝时期开始,就在前童镇黄洋市路廊为过往行人提供免费茶水,到童松达这一代,已有300多年。80多岁的童松达行动不便,大儿媳胡亚丽毅然承担起了烧茶的重任。 “童家人十代烧茶,到我们这里不能断了,乐善好施是我们童家人的传统,这也是我们对祖祖辈辈的承诺。”思考一:如何看待童姓家族的善举?思考二:童姓家族的善举产生了哪些影响?教师:关爱他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在社会上传播了乐善好施的理念。【案例分析】近日,安徽铜陵一老人卖瓜时不慎摔伤,忍痛跛脚前行。因老人腿伤较重,民警立即拨打120救助并联系其家人。老人担心一车瓜无人照看不愿就医,民警便骑着卖瓜车,一路跟到了医院。思考一:民警和群众的行为体现了什么?思考二:我们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师:热心帮助他人的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总结:为什么养成亲社会行为?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重要性)②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必要性)【探究分享】以下两则日记是小华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感悟:日记一:在这次西安研学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能按时起床进行训练,就餐时主动排队,没有大声喧哗,秩序良好,得到了教官的表扬。日记二: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小林的脚受伤了,走的比较缓慢。为了不让小林掉队,有的同学帮小林拿东西,有的同学流搀扶小林,在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下小林终于到达了终点。思考:结合小华的日记分享,我们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师提示: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遵守社会规则,热心帮助他人。课堂总结1、什么是社会化?2、如何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3、★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4、亲社会行为有哪些表现?5、★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6、★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课后练习1.北京市第十五中学高三学生李东蔓,7岁开始跟随母亲参加公益活动,目前已有十余年志愿服务经历。自2014年在“志愿北京”网站注册以来,已经累计服务1327小时。李东蔓的行为( )A.承担了自己不愿意承担的责任B.是一种只有代价没有回报的行为C.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方法D.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亲社会行为2.2020年7月26日,广东省环境文化绿色营公益活动(江门站)在江门市环境教育基地举办,来自江门市多所学校的100多名学生在“种子”老师的带领下,通过丰富多彩的展板、有趣的游戏、生动的实验、写作活动等,学习了固体废物分类及处置等环保知识。虽然劳动很辛苦,但是同学们认为( )A.不同角色都承担着相同责任B.这是弘扬爱岗敬业精神的要求C.服务社会,能够体现人生价值D.养成亲社会行为,需要努力学习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作为青少年,要体验认识新生活,应做到( )①适应社会变化,积极融入社会②参与社会生活,提高自身素质③认清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淡化社会现实问题④正确把握好奇心,避免踏入社会生活的“雷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