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课件39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大单元教学】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课件39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规划
(一)主题名称:建设民主法治中国
(二)主题概述:
(1)本单元将“建设民主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指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本单元将“建设民主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指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民主如同国之经络,疏通国家的肌体,协调政治的机能。”作为一种政治实践和价值理念,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通过分析课标及教材内容,梳理本单元知识结构,体现结构化(如下图)
(三)主题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民主与法治的认识和理解,已经有了基础理论知识的铺垫和现实生活经验的支撑。关于民主的知识和经验,主要来自道德与法治课八年级下学期关于宪法相关内容的学习以及学校生活中的自治管理经验。关于法治的知识和经验,主要来自小学以来的道德与法治课以及生活中与尊法守法相关的个人经验。“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这些知识和经验虽然不全面,但是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民主与法治的价值追求初步搭建了学习“脚手架”。
(四)开放性学习环境:
学生实地走访、图书馆、互联网、多媒体设备、图片和视频等数字资源。
(五)单元学习目标:
1.感受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价值追求。
2.初步尝试用协商民主的方式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3.体会法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同法制价值观。
4.了解法治的内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六)单元评价建议:
学习态度 1.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或创意,引发同学积极思考或行动。
2.能代表小组在课堂上发言,分享小组合作成果。
3.在小组合作中善于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
4.自己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了具体的思考与分享任务,效果良好。
学习程度 知识获取 1.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法治成就,理解新型民主的重要性。
2.理解知道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3.知道民主当以人民利益为重,法治当以公平正义为念。
学习能力 1.深刻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2.能够正确认人民不仅是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更应成为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
3.了解法治的内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价值观念 1.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
2.尝试用协商民主的方式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提高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3.培养法治的意识,体会法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同法制价值观。
素养达成 政治认同 感受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价值追求。
健全人格 了解法治的内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责任意识 体会法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同法制价值观。
二、具体课时设计:
3.1 参与新型民主生活
1.新课程标准要求
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知识目标了解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增强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强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情感。
2.课时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的内容。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学生要有基本的国民身份确认能力,这一能力的发展,体现出明显的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循序渐进的特征。本框分为两目 ,第一目“民主的足音”,从学生“心目中的‘民主"是什么样的"人手,旨在引导学生反思自已在日常生活中对民主的朴素认识,把对民主的追求放到历史长河中,促使学生将对民主的认识由生活化理解上升为国家制度层面、价值层面的认知。第二目“新型民主”,主要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历史选择的过程,每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依据具体国情有其自身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真实性、管用性的特点,从而能够保障人民的最大利益,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久健康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帮助学生认识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课按照“认识民主”一“认识我国新型民主”一“实现民主价值与追求”的逻辑顺序,层层递进,帮助学生更准确的理解“新型民主”和“参与民主生活”的意义,在认识新型民主的基础上,参与民主生活,实现民主的价值与追求。
3.学情分析
学生受年龄所限,参与民主实践的机会较少;受知识所限,对民主政治生活了解较少。虽然学生民主意识有所觉醒但缺乏完整的认知。故此,九年级学生需进一步了解我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历程,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形式及相关制度,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社会主义民主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2)教学难点:新型的民主的制度保障。
5.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对中美民主的分析,体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的民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民主制度。
(2)道德修养:通过中国式民主的双向奔赴,引导学生了解民主,认同民主价值,增强民主意识。
(3)责任意识:培养学生自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参与社会主义民主生活。
6.设计意图
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真正发现并解决人民最关心的问题为主线,通过探寻中国式民主道路的历程,使学生明确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历史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引导学生从本质、特点、形式和制度保障四个方面探究我国的民主为何是新型的民主,感受我国新型民主的优势,知道我们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就是要充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让民主之光更亮,让民主之路更广。
7.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7月20日在密歇根州参加竞选集会并发表演讲。在集会上,特朗普谈及枪击事件,声称自己为“民主”挡枪,你认为美国是真正的民主国家吗?
国际学术界对于“民主”的定义有许多不同观点,而不论是从人民主权、多数统治来看还是根据政治平等和政治参与的角度分析,美国政治显然已经开始变成一个由一小部分掌控权力的阶层控制普通大众的寡头政治。
这几年,号称“民主灯塔”的美国,一再让世人惊诧不已。57%的国际受访者表示,美国不再是民主典范。而对于世界民主之问,中国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创造了新型的民主。
那么什么是新型民主?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参与新型民主生活》这个话题。
设计意图:借助暑期发生的热点话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新课讲授
1.教师:播放视频。
议一议:长久以来,美国一贯将自身的“选举民主”模式宣扬为实现民主“唯一可行的方法”和评判他国是否民主的标准,以此干扰其他国家的民主实践和道路选择。为何美国引以为傲自身的“选举民主”?
学生:
教师总结:现代民主价值价值要求: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2.议学追问:美国用自身的民主模式作为评判他国是否民主的唯一标准,这合理吗?
播放视频,展示图片:为什么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民主制度?取决于什么呢?
教师总结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3.议学思考:对于某些西方政客的诋毁中国“没有民主”言论,请你有理有据的进行驳斥。
学生:
教师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政得其民” “以百姓心为心”等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寻找民主的真谛,让学生认识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过渡语:同学们,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对民主价值的追求又经过了怎样的历程呢?
4.议学思考: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是什么?
学生:
教师总结: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然而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这是为什么呢?
5.议学情境:近代不同阶级提出的“民主主张”
议学思考:为什么他们都失败了?
教师总结:近代以来思想家、政治家救亡图存的观点都集中在社会结构的改造、和建立国会、议院等政体上的变革,没有触动封建社会的根基。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出现……
俄国十月革命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6.议学思考:用什么来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奋斗的成果?
教师总结:①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②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过渡语: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不是中国传统政治的“再版”,也不是西式民主的“翻版”,而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一种新型民主。那么究竟“新”在何处?
9.议学情境:中美对比
西式民主坚持选举至上,选举与治国相分离。人民群众“名义”上民主地参与选举过程。但是,选举之后,人民却一直处于“休眠”之中即人民在选举之后无权参与民主生活,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不仅存在于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全过程,而且运行于民主执政、民主立法、民主行政、民主监察、民主司法、民主守法、 民主治理、民主自治的全链条。
议一议:中美民主在程序上有何区别?
学生:
播放视频: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
教师总结: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
①本质上: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10.议学任务:中美选举对比
议一议:两种选举方式有何区别?两种不同的民主道路分别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教师总结:②民主特点上: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11.议学活动:出示图片,思考:图片中体现了什么形式的民主?民主只需考虑大部分人的意见吗?只要是得到多数票就能赢者通吃,少数群体的利益如何得到真正的保障呢?
教师总结:③民主形式上:我国即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过渡语: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和空话,而是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的,回忆上学期所学,我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12.议学活动:知识连一连
教师总结: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8.板书设计
9.课堂小结
世界不止一种民主模式,美国也非民主自由的“世界灯塔”。中国通过实践走出了自己的民主道路,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使民主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未来也会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的全过程民主制度,为世界提供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希望同学们能学习民主,践行民主!
10.教学反思
1.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个别问题上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充分,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以达到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
2.在中国民主发展历程这个板块上,让学生自主阅读后,主要由学生概括和总结,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学科融合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共39张PPT)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7月20日在密歇根州参加竞选集会并发表演讲。这是特朗普自遭“未遂刺杀”后首次参加竞选集会,也是特朗普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选择万斯作竞选搭档后,两人首次同台为总统选举造势。在集会上,特朗普谈及枪击事件,“他们想让我看起来像一个极端分子,而我是一个有很多常识的人。我为民主挡了一枪,我做了什么违抗民主呢?”







你认为美国是真正的民主国家吗?
国际学术界对于"民主"的定义有许多不同观点,一般都会认为民主政体须遵循四条基本原则:人民主权、多数统治、政治平等和政治参与。美国政治已经开始变成一个由一小部分掌控权力的阶层控制普通大众的寡头政治。
美式民主遮羞布早被撕得干干净净:黑人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跪杀",引发全美种族歧视抗议浪潮;被视为"民主象征"的美国国会山陷落,5人在示威和骚乱中死亡;无视基本的生命权、健康权,抗疫不力致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死亡人数超50万。
进入新世纪,与西方世界陷入整体性停滞或衰败不同,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越发突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民主在中国行得通、很管用。
民主还是国产的好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九年级上册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目录
01
如何正确认识民主?
02
我国追求民主的历程
04
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05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03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民主的足音
part 01
2024年6月27日,现年81岁的美国总统拜登和78岁的前总统特朗普在亚特兰大进行了2024年总统选举第一场辩论。美国大选投票日是2024年11月5日。拜登和特朗普已各自提前锁定所属党派总统候选人提名。此次选举是美国第60届总统选举,同时众议院全部435个席位及参议院其中33个议席也将进行改选,以产生第119届美国国会。
长久以来,美国一贯将自身的“选举民主”模式宣扬为实现民主“唯一可行的方法”和评判他国是否民主的标准,以此干扰其他国家的民主实践和道路选择。
为何美国引以为傲自身的“选举民主”?
现代民主价值价值要求: 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不是全部人/全民民主)
PPT模板 http://www./moban/
为什么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的民主制度?取决于什么呢?
01
一个国家选择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中国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主选举人大代表管理国家)
美国
民主共和制
(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英国
君主立宪制
(国王无实权,首相领导内阁管理国家)
对于某些西方政客的诋毁中国“没有民主”言论,请你有理有据的进行驳斥。
《尚书·五子之歌》
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孟子·离娄上》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道德经》
1.如何正确认识民主?
①源头:民本思想。
②要求:大多数人当家做主。
③实现: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④依据:取决于它的具体国情。
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探索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①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最强心声。
②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
“欲张国势,莫要于得民心;欲得民心,莫要于通下情,莫要于设议院。”——改良派【郑观应】
“国之强弱,悉推原于民主。民主斯固然矣。君主者何?私而已矣;民主者何?公而已矣。”——维新派【梁启超】
“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之所出;而实行其权者,则发端于选举代议士。倘能按部就班,以渐而进,由幼稚而强壮,民权发达,则纯粹之民国可指日而待也。”——革命派【孙中山】
思考:为什么他们都失败了?
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探索
近代以来思想家、政治家救亡图存的观点都集中在社会结构的改造、和建立国会、议院等政体上的变革,没有触动封建社会的根基。
主张设立上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主张民主,天下为公。
主张国民为国家主人,实行选举制建立民主。
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社会主义民主真正确立。
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
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2.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
① 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的心声。
②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有实现。
③俄国十月革命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④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⑤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1978年—至今)
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什么来保障?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①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②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民主是法治的基础
体现保障
3.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新型的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不是中国传统政治的“再版”,也不是西式民主的“翻版”,而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一种新型民主。
新型的民主
part 02




西式民主坚持选举至上,选举与治国相分离。人民群众“名义”上民主地参与选举过程。但是,选举之后,人民却一直处于“休眠”之中即人民在选举之后无权参与民主生活,这样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不仅存在于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全过程,而且运行于民主执政、民主立法、民主行政、民主监察、民主司法、民主守法、 民主治理、民主自治的全链条。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VS
一个视频揭秘全过程人民民主!




西方民主标榜竞争性选举,将“一人一票”的所谓“自由选举”作为西方民主的重要标杆大肆宣扬。无论谁赢得选举,无论哪个政党胜出,胜利者永远是资本本身,这种“民主”往往无法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意愿。
VS
以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为例: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3.42%;港澳台代表占代表总数的2.1%;其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宗教和文艺团体代表等占代表总数的20.22%。在上述代表中,妇女代表占代表总数的23.4%,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3.69%。
两种不同的民主道路分别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成效
以暴制暴、疫情失控、种族主义奏响美式民主的悲歌!
我国的民主现状是怎样的
在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人民越来越多的地参与民主管理。
②基本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P33
最广泛
主体的广泛性——享有权利的人多(参加两会代表的构成)
权利的广泛性——享有的权利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受教育权、财产权等等)
最真实
最管用
①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②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
③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④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①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②有利于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图片中体现了什么形式的民主?
选举民主
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少数服从多数)
民主只需考虑大部分人的意见吗?只要是得到多数票就能赢者通吃,少数群体的利益如何得到真正的保障呢?
发扬协商民主有何意义?
协商民主
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充分听取各方面、各群体、各层级意见并充分协商,尽可能一致)
人民团体协商
人大协商
政府协商
政协协商
基层协商
社会组织协商
政党协商
新在何处
③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④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和特有形式。
知识连一连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
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5.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有哪些 P35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世界不止一种民主模式,美国也非民主自由的“世界灯塔”。中国通过实践走出了自己的民主道路,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使民主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未来也会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的全过程民主制度,为世界提供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民主制度
民主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选举民主
协商民主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前和决策实施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民主价值的实现
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充分协商、求同存异
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
发展基层民主 ,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根本
基本
1.(2024·江苏苏州)2024年两会期间,首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拿到人大会议上首份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他积极传递全国1700多万视障人士的心声,提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意见都被采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努力为人民服务
②全国人大代表有提案权、表决权和决定权
③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④我国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2、(2024.四川达州.中考真题)
某社区居民代表围绕电动车充电难、收取快递不便等问题共商共议,形成了解决方案。这体现了( )
①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③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④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3.(2024·福建·中考真题)为满足一名盲人代表的阅读需求,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首次设立盲文翻译小组,付出大量精力,制作了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这一细微之处( )
A.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B.说明了公民通过不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
C.彰显了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的独特优势
D.表明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A
4.某区政协开展多场“你说我听,我说你听”协商议事活动,活动中,政协委员、政府相关部门与村居民共聚协商,协调解决与百姓息息相关的饮用水安全、便民设施建设、旧楼加装电梯等民生问题,切实为百姓解决了实际困难。这体现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B.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
C.有事好商量,众人事情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真谛
D.民主协商议事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治理的唯一形式
C
5.(2024·山西忻州·模拟预测)下面是某报社记者采访我国首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后写下的采访记录,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请说说你对“摸得着的民主”的理解。
【答案】
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